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7)
2023(16264)
2022(14032)
2021(12900)
2020(10879)
2019(24600)
2018(24163)
2017(46797)
2016(25124)
2015(27961)
2014(27703)
2013(27652)
2012(25485)
2011(23232)
2010(22955)
2009(21218)
2008(20449)
2007(17875)
2006(15828)
2005(13923)
作者
(75723)
(63293)
(62836)
(59740)
(40247)
(30438)
(28223)
(24867)
(24072)
(22308)
(21566)
(21345)
(20345)
(19872)
(19543)
(19493)
(18719)
(18629)
(18236)
(17824)
(15961)
(15455)
(15286)
(14361)
(14166)
(13946)
(13912)
(13586)
(12769)
(12236)
学科
(120026)
经济(119909)
管理(70558)
(66170)
(53403)
企业(53403)
方法(51462)
数学(45084)
数学方法(44702)
(27874)
地方(26968)
中国(26642)
(26575)
贸易(26560)
(25676)
(25393)
(25289)
业经(23395)
农业(19164)
(17468)
环境(17178)
(15970)
理论(15853)
地方经济(15830)
(15627)
财务(15566)
财务管理(15535)
技术(15461)
(15048)
金融(15046)
机构
大学(367573)
学院(365197)
(157338)
经济(154371)
管理(141925)
研究(128310)
理学(123805)
理学院(122416)
管理学(120329)
管理学院(119702)
中国(92103)
科学(79863)
(77064)
(67290)
(65199)
(64976)
研究所(59879)
业大(58459)
中心(56110)
财经(55078)
(52154)
农业(51310)
(50219)
经济学(48631)
北京(48120)
(46580)
(45623)
师范(45077)
经济学院(43884)
(41834)
基金
项目(254288)
科学(198366)
基金(185737)
研究(178714)
(164673)
国家(163392)
科学基金(138826)
社会(114828)
社会科(109031)
社会科学(109003)
基金项目(99001)
(98087)
自然(91850)
自然科(89673)
自然科学(89647)
自然科学基金(88067)
(83007)
教育(80488)
资助(76791)
编号(70092)
重点(57197)
(55829)
成果(55343)
(54789)
(52462)
科研(49103)
创新(49099)
课题(48054)
国家社会(47960)
教育部(47533)
期刊
(169664)
经济(169664)
研究(107757)
学报(64643)
中国(62612)
(57770)
科学(56239)
管理(51100)
(49205)
大学(47893)
学学(45884)
农业(39644)
教育(30915)
(29474)
金融(29474)
经济研究(29326)
技术(29087)
财经(27516)
业经(25903)
(23608)
问题(23104)
(21177)
(20357)
技术经济(18740)
国际(18031)
科技(17799)
(17058)
商业(16949)
业大(16698)
理论(16588)
共检索到529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帆  许亚云  韩剑  
作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战略的核心环节,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内及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2006至2018年,省级数据,从GDP、贸易、投资以及工业增加值四个不同角度,运用双重差分以及反事实方法全面分析上海、浙江自贸区设立对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外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浙江自贸区建设存在显著经济增长效应,对区内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并且这种"制度红利"具有显著的长期效应;自贸区设立还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辐射作用,对江苏的溢出影响要大于浙江、安徽。本文结论为利用自贸区制度创新红利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利用其辐射能力来发展经济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战略中的核心环节,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2003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立自贸区显著提高了地区GDP增长率,自贸区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存在明显滞后。利用反事实分析法进一步检验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地区异质性,发现上海和广东自贸区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明显,表现为对第三产业的促进效应;天津和福建自贸区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不明显,但对第二产业的促进效应明显;自贸区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一点在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促进效应上都有体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应望江  范波文  
衡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试验效果对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复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使用Hsiao等(2012)提出的一种基于面板数据衡量政策效应的新方法,构建了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反事实"路径,创新性地定量评估了设立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截至2017年第1季度第三批自贸区扩容,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平均每个季度为上海市GDP增长率贡献了约2. 27个百分点。其中扩区之前平均每个季度贡献了约0. 897个百分点,扩区后平均每个季度贡献了约3. 03个百分点,表明更大范围的开放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天津、福建和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平均每个季度分别为天津市、福建省和广东省的GDP增长率贡献了约3. 55、0. 70和1. 18个百分点,所有这些均表明中国实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对实施地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梦昱  沈坤荣  
人才是国家和地区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本文利用时间空间双固定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不仅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U"型影响,对关联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也存在非线性"U"型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由政策实施前期的"虹吸效应"转变为政策后期的"扩散效应"。人才引进政策工具中,科研支持和税收优惠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而住房保障则表现出正向线性关系。人才引进政策主要通过科技研发创新、制度环境改善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三个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羽  陈希  
不管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贸易中间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常常被忽略。本文借助传统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将贸易中间商集聚因素纳入新的生产函数模型,并以长三角地区2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中间商集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FDI流入是导致贸易中间商集聚的主要动因,因此它对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显著差异,贸易中间商集聚对FDI流入程度较高城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FDI流入程度较低的城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最近几年来,面对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与各国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东盟各国政府都竭力寻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途径,如成立自由贸易区和经济成长三角区,以回应世界经济形势的新挑战。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成长三角区的合作形式所采取的是把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作为主要的经济一体化的工具,这为区域内合作成员国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准入机会和更多的投资来源。特别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确立了成员国之间开放贸易等的时间表更有利于促进区内贸易等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三、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成长三角区兴起的成因 进入九十年代,亚洲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区域内的合作在加强,而且合作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了贸易、投资、环境保护等方面。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加快筹建和建成时间的不断提前,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多个成长三角区,并不是偶然的,是东盟乃至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霞  葛倩倩  卢超  
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深化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制度创新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直接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且该经济高质量增长效应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时间正相关;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激励制度创新,从而间接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沿海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其制度创新效果主要表现为提高了产品市场发育水平,而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效果主要表现为提高了要素市场发育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菊红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引人注目,然而,公共服务却不能与之匹配。文章从经济增长与公共服务一般理论出发,分析该地区在一体化中两者动态关系,建立公共服务供给、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进行检验。研究首次发现,该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初期会扩大地区间经济差距,但之后却有利于缩小差距,公共服务与经济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且经济增长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增加;而地方政府间竞争则与公共服务供给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亚莉  杨益均  
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1986-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进口和进出口总额的产出弹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鹏  郑靖宇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如何影响当前我国贸易方式的转型,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基于近期发展的"反事实"分析法测算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处理效应,并从政策角度阐释了对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使一般贸易比重提升了5.99%,而加工贸易比重则被拉低了10.85%,可见其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且此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中国通过推行降低外资准入标准、选择性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快了当前贸易方式转型的进程,促进了一般贸易和新型贸易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鹏  郑靖宇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如何影响当前我国贸易方式的转型,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基于近期发展的"反事实"分析法测算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处理效应,并从政策角度阐释了对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使一般贸易比重提升了5.99%,而加工贸易比重则被拉低了10.85%,可见其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且此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中国通过推行降低外资准入标准、选择性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快了当前贸易方式转型的进程,促进了一般贸易和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反映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试验的优惠政策能够显著地促进贸易方式转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艳  高立鑫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围绕“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一系列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数字经济的发展对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促进效果显著;机制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增加两条路径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本文认为,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城市群内部联系,更好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巫强  
该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全国作为比较基准,实证研究了1979-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这两类人力资本投资,对上海、江苏、浙江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的推动作用大多显著为正,尤其上海经济增长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推动特征,江苏经济增长体现显著人力资本推动特征。虽然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有高低之分,而且投资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与全国经济增长的格局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性质并不属于纯粹的粗放型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柳  
以往国内的研究在评估FDI技术外溢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时,往往忽视了本土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这可能使得FDI的技术外溢被高估了。本文对长三角地区1987-200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本土创新能力这一因素之后,FDI技术外溢不再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正面作用;而本土创新能力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却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长三角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应该依靠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外资利用应该注重实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