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4)
- 2023(17063)
- 2022(14587)
- 2021(13565)
- 2020(11323)
- 2019(26071)
- 2018(25901)
- 2017(49429)
- 2016(27148)
- 2015(30384)
- 2014(30345)
- 2013(30231)
- 2012(28272)
- 2011(25935)
- 2010(25979)
- 2009(23843)
- 2008(23409)
- 2007(20690)
- 2006(18544)
- 2005(16604)
- 学科
- 济(112440)
- 经济(112321)
- 管理(74351)
- 业(70739)
- 企(55072)
- 企业(55072)
- 方法(46619)
- 数学(40052)
- 数学方法(39677)
- 中国(35553)
- 农(31754)
- 地方(29010)
- 贸(27804)
- 贸易(27786)
- 易(26924)
- 财(25639)
- 业经(24590)
- 学(24430)
- 农业(21364)
- 制(20694)
- 环境(18653)
- 银(18602)
- 银行(18530)
- 行(17840)
- 融(17463)
- 金融(17461)
- 技术(17444)
- 和(17001)
- 理论(16883)
- 发(15969)
- 机构
- 大学(394019)
- 学院(392401)
- 济(158000)
- 经济(154504)
- 管理(149979)
- 研究(139667)
- 理学(129020)
- 理学院(127475)
- 管理学(125327)
- 管理学院(124624)
- 中国(102727)
- 科学(88241)
- 京(85842)
- 所(72005)
- 农(71869)
- 财(71178)
- 研究所(65599)
- 业大(62838)
- 中心(61662)
- 江(58022)
- 财经(56760)
- 农业(56678)
- 北京(54794)
- 范(52804)
- 师范(52219)
- 经(51522)
- 院(50850)
- 州(47472)
- 经济学(46873)
- 经济学院(42460)
- 基金
- 项目(265550)
- 科学(206168)
- 基金(190045)
- 研究(189499)
- 家(168423)
- 国家(167021)
- 科学基金(140707)
- 社会(118435)
- 社会科(112214)
- 社会科学(112185)
- 省(103836)
- 基金项目(101711)
- 自然(92748)
- 自然科(90489)
- 自然科学(90462)
- 自然科学基金(88788)
- 划(88534)
- 教育(86020)
- 资助(78051)
- 编号(76861)
- 成果(62099)
- 发(60267)
- 重点(60018)
- 部(57651)
- 创(54443)
- 课题(53709)
- 创新(50906)
- 科研(50797)
- 计划(49296)
- 教育部(48459)
- 期刊
- 济(176011)
- 经济(176011)
- 研究(118767)
- 中国(75838)
- 学报(67894)
- 农(65330)
- 科学(60145)
- 管理(54229)
- 财(50269)
- 大学(50168)
- 学学(47401)
- 农业(45262)
- 教育(42988)
- 融(35448)
- 金融(35448)
- 技术(31713)
- 业经(30146)
- 经济研究(28402)
- 财经(26957)
- 问题(25773)
- 业(23111)
- 经(23034)
- 贸(21702)
- 科技(19827)
- 图书(19741)
- 国际(18702)
- 商业(18638)
- 理论(18561)
- 技术经济(18431)
- 版(18212)
共检索到586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平 蒋曼曼 左文进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应优化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制度优势、深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人才优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平 蒋曼曼 左文进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应优化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制度优势、深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人才优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春玲 全毅
福建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在商事制度改革、扩大开放、深化闽台融合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重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轻制度创新等问题。未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应主动适应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改革开放新形势新任务,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前沿地带。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家章 丁国宁 苏二豆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从理论逻辑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两个方面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首先,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对我国渐进式改革开放模式的传承与发展,实现了开放理念、模式与战略上的创新。其次,尽管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创新成果碎片化、产业链不完善、服务业开放程度不高、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限等问题。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破除制约我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实施的针对性;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在自贸区内打造鲜明产业布局;对标国际高标准,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剑波 任香
2013年,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挂牌,几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了东中西三大区域,统筹陆海形成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向高开放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深化发展提供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由贸易港 深化 方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文慧 钞小静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的重要载体,对促进高质量出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出口技术复杂度视角出发,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中国高质量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可以显著推进中国高质量出口,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考虑其他干扰因素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主要通过聚集高端要素、优化产业链布局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三种渠道推进中国高质量出口。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推进作用在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的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本研究为持续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试点范围、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建民 丁烨
文章从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两方面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出境旅游购物消费过高,是造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上海自贸区建设将在旅游消费、国际商务旅游和国际会展发展以及旅游企业对外开放三方面产生溢出效应,推进旅游产品、体制机制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创新,对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旅游服务贸易 竞争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戚桂杰 谷祖莎
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系统集成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可以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上海、北京等自贸试验区出台众多数字贸易政策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具备了良好的数字贸易发展基础。数字贸易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国际合作、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可以有效助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基于当前自贸试验区数字贸易发展中存在的数据价值发挥不充分、知识产权规则尚未完善、市场准入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等问题,应循序探索合理的数据流动模式、完善知识产权相关规则、加快数字贸易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负面清单制度改革、提升数字人才素养、完善数字贸易统计测度标准、激发数字贸易创新活力,促进自贸试验区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数字贸易 制度创新 发展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吕越 于喆宁 李天宇
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数字贸易为引领,有利于自贸试验区加大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压力测试,加快对标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扩大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有利于充分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拓宽贸易渠道,为企业参与贸易活动提供更多契机;有利于推动自贸试验区企业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价值链提质升级,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推进自贸试验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联通发展,缩小各自贸试验区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数字贸易为引领,是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自贸试验区仍存在的制度创新系统性不足,数字贸易方面负面清单较长,数据跨境流动受上位法限制且技术和平台支撑不足,以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尚不成熟等短板,自贸试验区应战略性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完善数字贸易负面清单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整合限制性措施;协助建立重要数据目录,增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自贸试验区数据跨境自由流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融入全球数字贸易治理体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冠凤 郭羽诞
融资租赁开创了"资产信用"这一新金融理念,具有集金融、贸易、服务为一体的全新金融功能特点。融资租赁有一个特殊功能—规避功能,可以绕过有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和贸易壁垒,成为促进一个国家资本输出的重要方式。随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融资租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融资租赁 金融创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亚波 杨荣海
离岸贸易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近二十年以来,得到了极为快速地发展。离岸贸易主要集中于具有优惠税收政策、低廉运输成本、稳定贸易环境的区域或城市,世界上许多港口城市都通过离岸贸易实现了贸易增长的结构性转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正式挂牌,它成为了中国境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贸区的建立为发展离岸贸易创造了一个重大的契机。在上海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若尘 余典范 翟青 王丹 牛志勇
本文从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诉求出发,分析了行政审批、投资限制、金融管制等因素对上海总部经济的掣肘,讨论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机制、政策创新对化解上述障碍的作用。在借鉴新加坡与中国香港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建立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减少行政干预、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金融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完善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上海总部经济联动机制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总部经济 制度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霞 葛倩倩 卢超
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深化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制度创新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直接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且该经济高质量增长效应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时间正相关;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激励制度创新,从而间接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沿海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其制度创新效果主要表现为提高了产品市场发育水平,而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效果主要表现为提高了要素市场发育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永胜 崔日明 李丹
文章从就业结构角度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政策效应,基于2003~2019年中国23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自贸区设立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自贸区设立对制造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显著增加了所在城市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并降低了制造业就业比重,由此促进了就业结构升级。机制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能够通过劳动力流动、产业升级和金融发展改变所在城市的就业结构。自贸区设立显著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降低非高技术制造业就业比重,但对非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同时,沿海城市设立自贸区能显著增加服务业就业比重并降低制造业就业比重,而内陆城市设立自贸区的就业效应不显著。空间效应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会显著减少邻近城市服务业就业比重,产生虹吸效应。文章结论对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区域就业的引导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