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51)
2023(17474)
2022(14455)
2021(13312)
2020(10695)
2019(24712)
2018(24318)
2017(46052)
2016(24633)
2015(27898)
2014(27740)
2013(27677)
2012(26023)
2011(23887)
2010(23838)
2009(21630)
2008(21137)
2007(18424)
2006(16403)
2005(14871)
作者
(73160)
(60973)
(60359)
(57284)
(38738)
(29138)
(27517)
(23934)
(23246)
(21589)
(20765)
(20635)
(19441)
(19400)
(18750)
(18727)
(18005)
(17627)
(17517)
(17155)
(15133)
(14997)
(14434)
(13770)
(13568)
(13549)
(13466)
(13230)
(12254)
(11973)
学科
(111855)
经济(111745)
管理(67458)
(64647)
(50785)
企业(50785)
方法(44881)
数学(38603)
数学方法(38251)
中国(34232)
(29736)
(27625)
贸易(27605)
地方(27277)
(26777)
业经(26660)
(23157)
(22025)
农业(20211)
(18635)
环境(17864)
(17758)
银行(17716)
(17411)
金融(17409)
(17167)
(16685)
技术(16668)
(15927)
理论(15793)
机构
大学(360695)
学院(357963)
(152959)
经济(149957)
管理(138648)
研究(130537)
理学(119272)
理学院(117902)
管理学(116104)
管理学院(115463)
中国(97760)
科学(78701)
(78555)
(66699)
(65763)
研究所(60023)
(58099)
中心(57252)
财经(53366)
业大(51846)
(51474)
北京(50757)
(48748)
(48726)
师范(48298)
(47678)
经济学(46883)
农业(45240)
经济学院(42416)
(42155)
基金
项目(244117)
科学(192099)
研究(179864)
基金(177483)
(155442)
国家(154180)
科学基金(131323)
社会(114946)
社会科(109089)
社会科学(109066)
基金项目(93427)
(92558)
自然(83275)
自然科(81308)
自然科学(81289)
教育(80655)
自然科学基金(79829)
(78841)
资助(72780)
编号(72310)
成果(58900)
(56083)
重点(54851)
(54251)
(50412)
课题(50161)
国家社会(48346)
创新(47117)
教育部(46480)
科研(45968)
期刊
(168991)
经济(168991)
研究(112099)
中国(71541)
学报(56437)
(53512)
科学(52737)
管理(51605)
(46899)
大学(42799)
教育(40347)
学学(39952)
农业(37971)
(32941)
金融(32941)
技术(29739)
经济研究(28449)
业经(27436)
财经(25741)
问题(23006)
(22403)
(22169)
图书(20665)
(20245)
国际(19886)
世界(17889)
技术经济(17311)
科技(17213)
理论(16759)
资源(16334)
共检索到542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翠妮  崔卫杰  董超  杨柳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内在机制,其次采用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促进了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处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且中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促进效应最强烈;通过作用机制与渠道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存在一个初始制度环境门槛,当初始制度环境太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不能有效促进数字贸易发展,而技术创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最后,提出应将制度质量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发展的关键评价指标,积极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与政策红利优势,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忠秀  罗宁  
从2013年8月到2014年12月,再到2016年8月,我国先后设立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使得货物进出口的制约大大减少,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同时吸引了大量境内外投资者。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也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等交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忠秀  罗宁  
从2013年8月到2014年12月,再到2016年8月,我国先后设立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使得货物进出口的制约大大减少,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同时吸引了大量境内外投资者。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也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等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亚波  杨荣海  
离岸贸易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近二十年以来,得到了极为快速地发展。离岸贸易主要集中于具有优惠税收政策、低廉运输成本、稳定贸易环境的区域或城市,世界上许多港口城市都通过离岸贸易实现了贸易增长的结构性转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正式挂牌,它成为了中国境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贸区的建立为发展离岸贸易创造了一个重大的契机。在上海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剑波  任香  
2013年,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挂牌,几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了东中西三大区域,统筹陆海形成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向高开放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深化发展提供对策与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子联  刘丹  
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应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揭示自贸区建设通过贸易效应、投资效应和创新效应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传导路径后,发现:从整体绩效看,自贸区建设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上海自贸区因创新能力未得到有效提升而对其经济发展质量带来了负向效应;从传导机理看,自贸区建设对提升贸易质量、带动社会投资及激发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且这些政策效应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加显著,但不排除个别地区存在政策效应"失灵"的现象;从横向比较看,自贸区建设所带来的政策效应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即不同自贸区对经济发展质量及其动力机制的影响均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建民  丁烨  
文章从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两方面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出境旅游购物消费过高,是造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上海自贸区建设将在旅游消费、国际商务旅游和国际会展发展以及旅游企业对外开放三方面产生溢出效应,推进旅游产品、体制机制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创新,对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美娜  彭羽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是上海自贸区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对离岸贸易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背景和战略意义,最后提出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发展的战略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自2013年9月29日成立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且形成了可供上海市以及全国范围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随着中国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演变,上海自贸试验区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本文建议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先要加强制度创新,朝全球高标准自贸区迈进;其次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进行战略性对接;最后要服从国家发展战略,构建协作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凯杰  
自由贸易港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高级阶段,推动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变对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意义重大,既可以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够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中国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的转变仍然面临着开放程度不高、与全球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有差距、各种体制机制创新不充分,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挑战。未来可以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设定对接全球高水平标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加强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自贸区结合区域实际向自由贸易港转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春瑶   陈秀莲  
结合广西面向东盟的地域特色,对广西自贸试验区促进对东盟投资与贸易发展的效应机理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自贸区经贸发展、加深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对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成前后广西面向东盟的贸易与投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成之前,广西对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发展速度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对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引致的对东盟贸易与投资效应机理进行探究,发现在静态层面,广西自贸试验区产生了贸易和投资扩大效应;在动态层面则将通过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积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直接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创新资源促进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与转型的技术创新与协作等进而产生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张婷玉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为应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剧变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推出的战略措施,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变化新趋势分类分批展开系统化协同改革与差异化探索试验,取得显著成绩。当前为因应中美博弈加剧、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治理区域化与碎片化趋势,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当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特色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区,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平   蒋曼曼   左文进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应优化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制度优势、深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人才优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春玲  全毅  
福建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在商事制度改革、扩大开放、深化闽台融合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重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轻制度创新等问题。未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应主动适应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改革开放新形势新任务,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前沿地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平   蒋曼曼   左文进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应优化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制度优势、深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人才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