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7)
2023(4118)
2022(3268)
2021(3042)
2020(2186)
2019(5084)
2018(4778)
2017(8661)
2016(4375)
2015(4892)
2014(4950)
2013(4584)
2012(4156)
2011(3815)
2010(3768)
2009(3421)
2008(3332)
2007(2837)
2006(2584)
2005(2269)
作者
(12604)
(10857)
(10734)
(10086)
(6741)
(5201)
(4823)
(4177)
(4061)
(3695)
(3659)
(3583)
(3547)
(3435)
(3324)
(3273)
(3262)
(3065)
(3027)
(2947)
(2678)
(2651)
(2530)
(2425)
(2388)
(2368)
(2343)
(2249)
(2145)
(2139)
学科
(17863)
经济(17852)
(16002)
贸易(15993)
(15498)
管理(8540)
(7318)
地方(6636)
(6597)
方法(6035)
(5467)
关系(5158)
(5131)
出口(5116)
出口贸易(5116)
(4930)
企业(4930)
中国(4904)
业经(4711)
数学(4559)
数学方法(4475)
农业(4235)
国际(3514)
贸易关系(3495)
(3380)
环境(3299)
概况(3281)
进出(3190)
进出口(3190)
进出口贸易(3190)
机构
学院(63701)
大学(60365)
(27620)
经济(27130)
研究(23872)
管理(19533)
理学(16533)
中国(16422)
理学院(16331)
管理学(15975)
管理学院(15871)
科学(14540)
(12350)
(11879)
(10988)
研究所(10856)
(10613)
中心(9998)
业大(9698)
(9695)
(9564)
(9317)
(8907)
师范(8844)
经济学(8596)
农业(8567)
财经(8478)
(7971)
经济学院(7939)
北京(7712)
基金
项目(44143)
研究(33516)
科学(33311)
基金(29938)
(26756)
国家(26557)
科学基金(21221)
社会(20674)
社会科(19588)
社会科学(19586)
(17664)
基金项目(15476)
教育(14836)
(14826)
编号(14346)
自然(12515)
自然科(12109)
自然科学(12104)
自然科学基金(11820)
资助(11695)
(11246)
成果(11124)
重点(10445)
课题(10388)
(9290)
(9105)
发展(9057)
(8998)
(8923)
(8724)
期刊
(31285)
经济(31285)
研究(19015)
中国(11607)
(11043)
学报(10789)
(10376)
国际(9032)
科学(8933)
大学(8499)
学学(8204)
农业(7911)
教育(7598)
管理(6694)
(6595)
业经(6556)
经济研究(6274)
问题(5835)
(5423)
贸易(5423)
国际贸易(4720)
技术(4627)
(4558)
金融(4558)
经贸(4065)
商业(4050)
世界(3924)
(3902)
财经(3476)
(3316)
共检索到97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富华  张永山  姜玉梅  霍伟东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主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变迁,瞄准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已探索形成不少全国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改革事项相对集中,参与部门呈多元化,改革成果各具特点。但是,参与主体认识受限、改革判定依据不足、部门之间协同欠佳以及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等问题,制约着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自贸试验区要注重培育创新文化,把脉企业需求,按需下放管理权限,合理对标国际规则,突破法律痛点,强化部门协同,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剑波  任香  
2013年,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挂牌,几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了东中西三大区域,统筹陆海形成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向高开放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深化发展提供对策与思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佟家栋  
中共十九大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经济市场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范,旨在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和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但在开放方面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因此十九大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建议把每个自由贸易区分为海关监管的自由贸易区和非海关监管的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区把成熟的经验推广到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区再把经验推向全国。所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采用不同模式,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贸易区、直接投资与金融自由贸易区和金融中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屈韬  罗曼  屈焰  
文章以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的省或直辖市为实验组,以其他省或直辖市为对照组,基于2012~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以贸易投资政务便利化、金融创新和服务开放为特征的高标准规制改革中因营商环境改善引致的服务要素集聚效应、消费拉动效应、贸易驱动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张效应及其对外资引致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大自贸区产生的消费拉动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为正,服务要素集聚效应、贸易驱动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张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均不显著。规制创新有助于增强市场活力,降低对政府财政资金的依赖。但"金融脱离实体"、"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现状显著抑制了自贸区对外部资本的引致效应。自贸区更多表现为国内资本的制度规避地。跨境电商进口对外部资本有显著的市场挤出效应,政府应限制电商进口,扶持电商出口。各地区应结合资源优势定位自贸区功能,使自贸区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地区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张婷玉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为应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剧变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推出的战略措施,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变化新趋势分类分批展开系统化协同改革与差异化探索试验,取得显著成绩。当前为因应中美博弈加剧、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治理区域化与碎片化趋势,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当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特色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区,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孝柏  
国际条约是推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国际法基础,良好的国内政策环境与法制保障是各国教育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制与政策环境制约了教育服务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不过,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加快发展教育服务贸易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政策试验平台。我国应借鉴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经验,完善教育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和教育服务产业政策,进一步改革教育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教育服务中的地位与职责,健全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与权益保护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佟家栋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目标,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自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以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数量已经从1家增加到4家,然后增加到11家。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运行4年多后,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够深入、政策体系还不配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迎春   许绍琴   李静  
建设高质量的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在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步骤。本文在分析全球典型自贸区代表模式和制度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性总结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总体特征与趋势,以及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差异,明确中国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改革中应发挥的使命。通过分析发现,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存在四大主要问题,包括全球复杂局势带来的新挑战、自贸试验区建设侧重偏差、制度创新的立法保障缺位、高水平开放支撑动力不足,后续针对性提出了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作为高水平开放基点的制度创新对策,期望借此契机完善全国自贸试验区内部联动机制,尽快弥合国内外经贸规则差异,为中国加快高质量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加速高水平开放的实现,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余川江  白佳琦  
自由贸易港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自由贸易区,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向内陆自由贸易港升级。中国内陆自由贸易港应具有"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和"内陆港"的属性,需要构建多式联运的国际通道体系及其高效运营机制,形成内陆港协同开放体系,整合和拓展开放型经济功能区,打造营商环境最为便利和开放水平最高的内陆开放平台,"内陆枢纽港→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内陆改革开放示范区→内陆自由贸易港"是其可行的建设路径。当前中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整体处于从内陆枢纽港向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发展的初期阶段,要着力建成以国际陆上大通道为核心的对外综合交通物流网络,持续创新海关监管协同机制,重点突破开放型经济功能区的建设瓶颈,不断探索以陆上国际贸易规则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冠凤  郭羽诞  
资源总是有限的,贸易便利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创造效率。如何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更好地为何国家利益,进而在破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更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性课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选择是适应形势需要的结果。上海以自由贸易园区的运作模式为坐标,正在为逐步实现自由贸易做"趋近式"努力,争取一些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通行惯例,进而向着完全的自由贸易园区靠拢。通过打造与国际惯例最为相近的便利化环境,提供国际可以信赖的贸易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利于中国在边境管理问题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凯杰  
自由贸易港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高级阶段,推动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变对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意义重大,既可以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够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中国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的转变仍然面临着开放程度不高、与全球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有差距、各种体制机制创新不充分,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挑战。未来可以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设定对接全球高水平标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加强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自贸区结合区域实际向自由贸易港转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金岷  吴非  韩亚欣  
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级模式,仍存在某些"发展中的问题"。首先,区域地方政府主导模式挤压了市场机制的空间,以致负面清单调整凝滞;其次,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面临可复制经验的移植困境,这源于政府体制改革悖论,也有着地区经济条件迥异所带来的开放隐忧;再次,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部)间的竞合偏差,带来了经济效率沉降。在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特征和目标导向的基础上,挖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试点扩散之制约要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金岷  吴非  韩亚欣  
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级模式,仍存在某些"发展中的问题"。首先,区域地方政府主导模式挤压了市场机制的空间,以致负面清单调整凝滞;其次,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面临可复制经验的移植困境,这源于政府体制改革悖论,也有着地区经济条件迥异所带来的开放隐忧;再次,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部)间的竞合偏差,带来了经济效率沉降。在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特征和目标导向的基础上,挖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试点扩散之制约要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江永   李凤琴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平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产业环境与市场环境,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对于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两个方面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效应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检验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通过信息传导、风险应对和条件创造等机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驱动效应在数实产业技术融合的企业、产业数字化领域的企业和OFDI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也有来自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但这种协同效应会随着关联企业之间数字差距的增大而减小。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助力属地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兆磊  尹叶叶  王高洁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期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落脚点。需要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分析经济循环周期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双向演化,探寻新发展格局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新要求,并结合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因素,提出开展跨境电商新模式、"公铁空"联运新物流、数字经济新业态、"自贸区+"新局面的实施路径,助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启创新升级新征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