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8)
2023(14345)
2022(12074)
2021(11188)
2020(9283)
2019(21369)
2018(21422)
2017(41281)
2016(22508)
2015(25507)
2014(25795)
2013(25143)
2012(22703)
2011(20390)
2010(20352)
2009(18863)
2008(18463)
2007(16256)
2006(14500)
2005(13115)
作者
(64310)
(53521)
(52938)
(50552)
(34050)
(25515)
(24208)
(20883)
(20259)
(19027)
(18207)
(18044)
(17106)
(16855)
(16430)
(16393)
(15911)
(15896)
(15322)
(15205)
(13208)
(13107)
(12793)
(12137)
(11885)
(11850)
(11807)
(11794)
(10700)
(10418)
学科
(88735)
经济(88604)
管理(68286)
(62874)
(53149)
企业(53149)
方法(38507)
数学(32372)
数学方法(32003)
中国(24704)
(24602)
(24302)
(23872)
贸易(23858)
(23130)
业经(21680)
(20667)
地方(18687)
(18408)
农业(15754)
理论(15577)
(15285)
财务(15210)
财务管理(15179)
(14779)
企业财务(14298)
(14166)
(14122)
环境(14108)
银行(14082)
机构
大学(322617)
学院(319811)
(128913)
经济(126104)
管理(126007)
理学(108864)
理学院(107680)
研究(106818)
管理学(105911)
管理学院(105335)
中国(78023)
(68689)
科学(64289)
(60426)
(52764)
(48370)
财经(47974)
研究所(47777)
中心(47276)
(46949)
业大(46106)
(43458)
北京(43225)
(42453)
师范(42103)
(39089)
经济学(38669)
(38061)
农业(37713)
财经大学(35629)
基金
项目(217025)
科学(170542)
研究(162098)
基金(157077)
(135619)
国家(134496)
科学基金(115626)
社会(102042)
社会科(96631)
社会科学(96610)
(84146)
基金项目(83431)
教育(74059)
自然(73806)
自然科(72033)
自然科学(72019)
自然科学基金(70695)
(70494)
编号(66894)
资助(63911)
成果(55216)
重点(48240)
(48136)
(45928)
课题(45928)
(44972)
(42712)
创新(41986)
教育部(41686)
国家社会(41680)
期刊
(143149)
经济(143149)
研究(97761)
中国(60639)
学报(48952)
管理(47044)
(45988)
(45346)
科学(44834)
大学(37790)
教育(37468)
学学(35303)
农业(31274)
(27426)
金融(27426)
技术(26953)
业经(23559)
财经(23325)
经济研究(22914)
问题(20188)
(19830)
(18469)
图书(16849)
国际(15838)
理论(15831)
(15615)
科技(15123)
现代(14843)
(14587)
实践(14475)
共检索到472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旋  吴兴光  
争端解决机制是建设自由贸易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保障港内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有利于自由贸易港的持续健康发展。单一诉讼模式、多元调整模式、协调中心模式等均是国际上比较常见的争端解决方式,通常情况下,构建自由贸易港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应充分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法律因素。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自由贸易先行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逐步形成了比较多元、效率相对较高的争端解决机制。应采取完善调解和仲裁相结合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争端解决机制、将中国价值追求融入争端解决机制等措施,促进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迈上新台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霞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是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中国和东盟全面的经济贸易合作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该文件在沿袭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创设了富有自己特色的争端解决机制,本文拟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调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及其常设机构等方面入手,探索如何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真正实现《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提供法律保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凯杰  
自由贸易港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高级阶段,推动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变对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意义重大,既可以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够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中国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的转变仍然面临着开放程度不高、与全球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有差距、各种体制机制创新不充分,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挑战。未来可以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设定对接全球高水平标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加强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自贸区结合区域实际向自由贸易港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萃  纪文华  
近年来,区域贸易协议蓬勃发展,越来越多WTO成员投入到各种区域贸易协议之中。截至2010年5月,WTO的153个成员中只有蒙古尚未加入任何RTA。中国政府以"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作为对这一当前国际贸易体制现状的明确回应。文章立足于分析区域贸易协议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对区域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和实效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考察,分析了区域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与实效之间所存在的现实反差。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该反差形成的深层次缘由,最后针对中国区域贸易协议框架下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笑笑  于夕媛  刘晓航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说明中国从国际社会上的积极学习者和参与者变身为主导者,展现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应有的姿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实施,相关区域的贸易争端与争议层出不穷,较为严重地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一带一路"倡议已然不只是经济问题,现如今更为突出的表现为法律问题。因此面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争端和争议,我们急需构建一个能为沿线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能够切实解决贸易争端和贸易争议问题的法律保障机制。由于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构建"一带一路"贸易争端和贸易争议解决机制是任重而道远的。文章立足于贸易争端与贸易争议的不同概念,区分二者的不同解决方式,对构建"一带一路"贸易争端与贸易争议解决机制进行并列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强永昌  权家敏  
本文对单边、双边、区域、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及其选择的文献加以全面梳理,并且指出每种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之处,在对各种争端解决机制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得出政治、经济等因素会影响各种争端解决机制选择的结论。现有的研究对于中国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选择的系统性理论分析不足,实证研究欠缺,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梅   闫珍丽   徐灿宇  
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探讨作为制度创新“试验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如何优化供应链配置进而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外生冲击事件,以200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区域内企业供应链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显著降低了供应链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以及供应链整体集中度,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机制检验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增强了辖域内微观主体的竞争效应,具体表现为加剧企业风险、减少转换成本及降低进入壁垒,从而推动企业建立多元化供应商和客户关系,提升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分析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供应链配置多元化的推动作用在沿海地区、高科技行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文章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经济后果拓展至供应链层面,为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梅   闫珍丽   徐灿宇  
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探讨作为制度创新“试验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如何优化供应链配置进而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外生冲击事件,以200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区域内企业供应链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显著降低了供应链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以及供应链整体集中度,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机制检验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增强了辖域内微观主体的竞争效应,具体表现为加剧企业风险、减少转换成本及降低进入壁垒,从而推动企业建立多元化供应商和客户关系,提升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分析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供应链配置多元化的推动作用在沿海地区、高科技行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文章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经济后果拓展至供应链层面,为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都亳  
在过去的十年中,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应用非常广泛,与自由贸易协定(FTA)项下极少数的国家间争端解决情况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考察在2007~2016年间由同是WTO成员及FTA成员提请到WTO解决的争端可见,WTO争端解决的真正魅力不在于授权报复,而在于之前的裁决过程。裁决作为报复的一种替代方式,它的影响力是由声誉损害和国家集体压力带来的。近期FTA争端解决案件较少的原因,除了由于某些FTA适用范围和程序规则存在的问题外,缺少WTO中争端解决的集体推动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缺少集体压力或集体压力无效的情况下(双边和小型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常见情况),裁决就成为一种欠有力的救济措施,而即时贸易报复则成为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运成  
"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涉及的国家、地区、贸易商以及事项众多,各个相关主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各相关主体在贸易便利化过程中产生争端不可避免,但是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不适应"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争端解决的需要,亟需完善。建立健全"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争端解决机制,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和公平正义的理念,选择合理的模式,还应从强化争端解决机制的适应性、强化争端解决机制的衔接和争端解决结果一致性的保障、强化争端解决裁判的执行、建立争端解决援助制度等方面完善具体制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曹胜新  梁军  
科学合理的税费制度对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行将启动的简并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费,以及已经启动的在货物和服务零售环节征收销售税的税制改革是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税制设计目标的重要举措。海南自由贸易港销售税宜采取"窄税基、高税率"的设计思路。销售税征收宜根据不同应税商品的交易特点,采取相应的征管措施。税务及其他相关部门还可利用"信用管税"的手段引导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并全面和准确地保存纳税人的收支情况和纳税信用记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薇  
作为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具有服务现代化全局的意义和需要得到财税体制优化配套支持的主客观依据。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财税制度改革和政策设计,有效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其他配套条件的建设,以期推动建立高水平、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自由贸易港政策体系。为此,本文提出在积极发挥财政的基础支撑作用,服务和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区)新一轮战略部署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中央财政优化制度支持、海南优化地方税费体系、相关重点配套改革形成有效支撑等支持重点和方式。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悦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助推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潮奔涌而来,昭示其在深化自由贸易港法律制度变革领域的历史使命。临时仲裁制度即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呼之欲出,契合灵活性、多样化、自主性和便利性的自由贸易港争端解决诉求。临时仲裁系舶来品,但在国外已盛行百年,其为中国自贸试验区提供了有益借鉴。由此,《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规则》率先予以移植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自由贸易港的引入提供了实践经验参照;《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也为如何保障其顺利运行提供了方向参考。尽管如此,临时仲裁制度引入自由贸易港仍面临诸多挑战:立法形式如何选择才得以契合自由贸易港"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地位,仲裁与司法机构的介入尺度若出现纰漏将削弱临时仲裁高效便捷的优势,高素质临时仲裁员亦存在缺口等。对此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参考自贸试验区立法形式在自由贸易港内以特殊立法授权实现临时制度的"有法可依",将仲裁与司法机构定位为服务者,并通过免签、追责等机制保证临时仲裁员数量与质量,藉此填补自由贸易港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的罅隙。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释文  程健  
自由贸易港是"十九大"提出的新的对外开放模式,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是为了配合中国继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掌握全球自由贸易主导权的重大举措,是新常态下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区既有着制度设计上的相似性、相关性,也存在着功能定位上的显著差异。目前,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同世界上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之间在货物贸易便利程度、人员流通和金融发展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任重道远。因此,要与时俱进,在借鉴他国他港传统做法与模式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改革自主权,同时制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