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6)
2023(14178)
2022(11550)
2021(10760)
2020(9212)
2019(20986)
2018(20471)
2017(39314)
2016(20039)
2015(22108)
2014(21532)
2013(21235)
2012(19120)
2011(16589)
2010(16565)
2009(15616)
2008(14612)
2007(12646)
2006(10852)
2005(9633)
作者
(53592)
(44926)
(44540)
(41904)
(28411)
(21288)
(20267)
(17397)
(17179)
(15646)
(15159)
(15071)
(14110)
(13917)
(13845)
(13639)
(13193)
(12868)
(12739)
(12738)
(10858)
(10756)
(10649)
(10348)
(9970)
(9911)
(9871)
(9628)
(8711)
(8704)
学科
(88826)
经济(88737)
(88018)
(80269)
企业(80269)
管理(72382)
方法(42340)
数学(33581)
数学方法(33207)
业经(30488)
(29405)
(28626)
(26426)
金融(26424)
中国(24608)
(24494)
贸易(24475)
(23997)
银行(23988)
(23826)
(23191)
(23032)
财务(22988)
财务管理(22963)
企业财务(21785)
农业(20990)
(19402)
技术(18306)
地方(17820)
理论(16786)
机构
学院(280887)
大学(272763)
(126414)
经济(124365)
管理(117881)
理学(101723)
理学院(100904)
管理学(99498)
管理学院(98999)
研究(82092)
中国(71686)
(58494)
(54050)
财经(47347)
科学(45113)
(43105)
(42422)
中心(41294)
(40774)
经济学(39127)
业大(38234)
(37705)
经济学院(35813)
财经大学(35277)
商学(33929)
研究所(33844)
商学院(33630)
农业(33074)
北京(32875)
(32681)
基金
项目(190349)
科学(152825)
基金(141644)
研究(141617)
(121088)
国家(120038)
科学基金(106911)
社会(93500)
社会科(89135)
社会科学(89118)
基金项目(75483)
(74420)
自然(68408)
自然科(66786)
自然科学(66768)
自然科学基金(65627)
教育(64193)
(60462)
资助(57156)
编号(55842)
(43323)
(42727)
重点(42116)
成果(41814)
(41305)
(39910)
创新(39786)
国家社会(39713)
(37825)
人文(37682)
期刊
(132278)
经济(132278)
研究(77172)
管理(49219)
(49158)
中国(46402)
(39184)
(37709)
金融(37709)
科学(34436)
学报(33687)
技术(28524)
大学(28147)
学学(27413)
农业(26826)
业经(23891)
财经(23734)
经济研究(20962)
(20523)
(18695)
问题(18545)
教育(17851)
国际(16589)
(16502)
技术经济(15935)
财会(15409)
现代(14056)
商业(13931)
世界(13920)
会计(12621)
共检索到410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玉洁   滕倩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中国深化改革、全方位构建对外开放格局的试验田。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该结果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与PSMDID等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化有信贷支持、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三条路径,且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融资困难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制度创新水平高的地区更显著。因此,要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挥制度创新的核心地位。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晨曦  牛志伟  董启琛  
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出发,建立理论模型刻画自贸试验区设立影响下企业融资行为决策过程,并以2009—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设立有利于提高企业外部融资总额,主要表现为权益融资,其原因是自贸试验区政策带来的制度环境变革改善了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缓解了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政策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效果更为明显,并最终使得企业间同行借贷规模有所上升,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自贸试验区设立对优化资本市场信息传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凯  张继武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发展格局下的制度型开放高地。本文基于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企业“投资—投资机会”敏感性模型考察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从国际资本“引进来”视角看,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通过促进同业竞争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方式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从国内资本“走出去”视角看,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通过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生产率中等水平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南方地区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作用更加明显。这些结论为更高效地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田”功能,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文   徐婕妤   倪澄澄  
本文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的设立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自贸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加成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是自贸区设立提高企业加成率的重要渠道;第三,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自贸区的设立对民营企业、沿海地区企业、新兴优势行业企业、小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本文为认识自贸区设立的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新视角,也为高质量推进自贸区建设提供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瑞栋  薄凡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国家试验田",深化国际投融资管理制度改革,扩大金融领域开放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准自然实验角度出发,基于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研究样本期内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区设立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自贸区设立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资本"引进来"和国内资本"走出去",国际资本双向流动效应明显;整体上,自贸区对ODI的影响效应大于FDI;具体而言,由于各自贸区改革的重点领域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自贸区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因此,应从完善金融监管、分类管理对外投资、深化金融创新以及与国内市场衔接等方面推进自贸区建设,维护国际资本平稳有序流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鑫   吴昊  
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流通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于流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效提高了流通企业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均能促进国有与非国有流通企业绩效,但对国有流通企业作用更突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位于数字基建好的流通企业绩效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政策红利,通过缓解融资困境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释放融资红利和转型红利,从而提升流通企业绩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谭建华  严丽娜  
本文基于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中国自贸区设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相对于未处于自贸区内的上市公司,处于自贸区内的上市公司在自贸区设立后各类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表明自贸区的设立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同时,市场竞争与融资约束是自贸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路径,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之中。本文研究为自贸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对中国现阶段深化对外开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永胜  崔日明  李丹  
文章从就业结构角度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政策效应,基于2003~2019年中国23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自贸区设立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自贸区设立对制造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显著增加了所在城市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并降低了制造业就业比重,由此促进了就业结构升级。机制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能够通过劳动力流动、产业升级和金融发展改变所在城市的就业结构。自贸区设立显著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降低非高技术制造业就业比重,但对非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同时,沿海城市设立自贸区能显著增加服务业就业比重并降低制造业就业比重,而内陆城市设立自贸区的就业效应不显著。空间效应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会显著减少邻近城市服务业就业比重,产生虹吸效应。文章结论对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区域就业的引导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王军  
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基于2001—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且结果具有稳健性,但不同区位条件、要素禀赋或设立批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要素集聚和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机制变量。基于研究结论,从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和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而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功效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铎   王梦飞   徐雨欣   陈晓珊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时期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能否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助力并发挥先导示范作用,是当前政策层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议题。基于自贸区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制度型开放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制度型开放能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结果显示自贸区的设立能使所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平均提升约7.490%;(2)机制分析表明,制度型开放加快了市场制度的变革进程,改善了营商环境改善,从而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3)异质性分析表明,制度型开放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对前两批自贸区和非正式制度较弱地区的自贸区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4)进一步分析表明,制度型开放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对毗邻省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自贸区制度创新水平越高、法律授权支持力度越大、产业集聚效应和吸引高端要素流动的效应越强,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越明显。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自贸区建设、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助推我国生产力能级跃迁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黎绍凯  李露一  
利用我国省级季度数据,采用前沿"反事实"框架下的合成控制法,对上海自贸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设立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加工程度高度化的政策效应较弱,其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30.61和-1.84。通过自贸区成立时点变化、安慰剂检验及DID平均效应检验,以上结论均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短期内对其他省市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一定的负向效应。积极引导区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自贸区建设的区域示范溢出效应将是未来自贸区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婷  
本文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模型,系统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可显著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且在批次异质性中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正向促进作用相对最大。从中介效应来看,贸易便利化和技术创新水平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最后,提出适时增加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加大推广贸易便利化相关政策的力度,推进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建立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远标  沈亦凡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应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当地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就金融改革政策是否有助于纠正金融资源错配问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有效缓解了当地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且这种政策效应具有持续性。第二,传导机制检验显示,试验区设立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的银行贷款期限、延长企业商业信用期限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等途径,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第三,试验区设立可以改善传统金融存在的属性错配和阶段错配的问题。第四,试验区设立对高市场化、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应进一步提升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实施的深度和宽度,并做好改革经验的总结和复制推广;金融改革措施应与试点地区发展特征相匹配,以提高改革措施的政策成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鹏  郑靖宇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如何影响当前我国贸易方式的转型,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基于近期发展的"反事实"分析法测算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处理效应,并从政策角度阐释了对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使一般贸易比重提升了5.99%,而加工贸易比重则被拉低了10.85%,可见其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且此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中国通过推行降低外资准入标准、选择性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快了当前贸易方式转型的进程,促进了一般贸易和新型贸易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鹏  郑靖宇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如何影响当前我国贸易方式的转型,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基于近期发展的"反事实"分析法测算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处理效应,并从政策角度阐释了对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使一般贸易比重提升了5.99%,而加工贸易比重则被拉低了10.85%,可见其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且此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中国通过推行降低外资准入标准、选择性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快了当前贸易方式转型的进程,促进了一般贸易和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反映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试验的优惠政策能够显著地促进贸易方式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