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9)
- 2023(11034)
- 2022(9120)
- 2021(8431)
- 2020(7079)
- 2019(16347)
- 2018(15762)
- 2017(30664)
- 2016(15594)
- 2015(17360)
- 2014(16791)
- 2013(16274)
- 2012(14535)
- 2011(12647)
- 2010(12015)
- 2009(10576)
- 2008(10076)
- 2007(8117)
- 2006(6586)
- 2005(5455)
- 学科
- 济(65931)
- 经济(65868)
- 管理(45465)
- 业(44095)
- 企(37153)
- 企业(37153)
- 方法(35816)
- 数学(32229)
- 数学方法(31877)
- 贸(25215)
- 贸易(25206)
- 易(24580)
- 财(19693)
- 农(16092)
- 中国(14729)
- 出(13958)
- 业经(13261)
- 地方(12953)
- 务(12826)
- 财务(12795)
- 财务管理(12773)
- 企业财务(12103)
- 制(10719)
- 农业(10531)
- 口(10238)
- 出口(10216)
- 出口贸易(10216)
- 技术(9985)
- 环境(9689)
- 学(9409)
- 机构
- 学院(212040)
- 大学(211605)
- 济(96147)
- 经济(94679)
- 管理(88118)
- 理学(78088)
- 理学院(77422)
- 管理学(76222)
- 管理学院(75845)
- 研究(63474)
- 中国(47555)
- 财(42636)
- 京(40491)
- 财经(35788)
- 科学(35328)
- 经(32988)
- 经济学(31307)
- 中心(30831)
- 业大(29000)
- 经济学院(28872)
- 所(28072)
- 农(28026)
- 江(28017)
- 财经大学(27344)
- 研究所(25691)
- 商学(24992)
- 商学院(24756)
- 范(24408)
- 院(24194)
- 师范(24177)
- 基金
- 项目(156477)
- 科学(125974)
- 基金(118571)
- 研究(113987)
- 家(102646)
- 国家(101894)
- 科学基金(90000)
- 社会(76936)
- 社会科(73418)
- 社会科学(73404)
- 基金项目(63365)
- 省(58486)
- 自然(57965)
- 自然科(56722)
- 自然科学(56709)
- 自然科学基金(55701)
- 教育(52315)
- 划(49496)
- 资助(47559)
- 编号(44192)
- 部(36127)
- 重点(34670)
- 国家社会(33560)
- 创(33508)
- 发(33076)
- 成果(32811)
- 教育部(32103)
- 人文(31667)
- 创新(31367)
- 科研(30891)
共检索到287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永进 燕晓娟
本文使用2007—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海关数据研究共同机构持股如何影响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出口溢出。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持股能够发挥促进信息溢出的作用,从而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的出口溢出,提升非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的出口水平,且溢出效应对规模更大、生产力更高或者国有性质的非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口企业更加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非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口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地理位置、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口企业的其他国家经验、信息网络的完备性都是影响溢出效应的关键。此外,共同机构持股对新产品市场的出口溢出的促进效应更大。共同机构持股对非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口企业的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积极作用,并且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张国峰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中国搭建全面开放新平台与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载体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07—2018年中国海关数据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施片区为分组依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中国出口及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1)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促进城市产品出口增长11.71%;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体现在数量边际和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无显著变动。(2)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出口增长主要源于本地城市的贸易创造效应,对周围城市出口没有显著影响。(3)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暂未有效带动出口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结构转变,同时在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效应也尚未显现,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出口增长存在联动效应。政府在出台相关制度创新政策方面应进一步注重结构化调整,以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优化经济结构进程中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婷
本文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模型,系统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可显著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且在批次异质性中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正向促进作用相对最大。从中介效应来看,贸易便利化和技术创新水平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最后,提出适时增加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加大推广贸易便利化相关政策的力度,推进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建立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启才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过程中一项重要举措。以第二批试点省份福建省作为处置单元,其他27个省份为比较控制单元,基于2012年一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的省域面板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进行政策影响评估。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政策对所选试点省份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在自贸试验区运营一年左右出现显著的幅度较大的上升。整体看,自贸试验区政策对试点省份平均每季度GDP的溢出为344.48亿元人民币,季均经济溢出效应达6.13%。稳健性检验表明,所选试点省份的政策溢出效果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启才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过程中一项重要举措。以第二批试点省份福建省作为处置单元,其他27个省份为比较控制单元,基于2012年一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的省域面板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进行政策影响评估。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政策对所选试点省份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在自贸试验区运营一年左右出现显著的幅度较大的上升。整体看,自贸试验区政策对试点省份平均每季度GDP的溢出为344.48亿元人民币,季均经济溢出效应达6.13%。稳健性检验表明,所选试点省份的政策溢出效果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文慧 钞小静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的重要载体,对促进高质量出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出口技术复杂度视角出发,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中国高质量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可以显著推进中国高质量出口,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考虑其他干扰因素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主要通过聚集高端要素、优化产业链布局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三种渠道推进中国高质量出口。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推进作用在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的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本研究为持续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试点范围、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谢申祥 王晖 范鹏飞
本文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例,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的微观数据,采用序列匹配和双重差分的识别方法,探究了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所在区域内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验证了自贸试验区对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分析显示,自贸试验区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同业竞争两种方式,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此外,自贸试验区对区域内的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高技术型企业以及生产差异化产品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这些结论对我国自贸试验区设立和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义 薛忠义
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主题,中国出口贸易亟需完成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作为中国推动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能否发挥制度优势助力城市出口结构转型升级事关“建设贸易强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基于此,本文测算了2010-2020年中国269个城市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通过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自贸区政策对城市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自贸区政策对城市出口结构升级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采用改变对照组、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可信;第二,从区域异质性结果来看,相较于内陆自贸区,沿海自贸区对城市出口结构升级存在更大的政策效应;从制度创新水平异质性结果来看,自贸区政策的制度创新水平是决定自贸区政策影响城市出口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即自贸区政策对制度创新水平更高城市出口结构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培青 夏旖璠
选取201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即全国和沿海、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影响,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不显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时间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显著,同样存在区域异质性,即全国和沿海、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时间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显著,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不显著;不同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显著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据此,应从地理布局、制度完善、特色形成、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培青 夏旖璠
2013年9月至2020年9月,中国已经分多批次批准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制度创新是否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推动中国高质量增长和再上新台阶是应该受到重点关注的问题。从纵向来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出口技术复杂度持续上升,设立后的平均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和增幅高于设立前。从横向来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非自贸区平均水平。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演变也存在地区差异、设立时间差异和增幅不理想等问题。未来可以从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增长制度建设、经验复制和推广的效果以及自贸区多头协同发展入手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外贸出口高质量增长的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瑞栋 薄凡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国家试验田",深化国际投融资管理制度改革,扩大金融领域开放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准自然实验角度出发,基于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研究样本期内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区设立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自贸区设立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资本"引进来"和国内资本"走出去",国际资本双向流动效应明显;整体上,自贸区对ODI的影响效应大于FDI;具体而言,由于各自贸区改革的重点领域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自贸区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因此,应从完善金融监管、分类管理对外投资、深化金融创新以及与国内市场衔接等方面推进自贸区建设,维护国际资本平稳有序流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小乐 林淑仪
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中国省际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出口韧性,且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通过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效应提升出口韧性。从区域维度看,经济欠发达地区与非边疆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从时间维度看,后设立批次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强于前设立批次。为更好发挥制度优势对提升出口韧性的积极作用,应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注重欠发达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同时发挥产业集聚、技术进步的中间作用,不断提升中国出口韧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金龙 顾玉龙
日本FTA战略对其外贸出口的影响如何?对此,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为20012014年日本实施的FTA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运用双重倍差模型实证分析了日本FTA对成员国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日本FTA战略具有较强的政策内生性;第二,日本FTA战略促进了日本对FTA成员国的平均出口;第三,日本不同FTA之间的"出口效应"存在明显差异;第四,日本对洲外FTA成员国的"出口效应"大于洲内FTA成员国;第五,日本FTA的"出口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金龙 顾玉龙
日本FTA战略对其外贸出口的影响如何?对此,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为2001~2014年日本实施的FTA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运用双重倍差模型实证分析了日本FTA对成员国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日本FTA战略具有较强的政策内生性;第二,日本FTA战略促进了日本对FTA成员国的平均出口;第三,日本不同FTA之间的"出口效应"存在明显差异;第四,日本对洲外FTA成员国的"出口效应"大于洲内FTA成员国;第五,日本FTA的"出口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泽芳 王婉名
作为全球发展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援助已成为推动国际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使用2001—2017年40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溢出视角下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贸易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援助对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提升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受援国的基础设施显著加强了出口贸易的提升影响;第三,对低收入和沿海国家的援助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四,援助具有门槛效应,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促进出口贸易。为提升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贸易效应,应完善援助与贸易互动发展机制、增加基础设施援助、推动中国对非援助的有效配置、增加对低水平国家的援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