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7)
- 2023(16995)
- 2022(14583)
- 2021(13467)
- 2020(11427)
- 2019(26075)
- 2018(25553)
- 2017(49551)
- 2016(26731)
- 2015(29754)
- 2014(29311)
- 2013(28809)
- 2012(26260)
- 2011(23484)
- 2010(22941)
- 2009(20728)
- 2008(19983)
- 2007(17028)
- 2006(14578)
- 2005(12126)
- 学科
- 济(105567)
- 经济(105455)
- 管理(75571)
- 业(71975)
- 企(59580)
- 企业(59580)
- 方法(53714)
- 数学(47239)
- 数学方法(46683)
- 农(27461)
- 贸(27011)
- 贸易(26999)
- 财(26781)
- 易(26157)
- 中国(25435)
- 业经(22984)
- 学(22533)
- 地方(22008)
- 农业(18447)
- 务(17624)
- 财务(17555)
- 财务管理(17522)
- 技术(16875)
- 制(16710)
- 环境(16638)
- 企业财务(16539)
- 理论(16489)
- 和(15582)
- 划(14362)
- 银(14187)
- 机构
- 大学(373408)
- 学院(372174)
- 济(148691)
- 管理(148653)
- 经济(145779)
- 理学(130857)
- 理学院(129440)
- 管理学(126989)
- 管理学院(126342)
- 研究(122092)
- 中国(87562)
- 科学(78162)
- 京(77275)
- 农(65622)
- 财(64357)
- 业大(61329)
- 所(60479)
- 研究所(55946)
- 中心(55504)
- 财经(53571)
- 农业(52110)
- 江(51523)
- 经(49056)
- 北京(47518)
- 范(46885)
- 师范(46305)
- 院(45201)
- 经济学(44999)
- 州(42300)
- 经济学院(41108)
- 基金
- 项目(270386)
- 科学(211531)
- 基金(197143)
- 研究(190003)
- 家(174675)
- 国家(173304)
- 科学基金(148448)
- 社会(120335)
- 社会科(114230)
- 社会科学(114201)
- 省(105360)
- 基金项目(105265)
- 自然(99760)
- 自然科(97461)
- 自然科学(97430)
- 自然科学基金(95683)
- 划(89420)
- 教育(87340)
- 资助(81308)
- 编号(75468)
- 重点(60746)
- 部(59093)
- 成果(58523)
- 发(57171)
- 创(56424)
- 科研(52788)
- 创新(52739)
- 课题(51425)
- 计划(50705)
- 教育部(50384)
- 期刊
- 济(147126)
- 经济(147126)
- 研究(100165)
- 学报(66259)
- 中国(61009)
- 农(57495)
- 科学(57349)
- 管理(51461)
- 大学(49693)
- 财(47521)
- 学学(47441)
- 农业(39917)
- 教育(34674)
- 技术(30487)
- 融(27467)
- 金融(27467)
- 财经(25265)
- 业经(25104)
- 经济研究(24783)
- 经(21574)
- 业(20911)
- 问题(20514)
- 贸(19601)
- 科技(18952)
- 版(18381)
- 业大(17813)
- 商业(17303)
- 图书(17036)
- 技术经济(16939)
- 资源(16600)
共检索到514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鹏 郑靖宇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如何影响当前我国贸易方式的转型,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基于近期发展的"反事实"分析法测算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处理效应,并从政策角度阐释了对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使一般贸易比重提升了5.99%,而加工贸易比重则被拉低了10.85%,可见其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且此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中国通过推行降低外资准入标准、选择性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快了当前贸易方式转型的进程,促进了一般贸易和新型贸易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鹏 郑靖宇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如何影响当前我国贸易方式的转型,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基于近期发展的"反事实"分析法测算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处理效应,并从政策角度阐释了对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使一般贸易比重提升了5.99%,而加工贸易比重则被拉低了10.85%,可见其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且此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中国通过推行降低外资准入标准、选择性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快了当前贸易方式转型的进程,促进了一般贸易和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反映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试验的优惠政策能够显著地促进贸易方式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婷
本文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模型,系统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可显著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且在批次异质性中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正向促进作用相对最大。从中介效应来看,贸易便利化和技术创新水平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最后,提出适时增加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加大推广贸易便利化相关政策的力度,推进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建立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永胜 崔日明 李丹
文章从就业结构角度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政策效应,基于2003~2019年中国23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自贸区设立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自贸区设立对制造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显著增加了所在城市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并降低了制造业就业比重,由此促进了就业结构升级。机制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能够通过劳动力流动、产业升级和金融发展改变所在城市的就业结构。自贸区设立显著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降低非高技术制造业就业比重,但对非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同时,沿海城市设立自贸区能显著增加服务业就业比重并降低制造业就业比重,而内陆城市设立自贸区的就业效应不显著。空间效应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会显著减少邻近城市服务业就业比重,产生虹吸效应。文章结论对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区域就业的引导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王军
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基于2001—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且结果具有稳健性,但不同区位条件、要素禀赋或设立批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要素集聚和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机制变量。基于研究结论,从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和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而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功效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冠凤 郭羽诞
资源总是有限的,贸易便利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创造效率。如何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更好地为何国家利益,进而在破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更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性课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选择是适应形势需要的结果。上海以自由贸易园区的运作模式为坐标,正在为逐步实现自由贸易做"趋近式"努力,争取一些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通行惯例,进而向着完全的自由贸易园区靠拢。通过打造与国际惯例最为相近的便利化环境,提供国际可以信赖的贸易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利于中国在边境管理问题上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自由贸易 效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符正平 彭曦
自由贸易试验区要避免“画地为牢”,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与各方面的联动关系。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联动关系包括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功能园区,与香港和澳门两个自由港,以及与RCEP成员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联动。在与周边城市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联动发展中,应强调平台之间的联动,利用“飞地”模式推进跨区域产业联动;在与香港、澳门自由港的联动发展中,应注重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探索建设粤港澳单一自贸区;在与RCEP成员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联动发展中,要对标CPTPP等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加强与相关国家自贸区、工业园区之间的联动,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节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凯杰
自由贸易港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高级阶段,推动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变对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意义重大,既可以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够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中国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的转变仍然面临着开放程度不高、与全球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有差距、各种体制机制创新不充分,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挑战。未来可以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设定对接全球高水平标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加强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自贸区结合区域实际向自由贸易港转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凯 张继武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发展格局下的制度型开放高地。本文基于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企业“投资—投资机会”敏感性模型考察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从国际资本“引进来”视角看,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通过促进同业竞争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方式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从国内资本“走出去”视角看,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通过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生产率中等水平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南方地区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作用更加明显。这些结论为更高效地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田”功能,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旭 刘祎
文章基于2008—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和熵赋权法对中国31个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在较长时期能有效提升地区金融水平;尽管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改革红利释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其终将伴随着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而逐渐显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建荣
广东自贸试验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规则融合度高、功能创新集成度高、开放战略契合度高、粤港澳合作紧密度高和三大片区互促度高等特点,将与国内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互补试验,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红雪 朱金鹤
经济韧性是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发展的重要信号。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6个地级市的数据,实证检验自贸区设立对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政策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自贸区设立有利于增强城市经济韧性,且具有持续性的促进效应。第二,自贸区设立能够通过促进数字经济效应、带动人才集聚效应与激发产业创新效应三条路径,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第三,前批次自贸区设立对增强经济韧性的幅度更大,而后批次自贸区设立对增强经济韧性的效应更显著,且内陆自贸区对增强经济韧性的政策效果约是沿海自贸区的两倍。本文揭示了自贸区建设中经济韧性发展的转换能力,厘清了自贸区设立与城市经济韧性的内在逻辑,为增强中国经济韧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剑波 任香
2013年,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挂牌,几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了东中西三大区域,统筹陆海形成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向高开放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深化发展提供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由贸易港 深化 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佟家栋
中共十九大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经济市场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范,旨在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和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但在开放方面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因此十九大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建议把每个自由贸易区分为海关监管的自由贸易区和非海关监管的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区把成熟的经验推广到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区再把经验推向全国。所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采用不同模式,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贸易区、直接投资与金融自由贸易区和金融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冠凤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战略选择,它所追求的是要素自由流动、自由贸易为主导的高层级的开放。因此,建议以金融服务外包推动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创新金融业务促进金融服务业的繁荣;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为境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以离岸市场作为人民币区域化的战略支点,统筹协调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推动外币对市场发展,引入更多新兴市场货币交易;以信息集聚贸易主体,为潜在的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可能;利用金融服务的集群发展,优化金融服务产业布局;加强自贸区谈判人才的培养,推行金融人才战略;建立自贸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中心和研究机构;全面深入地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从而为金融服务...
关键词:
自由贸易 金融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自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度型开放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经验
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流通企业绩效的影响——融资红利与转型红利的中介效应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自由贸易试验区对长三角经济增长外溢影响的实证研究
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视角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经济增长——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碳减排——基于180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研究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制度环境变革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