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7)
- 2023(13069)
- 2022(10862)
- 2021(10073)
- 2020(7922)
- 2019(18231)
- 2018(18174)
- 2017(33406)
- 2016(18664)
- 2015(21297)
- 2014(20974)
- 2013(20251)
- 2012(19125)
- 2011(17763)
- 2010(18187)
- 2009(16916)
- 2008(16255)
- 2007(14651)
- 2006(13499)
- 2005(12556)
- 学科
- 济(72205)
- 经济(72138)
- 管理(43016)
- 业(41777)
- 中国(30281)
- 企(28254)
- 企业(28254)
- 农(23995)
- 贸(23429)
- 贸易(23411)
- 方法(22857)
- 地方(22710)
- 易(22677)
- 教育(21069)
- 数学(19259)
- 数学方法(19040)
- 业经(17501)
- 制(15997)
- 农业(15642)
- 学(14982)
- 财(14867)
- 银(14685)
- 银行(14669)
- 发(14419)
- 行(14351)
- 融(13572)
- 金融(13570)
- 理论(13178)
- 环境(12168)
- 地方经济(11952)
- 机构
- 学院(258610)
- 大学(257467)
- 济(103140)
- 经济(100525)
- 研究(95928)
- 管理(87482)
- 理学(72732)
- 理学院(71800)
- 管理学(70527)
- 管理学院(70029)
- 中国(69663)
- 京(57374)
- 科学(55604)
- 财(48792)
- 所(48648)
- 范(44682)
- 师范(44379)
- 研究所(43418)
- 中心(42202)
- 江(42112)
- 农(39565)
- 北京(38047)
- 财经(37094)
- 师范大学(35690)
- 教育(35641)
- 院(34941)
- 州(34423)
- 业大(33478)
- 经(33358)
- 经济学(30998)
- 基金
- 项目(158372)
- 研究(127405)
- 科学(123762)
- 基金(107447)
- 家(92117)
- 国家(91161)
- 社会(78011)
- 科学基金(75671)
- 社会科(73666)
- 社会科学(73652)
- 省(64259)
- 教育(62887)
- 编号(56489)
- 基金项目(55355)
- 划(55052)
- 成果(49149)
- 自然(43352)
- 资助(43137)
- 自然科(42166)
- 自然科学(42154)
- 课题(42050)
- 发(41487)
- 自然科学基金(41311)
- 重点(37110)
- 年(35858)
- 部(35147)
- 发展(34035)
- 项目编号(33640)
- 展(33450)
- 创(33148)
共检索到425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孝柏
国际条约是推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国际法基础,良好的国内政策环境与法制保障是各国教育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制与政策环境制约了教育服务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不过,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加快发展教育服务贸易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政策试验平台。我国应借鉴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经验,完善教育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和教育服务产业政策,进一步改革教育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教育服务中的地位与职责,健全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与权益保护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剑波 任香
2013年,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挂牌,几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了东中西三大区域,统筹陆海形成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向高开放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深化发展提供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由贸易港 深化 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建民 丁烨
文章从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两方面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出境旅游购物消费过高,是造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上海自贸区建设将在旅游消费、国际商务旅游和国际会展发展以及旅游企业对外开放三方面产生溢出效应,推进旅游产品、体制机制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创新,对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旅游服务贸易 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张婷玉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为应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剧变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推出的战略措施,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变化新趋势分类分批展开系统化协同改革与差异化探索试验,取得显著成绩。当前为因应中美博弈加剧、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治理区域化与碎片化趋势,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当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特色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区,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兆磊 尹叶叶 王高洁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期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落脚点。需要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分析经济循环周期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双向演化,探寻新发展格局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新要求,并结合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因素,提出开展跨境电商新模式、"公铁空"联运新物流、数字经济新业态、"自贸区+"新局面的实施路径,助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启创新升级新征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富华 张永山 姜玉梅 霍伟东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主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变迁,瞄准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已探索形成不少全国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改革事项相对集中,参与部门呈多元化,改革成果各具特点。但是,参与主体认识受限、改革判定依据不足、部门之间协同欠佳以及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等问题,制约着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自贸试验区要注重培育创新文化,把脉企业需求,按需下放管理权限,合理对标国际规则,突破法律痛点,强化部门协同,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深化改革创新 路径选择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宇石
《新加坡公约》对我国生效之后,符合公约条件的调解协议将可以获得终局效力和强制执行力,这对于国际商事调解制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促使我国的商事调解制度与《新加坡公约》接轨,一方面需要推进专门的商事调解立法,从法律上对商事调解基本问题进行规定,并对与公约义务不符之处进行调整与修正;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开展商事调解基础设施建设,在调解机构的运营管理、调解规则与调解员行为准则的设计和制定、调解员的选择与监督,以及对商事调解中人文因素的注重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高水平的国际商事调解制度。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作为进行商事调解制度优化试点的选择平台。
关键词:
新加坡公约 商事调解 自贸试验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亚波 杨荣海
离岸贸易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近二十年以来,得到了极为快速地发展。离岸贸易主要集中于具有优惠税收政策、低廉运输成本、稳定贸易环境的区域或城市,世界上许多港口城市都通过离岸贸易实现了贸易增长的结构性转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正式挂牌,它成为了中国境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贸区的建立为发展离岸贸易创造了一个重大的契机。在上海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自2013年9月29日成立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且形成了可供上海市以及全国范围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随着中国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演变,上海自贸试验区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本文建议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先要加强制度创新,朝全球高标准自贸区迈进;其次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进行战略性对接;最后要服从国家发展战略,构建协作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平 蒋曼曼 左文进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应优化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制度优势、深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人才优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平 蒋曼曼 左文进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应优化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制度优势、深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人才优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冠凤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战略选择,它所追求的是要素自由流动、自由贸易为主导的高层级的开放。因此,建议以金融服务外包推动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创新金融业务促进金融服务业的繁荣;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为境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以离岸市场作为人民币区域化的战略支点,统筹协调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推动外币对市场发展,引入更多新兴市场货币交易;以信息集聚贸易主体,为潜在的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可能;利用金融服务的集群发展,优化金融服务产业布局;加强自贸区谈判人才的培养,推行金融人才战略;建立自贸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中心和研究机构;全面深入地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从而为金融服务...
关键词:
自由贸易 金融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自由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家章 丁国宁 苏二豆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从理论逻辑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两个方面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首先,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对我国渐进式改革开放模式的传承与发展,实现了开放理念、模式与战略上的创新。其次,尽管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创新成果碎片化、产业链不完善、服务业开放程度不高、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限等问题。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破除制约我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实施的针对性;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在自贸区内打造鲜明产业布局;对标国际高标准,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冠凤 郭羽诞
资源总是有限的,贸易便利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创造效率。如何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更好地为何国家利益,进而在破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更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性课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选择是适应形势需要的结果。上海以自由贸易园区的运作模式为坐标,正在为逐步实现自由贸易做"趋近式"努力,争取一些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通行惯例,进而向着完全的自由贸易园区靠拢。通过打造与国际惯例最为相近的便利化环境,提供国际可以信赖的贸易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利于中国在边境管理问题上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自由贸易 效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屈韬 罗曼 屈焰
文章以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的省或直辖市为实验组,以其他省或直辖市为对照组,基于2012~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以贸易投资政务便利化、金融创新和服务开放为特征的高标准规制改革中因营商环境改善引致的服务要素集聚效应、消费拉动效应、贸易驱动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张效应及其对外资引致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大自贸区产生的消费拉动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为正,服务要素集聚效应、贸易驱动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张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均不显著。规制创新有助于增强市场活力,降低对政府财政资金的依赖。但"金融脱离实体"、"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现状显著抑制了自贸区对外部资本的引致效应。自贸区更多表现为国内资本的制度规避地。跨境电商进口对外部资本有显著的市场挤出效应,政府应限制电商进口,扶持电商出口。各地区应结合资源优势定位自贸区功能,使自贸区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地区产业发展。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外资引致效应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