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4)
2023(16315)
2022(14102)
2021(13335)
2020(11179)
2019(26186)
2018(25572)
2017(49165)
2016(26199)
2015(29656)
2014(29139)
2013(28701)
2012(26273)
2011(23638)
2010(23177)
2009(21143)
2008(20483)
2007(17326)
2006(14943)
2005(12995)
作者
(72533)
(60594)
(59809)
(57112)
(38497)
(28743)
(27483)
(23846)
(23022)
(21190)
(20563)
(20381)
(18901)
(18898)
(18707)
(18276)
(17975)
(17752)
(17322)
(17189)
(14801)
(14704)
(14449)
(13700)
(13448)
(13409)
(13192)
(12912)
(12042)
(11790)
学科
(108913)
经济(108800)
管理(73987)
(69937)
(57320)
企业(57320)
方法(54535)
数学(48032)
数学方法(47470)
中国(29605)
(27875)
(27781)
贸易(27766)
(26974)
(26725)
业经(22959)
(20525)
地方(20145)
农业(18556)
(18004)
(16983)
财务(16912)
财务管理(16877)
理论(16690)
(16255)
技术(16246)
环境(16216)
企业财务(15940)
(15589)
银行(15555)
机构
大学(370862)
学院(366981)
(156412)
经济(153539)
管理(148495)
理学(130079)
理学院(128765)
管理学(126547)
管理学院(125908)
研究(122104)
中国(91756)
(77953)
科学(72952)
(68402)
(58845)
财经(56385)
中心(55201)
研究所(53997)
(53901)
业大(52894)
(51664)
(49565)
北京(49181)
经济学(48266)
(46654)
师范(46252)
(44950)
经济学院(43767)
财经大学(42394)
农业(42171)
基金
项目(257793)
科学(204038)
基金(190252)
研究(189017)
(165340)
国家(164052)
科学基金(141918)
社会(121272)
社会科(115177)
社会科学(115150)
基金项目(100201)
(96975)
自然(91732)
自然科(89676)
自然科学(89655)
自然科学基金(88060)
教育(86497)
(82304)
资助(79432)
编号(76106)
成果(60903)
(58087)
重点(57221)
(54108)
(53456)
课题(51180)
国家社会(51045)
教育部(50508)
创新(49919)
科研(49524)
期刊
(157645)
经济(157645)
研究(106958)
中国(62259)
学报(55260)
管理(52791)
科学(51711)
(50298)
(47624)
大学(43163)
学学(40469)
教育(36535)
农业(33662)
技术(31518)
(29345)
金融(29345)
经济研究(27380)
财经(26959)
业经(25014)
(23040)
(22315)
问题(21709)
图书(19072)
国际(18800)
(17867)
统计(17630)
技术经济(17534)
理论(17344)
世界(16629)
科技(16619)
共检索到522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叶修群  
我国自由贸易园区(FTZ)的区位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为研究样本,利用199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保税区的区位选择倾向于经济成熟的发达地区,而出口加工区更倾向于经济欠发达的新兴地区;市场规模、市场开放以及工业化对出口加工区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对设立出口加工区具有显著的引领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加快了东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且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经济收敛速度的正向作用存在互补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叶修群  
采用1993~2013年28省市面板数据,利用投资引力模型分析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研究表明: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明显,但总体呈弱化趋势;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显著为正,中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为负;各区域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弱化、中部地区为强化、西部地区则是先强化后弱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芳  刘德学  
运输成本所体现的地理距离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重新被重视。"相似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的贸易量会更大。边界的存在使国际贸易受到关税的阻碍,各国希望通过FTA甚至更高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来抹平边界的作用。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解析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影响的显著性,以从中窥探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点及战略选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聂爱云  陆长平  
稳定和提升我国进出口贸易成为金融危机后的焦点问题。本文研究了OFDI和市场分割推动国际贸易的机制与效应,研究发现:OFDI具有显著的贸易带动效应,市场分割促进了国际贸易,并且市场分割与OFDI对国际贸易的促增效应具有替代性。OFDI的贸易效应主要通过其对本土企业的逆向技术溢出、带动母公司设备输出以及便利化母国企业出口等方面实现,而市场分割则通过扭曲本地市场的交易成本间接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市场分割的贸易效应是以牺牲本地市场的规模经济为代价的,减少市场分割将提升OFDI的贸易带动效应。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宏  
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在扩大贸易开放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基于2007~2017年1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了各城市自贸区设立的环境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自贸区建设发挥了显著的碳减排作用,较自贸区设立以前,设立后平均能够降低7.2%的碳排放增长率,且这一效应在叠加政策考察、反事实检验、控制金融危机影响、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2)通过中介效应发现,自贸区设立通过规模效应、结构升级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综合作用使碳排放增长得到有效缓解,且四种效应对环境均产生了正面影响;(3)基于区域异质性,本文发现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设立自贸区片区能够显著减缓碳排放增长,而在长三角地区设立自贸区片区虽然同样减缓了碳排放增长,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于内陆地区而言,自贸区片区建立对碳排放增长率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4)常住人口规模达到500万的城市对碳排放能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于常住人口不足500万的城市而言并不显著。因此,在自贸区发展中,应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结构升级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以及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同时要因地制宜地推动自贸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修群  郭晓合  
笔者利用2000年~2012年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4省市分国别对外贸易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显著,其中,出口贸易效应呈强化趋势,而进口贸易效应变化不明显;自由贸易园区促进了南-南贸易和南-北贸易,但对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促进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平  姜丽  
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技术创新产生什么影响?本文将中间品进口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归结为贸易自由化激励效应、研发资本效应和人力资本激励效应,并借助国际R&D溢出模型,将贸易自由化纳入模型中,运用我国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相关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对我国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间品进口每增加10%,中国技术创新提高1.6%;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每增加10%,中国技术创新将提高0.3%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汪占熬  
本文运用内生化处理方法及倍差法分行业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各国倾向于同那些要素禀赋类似且支出结构互补的国家组建自贸区协定,并且,自贸区协定的签订促进了成员国产业间贸易的发展。这些结果预示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一体化组织的深入发展将面临较大的不对称需求冲击风险,需要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出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方  曹情  
随着技术的进步,知识产权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竞争力之一。本文计算了全国31个省份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利用2001~2014年全国各省的出口贸易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两种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有显著促进的作用,但强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果明显不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书  
利用全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出口对中国的就业有正的影响,出口依存度每增长10%,会带动就业增长0.35%;进口对中国的就业有负的影响,进口依存度每增长10%,就业会减少0.19%。经济增长对扩大就业有重要影响,但资本存量对就业没有明显影响。阐述了实证发现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成喜玲  刘凇延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个国家、地区采取了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与措施。为了研究不同区域内环境规制对贸易的影响情况,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三大自由贸易区,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对2002-2016年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欧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环境规制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出口国的环境规制能够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中国应该更多地参与和倡导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积极地实践新型的"南北型"自由贸易区合作形式,并努力完善环境规制与协调机制,为自贸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秋敏  邱志萍  刘雪莲  
基于2004-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外贸依存度和净出口额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外贸依存度和净出口额与商贸流通业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与我国长期出口导向型战略和内外贸分割密不可分;相比于中西部省市,东部省市国际贸易显著抑制了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这主要是受到我国非对称的贸易空间格局和海运港口分布的影响;除了金融危机呈现负向抑制作用外,交通设施、城市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外商企业投资额均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蔼婷  刘波  
鉴于理论研究和经验证据无法为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贸易开放与非正规就业规模同步扩张的现象提供一致解释,文章利用2000-2012年省级数据,从全国、区域和时期多个维度就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考察。从全国来看,贸易开放显著扩大了非正规就业规模,并且进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大于出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从区域来看,内陆地区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劳动力的引致需求大于沿海地区。金融危机后,进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逐步小于出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失业率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作用也呈现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