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54)
- 2023(2526)
- 2022(2161)
- 2021(1995)
- 2020(1544)
- 2019(3816)
- 2018(3755)
- 2017(7280)
- 2016(3397)
- 2015(3976)
- 2014(4269)
- 2013(4102)
- 2012(3708)
- 2011(3552)
- 2010(3709)
- 2009(3576)
- 2008(3870)
- 2007(3440)
- 2006(3157)
- 2005(3061)
- 学科
- 济(18239)
- 经济(18216)
- 贸(16719)
- 贸易(16712)
- 易(16220)
- 管理(11796)
- 业(10741)
- 企(10343)
- 企业(10343)
- 方法(8876)
- 数学(6312)
- 数学方法(6256)
- 出(5596)
- 理论(5336)
- 口(5234)
- 出口(5233)
- 出口贸易(5233)
- 关系(5156)
- 业经(4289)
- 学(3977)
- 国际(3868)
- 供销(3792)
- 销(3792)
- 农(3715)
- 中国(3595)
- 贸易关系(3530)
- 财(3456)
- 概况(3218)
- 进出(3184)
- 进出口(3184)
- 机构
- 学院(61041)
- 大学(60920)
- 济(31221)
- 经济(30769)
- 管理(22443)
- 理学(19474)
- 理学院(19306)
- 管理学(19082)
- 管理学院(18987)
- 研究(18680)
- 中国(13703)
- 财(13154)
- 京(11961)
- 财经(10882)
- 经济学(10658)
- 贸(10128)
- 经(9770)
- 经济学院(9691)
- 科学(9035)
- 所(8697)
- 江(8466)
- 财经大学(8033)
- 研究所(7757)
- 范(7545)
- 师范(7518)
- 商学(7466)
- 中心(7425)
- 北京(7418)
- 商学院(7389)
- 州(6980)
- 基金
- 项目(34957)
- 科学(27557)
- 研究(27334)
- 基金(26157)
- 家(21983)
- 国家(21816)
- 科学基金(18646)
- 社会(18292)
- 社会科(17382)
- 社会科学(17379)
- 基金项目(13087)
- 教育(12565)
- 省(12427)
- 编号(11312)
- 资助(11132)
- 自然(10814)
- 自然科(10563)
- 自然科学(10561)
- 自然科学基金(10383)
- 划(10192)
- 成果(9298)
- 部(8433)
- 重点(7846)
- 国家社会(7782)
- 教育部(7739)
- 人文(7602)
- 发(7577)
- 中国(7499)
- 课题(7392)
- 社科(7347)
共检索到91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长春 刘妮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对反倾销的合理性一直存在着争论。一些观点认为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与自由贸易政策相悖而行。但事实上,国际社会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并不排斥对贸易的合法或合理保护,而是在消除多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注重对进口国的适当保护。本文从倾销的本质与危害出发论证了反倾销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驳斥了反倾销与自由贸易相悖而行的观点。证明了反倾销措施是维护正常、公平的国际竞争秩序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手段,是保证国际公平自由贸易的安全阀,是自由贸易真正得以实现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
自由贸易 倾销 反倾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仕辉 谢雨池 邓莹莹
对印度反倾销申诉样本构成、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被诉中国、中国台湾和欧盟的影响较大。实证分析发现印度反倾销申诉对被诉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尽相同。但征收关税和实施反倾销措施都会导致被诉方涉案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减少,即均存在贸易破坏效应,比较关税与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发现反倾销措施对印度进口贸易的限制作用均远大于关税,表明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印度替代传统关税控制进口的贸易政策。同时,印度反倾销措施还对被诉方出口具有贸易转移效应,使被诉方出口市场丧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丹
文章在对中国对外反倾销的产业与国别分析的基础上,收集2002年~2009年中国对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HS三大类产品的反倾销数据,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关税削减条件下中国对外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自由化 贸易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俊妍 孙倩
本文引入Finger和Murray(1993)提出的反倾销强度指数(anti-dumping index,ADI),运用1995—2012年中国和世界的反倾销案件数及进出口贸易额,对中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强度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说明了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给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带来的影响。本文发现我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强度与出口贸易总额因果关系明显,遭遇反倾销强度与出口总额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遭遇反倾销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本文更进一步基于Lall(2000)技术含量的分类方法分析了遭遇反倾销和对...
关键词:
遭遇反倾销 对外反倾销 出口品技术含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二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宗宪 向洪金
本文首先对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贸易转向效应、贸易偏转效应和贸易抑制效应的概念及基本含义进行了说明,并分别构建了两个Ber-trand寡占竞争模型对前三种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通过理论推导及分析表明,反倾销措施具有负的贸易破坏效应、正的贸易转向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然后利用2002~2007年欧美国家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案例8位和10位税则号涉案产品的月度数据,考察了欧盟和美国对华反倾销过程中不同阶段贸易破坏效应、贸易转向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的存在和大小。结果表明,对华反倾销措施不仅导致了指控国从中国的涉案产品进口量减少,以及从韩国、印度等竞争国同类产品的进口量增加,而且促使中国涉案产品向第三方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珏
中国的迅速崛起以及由此而将可能带来的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冲击,招致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部的束缚和阻碍。一直以来,反倾销都被当作一种“打击不合理价格歧视”的合法手段而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和接受,WTO也允许以反倾销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生产企业的利益。但随着反倾销案件的与日俱增,综观众多的反倾销立法,反倾销措施的合法性应当受到质疑。
关键词:
市场经济地位 反倾销 新型贸易壁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骆祚炎
在经济学中,倾销被定义为价格歧视或差别价格政策,而反倾销是针对倾销提出的调查、起诉和制裁。倾销在重商主义时代的欧洲已经发生,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已有记录。从此,倾销问题一直存在于国际贸易中,并伴随工业化进程而不断膨胀。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罗霄
WTO成立以来,欧盟是世界上对国外进口产品使用反倾销手段最多的地区之一,欧盟对外贸易反倾销已经成为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从国际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欧盟近年来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得出欧盟对外贸易反倾销的发起主要与经济景气程度和区域产业结构有着密切关联,反倾销调查是欧盟各利益主体间博弈的均衡结果。
关键词:
欧盟 反倾销 动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本文针对反倾销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关系问题,运用GL指数和二元Logit模型研究发现,1995~2006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摩擦张力较大的20类涉案产品,其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比较小,且美方处于较大的贸易逆差失衡压力,这些成为引发美国对华不断发起反倾销贸易摩擦的实质原因。并且,从经验上否定了反倾销密集程度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是,美中双边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较低,且美国处于贸易逆差失衡的产品最容易招致美国对华反倾销行为。
关键词:
反倾销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鲍晓华
本文利用1997—2004年中国反倾销案例8位数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考察了反倾销措施引起的指控对象国和非指控对象国的贸易模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倾销行为贸易救济效果的证据。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反倾销措施对指控对象国的进口有明显的“贸易限制效应”;不仅征税案例,即使是无损害结案的反倾销指控仍然对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有重要影响,即反倾销具有“调查效应”;但是涉案产品可能在指控对象国和非指控对象国之间转移,这种“贸易转移效应”部分削弱了反倾销措施的保护效果;总体上看,反倾销仍然起到了救济本国产业的作用,因为无论是指控对象国还是非对象国的进口价格都会上升,从而控制了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总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帅 宋维明
在描述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国外对华反倾销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加工贸易与反倾销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构建方差分解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两者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反倾销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该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加工贸易出口对反倾销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从长期看,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同样会加剧国外对华反倾销。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反倾销 出口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晓玲 李斯琦
美国对华钢铁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作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者利用1995-2015年间美国对华钢铁产品的HS10涉案产品月度数据,利用OLS回归模型,引用申请前、申请后、初裁前、初裁后、终裁前、终裁后六个虚拟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终裁结果如何,只要美国政府做出肯定性初裁,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量都会减少;美国从墨西哥、印尼等竞争国进口同类涉案产品数量会增加;中国的涉案产品会增加向第三方市场的出口,且更多的是向发展中国家而非发达国家偏转。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今后中国钢铁产业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美国 钢铁产品 反倾销调查 贸易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尚庆梅
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原因探析 (一)由于现阶段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差别。众所周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70年代后期,其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多处于不景气状态,而中国则由于改革开放,始终保持着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与西方的外贸逆差增大,西方国家为保护其国内市场,振兴经济,刺激需求,力图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收缩或限制从中国的进口,寻求多种方式的贸易壁垒保护,最终酿成彼此间的反倾销摩擦。 (二)由于社会制度差异而产生的制度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以美为首西方国家对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