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8)
2023(14283)
2022(12686)
2021(12032)
2020(9978)
2019(23100)
2018(22895)
2017(44071)
2016(24172)
2015(26969)
2014(26705)
2013(26271)
2012(24087)
2011(21468)
2010(21237)
2009(19589)
2008(18465)
2007(15948)
2006(13835)
2005(11853)
作者
(67717)
(56162)
(55835)
(53149)
(35892)
(27287)
(25448)
(22220)
(21577)
(19979)
(19433)
(18859)
(17936)
(17581)
(17262)
(17048)
(17041)
(16513)
(16162)
(16124)
(13949)
(13663)
(13390)
(12877)
(12667)
(12626)
(12583)
(12332)
(11338)
(11213)
学科
(93029)
经济(92928)
管理(67003)
(62048)
(51856)
企业(51856)
方法(41263)
数学(35070)
数学方法(34626)
(26455)
中国(22922)
地方(22678)
(22378)
业经(21639)
(21479)
农业(17670)
(16548)
贸易(16531)
理论(16065)
(15971)
(15712)
(15448)
环境(15394)
技术(14250)
(13526)
财务(13456)
财务管理(13430)
(13303)
企业财务(12584)
教育(12009)
机构
学院(327541)
大学(327014)
管理(131684)
(122909)
经济(120039)
理学(114145)
理学院(112834)
管理学(110813)
管理学院(110230)
研究(108381)
中国(79654)
科学(70611)
(70319)
(54711)
(54395)
(54015)
业大(51496)
中心(49976)
研究所(49662)
(47868)
(45555)
师范(45147)
财经(44170)
北京(43974)
农业(42908)
(40936)
(40417)
(40137)
师范大学(36477)
经济学(35332)
基金
项目(232601)
科学(181898)
研究(170283)
基金(166267)
(145123)
国家(143912)
科学基金(123317)
社会(105013)
社会科(99183)
社会科学(99157)
(92166)
基金项目(89363)
自然(81448)
自然科(79447)
自然科学(79427)
自然科学基金(77931)
教育(77909)
(77688)
编号(71179)
资助(67521)
成果(56605)
重点(52093)
(50082)
(49899)
课题(48621)
(48405)
创新(45051)
科研(44340)
项目编号(43083)
大学(42793)
期刊
(135610)
经济(135610)
研究(91737)
中国(64333)
学报(52625)
(49526)
科学(49362)
管理(46281)
(40545)
大学(38851)
教育(38766)
学学(36293)
农业(34650)
技术(28715)
业经(24548)
(23515)
金融(23515)
经济研究(20329)
财经(19887)
图书(19312)
(18112)
问题(17961)
资源(17546)
(16987)
科技(16699)
技术经济(15420)
(15326)
理论(15315)
现代(14924)
实践(14240)
共检索到471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元媛  常江  杨帆  
目前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对于理想土地利用状态的描述多固于人为的主观意愿。本文尝试引入自组织视角,以潜力评价体现对城市内在发展规律的遵循为目标,借助GIS数据处理平台和空间句法分析技术,对潜力评价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自组织规律影响下的空间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密度之间的契合关系进行剖析,在潜力评价的研究单元划分、指标筛选、模型建构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以徐州市鼓楼区为例,对研究区潜力用地的分布及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空间发展决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元媛  常江  杨帆  
目前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对于理想土地利用状态的描述多固于人为的主观意愿。本文尝试引入自组织视角,以潜力评价体现对城市内在发展规律的遵循为目标,借助GIS数据处理平台和空间句法分析技术,对潜力评价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自组织规律影响下的空间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密度之间的契合关系进行剖析,在潜力评价的研究单元划分、指标筛选、模型建构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以徐州市鼓楼区为例,对研究区潜力用地的分布及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空间发展决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欧雄  冯长春  李方  
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展走向内涵挖潜、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利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剖析,提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明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构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GIS建立一套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流程和评价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河区345个评价单元中,适度利用、过度利用、低度利用和不均衡利用等4种潜力类型的土地单元个数分别占总评价单元的44.9%,15.9%,35.7%和3.5%,可供挖掘的潜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巷序  常江  胡庭浩  冯姗姗  程汀瑞  
采煤塌陷区是煤炭城市发展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地区,它影响城市空间格局、威胁城市生态系统,但其也是适宜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充足后备资源。以徐州市为例,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以土地类型、距生态红线距离、植被覆盖、坡度、高程、交通作为阻力因子生成阻力面,模拟城市空间扩展和生态用地扩展竞合过程,确定采煤塌陷地适合恢复城市生态用地的后备空间,同时确定生态潜力等级。结果显示:徐州市采煤塌陷区有96.32km~2的土地适于恢复为城市生态用地,其中可作为高等级生态保障用地的范围主要分布在贾汪片区、董庄片区,在今后城市规划中应对这两个采煤塌陷区的生态建设给予高度关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戎晓红  李春侠  张晓燕  
根据信息熵理论,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角度分析了徐州市2005—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影响信息熵值大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做了初步探讨,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2010—2015年徐州市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信息熵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土地利用结构逐渐由有序向相对无序状态发展;均衡度逐年递增,优势度逐年递减,说明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正在向平衡状态不断演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健元  杨琪  朱姝  
运用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决策优选方法,评估了南京市鼓楼区城市低保工作的绩效,揭示了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如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覆盖不够全面、低保金发放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围绕能力建设、投入力度、救助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琳  卞正富  朱环  余建  
利用动态耦合模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的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以徐州贾汪区为例,研究1999~2010年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贾汪区在资源枯竭后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现"S"曲线变化,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②贾汪区转型期间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状况,已经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③高消耗、高污染企业阻碍贾汪区转型发展进程,城市发展较土地利用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④生态恢复和旅游资源整合为贾汪区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促进贾汪区转型发展,应做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安全,调整产业结构,培养公众和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戚晓明  
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居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总结传统社区图书馆的问题入手提出社区图书馆运营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并以南京市鼓楼区江东街道睿城社区图书馆为例,从设施、资金、服务、空间等方面详细描述了睿城社区图书馆运营与服务创新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睿城社区图书馆运营与服务创新带来的启示:以需求为中心,细分服务对象;转变理念,开展多样化服务和活动;盘活社区内外资源,进行多方协作运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海斌   肖长江   刘雅雯   邓诗琪   李鑫  
【目的】规划弹性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管制的创新性方式,对提高空间规划科学性与有效性、减轻不确定因素的扰动冲击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究不确定条件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弹性空间划定。【方法】本文以徐州市为例,先运用区间优化模型求取各类用地数量弹性区间,然后以区间上、下限对应的面积作为数量需求导入PLUS模型分别模拟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将各地类两次模拟布局差异部分划为弹性空间。【结果】结果表明:(1)各用地数量弹性区间大小存在差异,其中对未来不确定性承纳贡献较大的土地类型为农村居民点、耕地、水域、城镇工矿用地,而较小的是草地、未利用地。(2)各类用地弹性空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其中耕地弹性空间集中于城镇、农村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热点区,园地、林地弹性空间集中于河流沿岸、低山丘陵等适宜生长区,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用地弹性空间主要分布在城乡原用地外缘。(3)基于各土地利用类型弹性空间,按规划分区归并土地类型,同时按适宜度标准处理弹性空间冲突部分,得到不同空间规划分区的弹性空间,其中农业生产区、生态保护区、城镇建设区与乡村发展区的弹性空间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分别为1.74%、0.20%、1.09%与3.31%。【结论】土地利用空间可能冲突的概率分布是弹性空间划定前提,应从不确定性视角划定土地利用布局的弹性空间,本文提出的基于区间优化与PLUS模型的弹性空间划定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济益  刘爱莲  
社区民间组织作为政府在社区开展各项工作的依靠力量,它诞生于社区,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驱动器的功能,以南京鼓楼区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为例,针对社区民间组织推动和开展社区文化、服务、维权和体育、娱乐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徐梅  
档案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是由档案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档案的产生和形成的领域就是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一切文化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物质形态的凝聚,因此档案也是一种文化,叫做档案文化。档案是有价值的,档案文化有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正如国家档案局长杨冬权所说:‘档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相当于"根"或"核"的那一部分’。那么如何看待并利用档案文化价值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霖  郭杰  欧名豪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分析是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制定差别化分区管制措施的基础。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不仅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有关,也与政府和农户意愿密切相关,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选取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政府意愿和农户意愿五方面的12个指标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通过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的空间叠置分析,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并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整理适宜性和整理潜力的区域分异,徐州市可划分为优先整理区、优化调整区、滚动发展区和控制改造区四类区域,从整理优先次序、空间形态调整、组织模式、资金筹集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秦永东  欧向军  甄峰  
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1991-2005年徐州市区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代以来,徐州市区人居环境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善,并据此就徐州市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人居环境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晓华  蔡运龙  蒋为国  吴健生  
研究目的:探索蕴含在土地利用系统中的普遍现象和机制,是现代土地科学发展必须回答的重要命题。研究方法:根据丹麦科学家P·Bak、C·Tang等提出的现代自组织理论。研究结果:以中国土地利用数据为例,从不同时空、不同区域、不同尺度等多个角度,探讨了自组织的土地利用系统,并系统给出了土地利用系统自组织性质的大量定量实证。研究结论:土地利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自组织性质,对于揭示蕴含在土地利用系统中的普遍现象和机制具有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炳汝  汪逸群  周冲  
以无锡市惠山区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承载力和土地利用协调度两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其土地利用潜力,研究表明:堰桥街道、前洲街道和玉祁街道为土地利用高潜力区,洛杜街道、前桥街道和阳山镇土地利用潜力适中,长安街道受惠山新城建设影响,土地利用潜力最低。洛社镇、玉祁街道应以农业发展为根基,重点维持耕地占有率,适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阳山镇和钱桥街道应根据园、林特色,走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道路;长安、堰桥和钱桥街道应深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打造惠山区的二、三产业和城镇、居民集聚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