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0)
2023(8145)
2022(6350)
2021(5451)
2020(4459)
2019(10333)
2018(10396)
2017(19632)
2016(9819)
2015(11472)
2014(11408)
2013(10978)
2012(9467)
2011(8396)
2010(8352)
2009(7859)
2008(7939)
2007(6769)
2006(6028)
2005(5762)
作者
(27064)
(22618)
(22525)
(21371)
(14416)
(10495)
(10472)
(8779)
(8548)
(8035)
(7694)
(7378)
(7208)
(7026)
(6975)
(6924)
(6855)
(6637)
(6601)
(6514)
(5685)
(5528)
(5396)
(5084)
(5068)
(5051)
(4939)
(4806)
(4542)
(4398)
学科
(42118)
经济(42084)
(32516)
管理(31197)
(24538)
企业(24538)
(19570)
贸易(19560)
(19005)
方法(15577)
中国(13880)
数学(12571)
数学方法(12469)
(12017)
业经(11686)
地方(10599)
(8341)
(8292)
关系(7792)
(7674)
供销(7672)
农业(7157)
理论(7140)
服务(7114)
产业(6993)
(6949)
(6888)
银行(6883)
工作(6874)
(6835)
机构
学院(140854)
大学(140781)
(61757)
经济(60507)
管理(55975)
理学(48077)
理学院(47663)
管理学(46968)
管理学院(46713)
研究(44904)
中国(33874)
(29007)
(25724)
科学(25092)
(21323)
(21020)
财经(20655)
中心(20638)
研究所(18897)
经济学(18886)
(18800)
(18692)
师范(18660)
(17982)
北京(17923)
业大(17518)
(17430)
经济学院(17041)
(16716)
(15952)
基金
项目(94724)
科学(75670)
研究(72713)
基金(69345)
(59119)
国家(58686)
科学基金(51426)
社会(48527)
社会科(45991)
社会科学(45980)
(36751)
基金项目(35814)
教育(32349)
自然(30895)
编号(30796)
自然科(30269)
自然科学(30263)
(29917)
自然科学基金(29736)
资助(27058)
成果(25169)
(21420)
重点(20872)
国家社会(20590)
(20320)
课题(20150)
(20074)
项目编号(19701)
创新(18751)
人文(18319)
期刊
(66923)
经济(66923)
研究(41070)
中国(28743)
管理(20968)
(18994)
学报(18133)
(16841)
科学(16486)
教育(15814)
大学(14475)
(13821)
图书(13197)
学学(13073)
经济研究(12813)
技术(12749)
业经(12669)
(12468)
金融(12468)
国际(12365)
农业(11607)
问题(10265)
财经(9613)
书馆(9545)
图书馆(9545)
商业(9035)
(8376)
世界(7343)
情报(7040)
(6869)
共检索到216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夏  张俊东  
文章聚焦深度FTA与价值链服务化的关系,以服务贸易国内规制为切入点,在单一FTA直接作用基础上考察了一国全球FTA网络地位对提升该国服务开放水平,继而促进双边价值链服务化的间接作用及内在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FTA的服务贸易条款深度将有力推动缔约双方与服务相关的价值链合作;另一方面,相较于国内服务增加值,以一国自身的FTA缔约数量、缔约质量、FTA伙伴国的平均缔约数量和质量分别刻画的FTA网络节点地位将显著提高其制造业出口内涵的外国服务增加值比重。同时,节点地位的促进效应针对不同的国家组合、服务分行业、国内服务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而且当贸易双方同属一个凝聚子群时,服务进口国网络地位的作用效果会更加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监管质量、治理效率对该国网络节点地位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对国内规制不完善或监管能力薄弱的国家而言,提高其在FTA网络中的地位更能倒逼其规制融合,加速推动服务开放。文章研究结论将为中国以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为抓手同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对中国深化服务开放,优化服务领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霞  李荣林  
本文采用2007—2019年DESTA的双边贸易协定数据库和ADB-MRIO投入产出表数据库,构建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中心度和结构洞指标,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均显著提升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在经过替换估计模型和核心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签署第二代贸易协定有助于从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效应中获得较多收益,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从其中获得较少收益。自由贸易协定网络通过技术扩散和制度改善促进了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本文研究结论为助推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探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路径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航  韩剑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深度贸易协定数据库,对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的贸易便利化与海关程序规则进行统计,实证检验贸易便利化规则深度对价值链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贸易网络扩大,欧盟在整个贸易便利化结构网络中稳居主导地位,中国、韩国等节点的影响力逐年提升,美国、智利等节点的度中心度有所下降。这些缔约方在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的贸易便利化规则深度越高,越能促进价值链贸易发展,且对中间品贸易的影响弹性显著高于最终品贸易。在六项代表性贸易便利化规则中,单一窗口、经认证经营者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通过机制检验发现,贸易便利化规则对价值链贸易的促进作用受到成员国之间制度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约束。但若成员国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贸易便利化规则会放大其贸易效应。研究表明,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与周边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规制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对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志远   陈鸣  
厘清当前国际分工下的价值链是具有全球性特征还是更具区域性特征,这是探究当前国际分工构成以及未来分工发展等根本性贸易问题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利用CEPII双边贸易流量数据库,测算产品的平均进口距离用于衡量1995—2014年间价值链生产在全球性特征上的变化,并与Eaton和Kortum(2002)框架下构造的理想“全球价值链”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研究显示,1995—2014年间“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极为有限,平均进口距离只增长了约300千米,距离理想的“全球价值链”下的进口距离差距很大,特别是中间品贸易的进口距离较短,说明价值链分工仍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特征。在价值链呈区域性特征的背景下,各国更倾向于达成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以支持区域性的价值链生产,即一国价值链的区域性越强,则该国签订的贸易协定区域性倾向就越强。该效应体现为一国中间品进口距离增加100千米,则该国与其贸易协定伙伴国的平均距离就增加约389千米。文章揭示了当前价值链分工的区域性特征,部分解释了近年来多边贸易协定推进困难的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文霞  
本文基于DESTA数据库的贸易协定数据,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地位对数字贸易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异质性方面,“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受到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地位的促进作用最大,“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受到的促进作用最小。中国在数字贸易发展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对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地位较高的经济体较为依赖,细分产品来看,中国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费用”等数字服务进口多来自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地位较高的国家,且网络地位越高,中国进口自这些经济体的电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越多。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背景下,如何促进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剑  王灿  
价值链分工模式不仅重塑了世界贸易新格局,也对传统贸易规则提出了严峻挑战,签署FTA成为各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并追求更高水平贸易规则的主要途径。本文考察深度FTA对各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根据WIOD最新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41个国家(地区) 2005—2014年的GVC参与程度、GVC参与长度及GVC位置指数,对总体样本、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分别进行回归,并重点考察FTA深度条款的具体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一国签署的FTA数量对其全球价值链嵌入没有影响,而FTA深度能够有效促进一国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并提升价值链上游度水平,此效应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显著;具体条款方面,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条款是保障一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的关键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金龙  崔攀越  倪中新  
本文基于1995—2014年全球108个经济体(1)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研究了自由贸易协定对成员经济波动的效应、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协定显著抑制了成员的经济波动,且在考虑了内生性偏误和异质性并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自由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不同类型条款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最后,机制分析表明,自由贸易协定通过提高成员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抑制了成员的经济波动。本文结论为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通过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顶  龚同  
近三十年间,区域贸易协定和全球价值链经历了较快的发展,二者呈现出共生发展的态势。区域贸易协定构成区域主义的现实基础,而全球价值链作为经济全球化核心架构属于多边主义取得进展的成果。作为全球化力量的集中体现,全球价值链正在重塑区域主义,并在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之间进行协调。从发展趋势上看,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呈现出网络化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结构依赖性,然而,现有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文献尚没有充分地考虑上述特征。为了从网络视角考察全球价值链发展对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形成的影响机制,文章构建了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并建立了包含经济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指数随机图模型,注重研究网络结构依赖和复杂网络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传递闭合性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网络现有关联主导着区域贸易协定网络的形成。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会影响其加入区域贸易协定网络的选择,全球价值链下游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倾向于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双边增加值关联的增加会促进经济体间建立区域贸易协定关系,而双边生产长度的增加会降低经济体间建立贸易协定的概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志宙   王岚   刘依茼  
当前国际分工出现逆全球化、服务化与交叉化等新趋势,赋予了区域贸易协定(RTA)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关联的新机制。本文基于国际分工的新特点,首次从“中心-外围”价值链网络结构视角探讨了RTA对制造业价值链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签订RTA以及条款深化通过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联动,促进价值链分工交叉化,显著深化制造业价值链关联。更重要的是,RTA通过价值链分工交叉化,影响了位于不同网络结构位置的国家间国际分工模式的演进。且该效果存在梯度差异,RTA能够打破原有中心国家的路径依赖和长期占据国际分工高位的藩篱,通过增强外围国家的后发优势,为其融入国际分工提供更多机遇。拓展性分析表明,“中心-外围型”RTA、多边协定和区域内协定有更强的促进效应;此外,RTA效应的有效发挥依赖于政府和履约方效率等缔约环境,RTA结构的“轴辐效应”则会限制其效果;在经济下行时期,RTA能发挥贸易稳定器的作用,更大程度地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关联,维护产业链安全和稳定。本文为理解RTA如何影响双边价值链关系和国际分工网络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崔志伟  高丽君  
当今国际经济趋势表明,包含投资规范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bilateral Ftas)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通过假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包含着无限制对外直接投资规范,基于Goyal和Joshi(2006)[1],本文构建了相应Fta网络形成博弈模型。本文发现:(1)星状Fta网络是两两稳定的;(2)从空Fta网络到星状Fta网络存在一条个体国家福利和世界福利都严格改善的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晓华   陈九安  
基于2002—2018年中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中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条款文本,考察了FTA中TBT合作对中国与FTA成员国间双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研究表明:FTA中TBT合作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高技术溢出两个渠道促进了中国与FTA成员国间的双边价值链关联,该促进作用在制造业、发展中成员国、简单价值链关联中更加显著。拓展分析发现,FTA成员国和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差距抑制了FTA中TBT合作对双边价值链关联的促进作用。推进与CPTPP等高水平FTA的TBT合作,妥善处理FTA中TBT合作的知识产权问题,聚焦制造业等重点贸易领域开展TBT标准的国际合作等,有助于促进中国与FTA成员国间的双边价值链关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强  武亮  
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调整导向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建设起步较晚,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已经使中国在东亚取得先机。在此种情况下,美国在东盟、中东及中亚国家的渗透合作,与中国形成竞争局面。中国应加快与新加坡、日本、韩国及印度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贸易磋商与谈判,以加强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郝夏珍   宋跃刚  
本文基于OECD—ICIOT投入产出表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测算了中国不同贸易方式下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长度指标,并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长度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可以显著推动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长度延伸,但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所属地区与缔约方制度质量不同存在差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可以通过服务贸易成本、企业生产率与制造业服务化作用于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长度。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全球价值链韧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跃刚   王紫琪  
深化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是促进双边经贸合作、破解多边贸易体制的内在治理结构失衡局面、推动多重利益诉求下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2000—2020年OECD-ICIO数据库、TiVA数据库、DESTA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检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并探究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效应与韧性提升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能够通过“贸易成本节约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效应”重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第二,在发展程度相近、同一大洲的缔约双方中,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阶段为中期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效果更为显著;第三,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不仅实现了生产环节的再分配,且促进了地理分工格局的再分布,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向区域化演进;第四,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在重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过程中能够兼顾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本文不仅有效补充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领域的理论研究,且为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进而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皞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诞生既有可能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但也有可能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从市场准入和多边化角度,利用各国在GATS下的承诺与其在PTA中的最好承诺作比较,说明了《国际服务贸易协定》未来发展的四种取向,对其自由化和多边主义的发展可能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