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2)
- 2023(14581)
- 2022(12728)
- 2021(12380)
- 2020(10324)
- 2019(24327)
- 2018(24550)
- 2017(45050)
- 2016(25927)
- 2015(29682)
- 2014(30511)
- 2013(28982)
- 2012(26325)
- 2011(23677)
- 2010(24091)
- 2009(21273)
- 2008(21060)
- 2007(18627)
- 2006(16199)
- 2005(14419)
- 学科
- 济(89962)
- 经济(89864)
- 管理(70411)
- 业(64726)
- 企(55516)
- 企业(55516)
- 方法(43764)
- 数学(37755)
- 数学方法(36967)
- 中国(28761)
- 教育(25548)
- 财(24317)
- 农(24263)
- 理论(22298)
- 学(22296)
- 业经(20429)
- 地方(19054)
- 制(17648)
- 务(16401)
- 财务(16318)
- 财务管理(16274)
- 农业(15888)
- 贸(15634)
- 贸易(15618)
- 技术(15591)
- 教学(15550)
- 企业财务(15360)
- 和(15246)
- 易(15142)
- 环境(13277)
- 机构
- 大学(350229)
- 学院(349857)
- 管理(132344)
- 济(121694)
- 经济(118277)
- 研究(114280)
- 理学(114204)
- 理学院(112802)
- 管理学(110207)
- 管理学院(109565)
- 中国(80330)
- 京(77081)
- 科学(73005)
- 所(58060)
- 财(57561)
- 范(56018)
- 师范(55561)
- 江(54215)
- 农(53075)
- 研究所(52697)
- 中心(51725)
- 业大(51327)
- 北京(49594)
- 财经(45551)
- 技术(45211)
- 师范大学(44745)
- 州(44440)
- 教育(44028)
- 院(41735)
- 农业(41279)
- 基金
- 项目(234219)
- 科学(183082)
- 研究(178008)
- 基金(162834)
- 家(140868)
- 国家(139516)
- 科学基金(119056)
- 社会(104878)
- 社会科(98881)
- 社会科学(98851)
- 省(95296)
- 教育(90486)
- 基金项目(85678)
- 划(81168)
- 自然(77982)
- 编号(77435)
- 自然科(76153)
- 自然科学(76137)
- 自然科学基金(74690)
- 资助(68582)
- 成果(65379)
- 课题(56665)
- 重点(53936)
- 部(51791)
- 发(49775)
- 创(48553)
- 项目编号(47390)
- 年(46547)
- 创新(44862)
- 大学(44827)
- 期刊
- 济(135843)
- 经济(135843)
- 研究(107707)
- 中国(79451)
- 教育(76919)
- 学报(54384)
- 科学(48860)
- 管理(48769)
- 农(47299)
- 财(45414)
- 大学(42000)
- 技术(37994)
- 学学(37744)
- 农业(33279)
- 融(25414)
- 金融(25414)
- 业经(22869)
- 职业(21834)
- 图书(21198)
- 财经(21115)
- 经济研究(20401)
- 经(17979)
- 业(17870)
- 问题(16685)
- 版(16410)
- 坛(16096)
- 论坛(16096)
- 理论(16088)
- 科技(16044)
- 技术经济(15800)
共检索到522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姬智明
认为自知力、自信心和自控力作为非智力因素中的三个重要维度,在个人成长中分别起着前提、关键和保证性的作用。由于多种原因所致,民族院校硕士研究生在此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据此进行较具针对性和建构性的以"三自教育"为模式的培养途径探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福莹 肖宏 王加春 漆汉宏
简要介绍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析CDIO理念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CDIO 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素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沿线国家及区域国家内交流不断扩大,虽然日语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和专业规模也逐步发展,但是培养研究生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深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日本新潟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归纳日语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和特点,借鉴日本高校培养经验,为我国提高日语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照。
关键词:
日语专业 研究生教育 课程设置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纬明 卢发周
借鉴和运用合作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河海大学的自身实践,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水利及相关行业组织,大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基地联系、完善"奖助贷"体系等必要措施,确保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曹洁 张小玲 武文洁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部最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之一,对研究生招生结构及就业导向等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存在问题和改革设想,为构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提供建议及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芳 崔伟
本文借鉴国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并就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培养模式 会计学硕士 培养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琳 杨现民 王健
介绍了硕士研究生"学研创"培养模式,指出该培养模式的本质是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开展教、学和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论述了"学研创"培养模式的价值,以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实践为基础,对"学研创"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晓莉 郁诗铭
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双导师制"没有充分发挥实际效用、评价模式学术化、内外沟通互动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健全落实"双导师制",创新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睿
文章在系统分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当前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展开了细致的探索研究,以期保障研究生培养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以填补科研、教学等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口,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生物学 研究生培养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洪峰 王中男 阚俊明
分析了现有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绩与不足,提出了一种既不同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也不同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开办中医特色师承班的方式为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探索一条新路。
关键词:
中医硕士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健 赵辉 于波
加强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全面素质的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模式: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提高培养效率;严把思想教育关,确保培养方向;加强导师引导作用,提升培养质量;积极鼓励产学结合,体现培养特点;营造学术研讨氛围,改善培养环境。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军伟 刘静 吕勇 胡霞敏
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模式同质化、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等问题,笔者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提出了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三双—三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双基地""双导师""双评价"的"三双"培养方法和以"校、地、企、院、际、内"为协同体的多元"融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课题研究与工程应用的交叉"融合"的"三融"机制,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凤 齐红岩 须晖 齐明芳 孙周平 李天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迈入历史新阶段。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也给高等农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科研究生提出新要求,在园艺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本专业生源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从事农业的信念不坚定;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归纳水平不高;农业实践素养偏低,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够。尤其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迫于自身提高学历水平,工作和学习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专业知识相对薄弱,专业学习面临困难多、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专业技能操作较差,掌握科研技能难度大、需要锻炼的时间更长,因此,结合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加快本专业和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全面提高研究生自身的专业兴趣爱好,增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单独开设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课程,充分发挥跨专业知识应用的优势,更加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的新时代复合型专业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宗 王胜男
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早、发展快,以其培养方式灵活多样和管理严格著称,且有完善的质量评估保障机制。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明确培养目标定位,确保生源质量,加强课程和导师建设,规范管理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恩科
分析了我国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以及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华中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设计,包含培养目标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评价体系的创新三个方面,并对该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