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5)
2023(13654)
2022(11926)
2021(11121)
2020(9494)
2019(21705)
2018(21400)
2017(40727)
2016(21825)
2015(24106)
2014(23904)
2013(23708)
2012(21612)
2011(19451)
2010(19078)
2009(17394)
2008(17146)
2007(14653)
2006(12747)
2005(10784)
作者
(65711)
(54699)
(54099)
(51476)
(34617)
(26327)
(24591)
(21551)
(20679)
(19146)
(18450)
(18311)
(17323)
(17011)
(16797)
(16650)
(16552)
(16189)
(15686)
(15359)
(13908)
(13193)
(12887)
(12387)
(12151)
(12132)
(12023)
(11932)
(10927)
(10904)
学科
(85222)
经济(85129)
管理(62074)
(59354)
(48583)
企业(48583)
方法(41649)
数学(36095)
数学方法(35745)
(24529)
贸易(24517)
(23775)
(22615)
(22229)
中国(20167)
(19433)
业经(18060)
地方(17942)
农业(15432)
(15186)
财务(15123)
财务管理(15105)
企业财务(14309)
环境(14072)
理论(13888)
技术(13725)
(13135)
(13126)
(11696)
(11413)
机构
大学(313275)
学院(310504)
管理(123283)
(122974)
经济(120467)
理学(108065)
理学院(106885)
管理学(104893)
研究(104546)
管理学院(104387)
中国(74477)
科学(67987)
(65742)
(56434)
(53249)
(53093)
业大(52330)
研究所(49039)
中心(46418)
农业(44867)
财经(43912)
(42702)
北京(41193)
(40003)
(39170)
师范(38566)
(38442)
经济学(36041)
(35033)
经济学院(32952)
基金
项目(223176)
科学(172948)
基金(161663)
研究(156038)
(144050)
国家(142907)
科学基金(121163)
社会(96991)
社会科(92009)
社会科学(91983)
基金项目(87293)
(86581)
自然(82467)
自然科(80406)
自然科学(80378)
自然科学基金(78919)
(73720)
教育(70972)
资助(66179)
编号(62047)
重点(50098)
成果(48352)
(48348)
(46772)
(46351)
科研(43489)
创新(43312)
计划(42356)
课题(42280)
大学(41680)
期刊
(125172)
经济(125172)
研究(85939)
学报(56795)
中国(50680)
(49502)
科学(48971)
管理(43907)
大学(41689)
学学(39770)
(38797)
农业(34518)
教育(28439)
技术(25629)
(22244)
金融(22244)
经济研究(21022)
业经(20823)
财经(20294)
(18292)
(17960)
问题(17920)
(17216)
国际(16517)
科技(16433)
(15461)
业大(15191)
图书(14627)
技术经济(14326)
理论(14227)
共检索到434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蕊  敖译雯  李智轩  
自2013年首个自贸区设立以来,历经8年光景全国已分批次设立了21个自贸区,构建了立体型开放经济新格局。文章基于2009~2017年省级年度面板数据,将设立自贸区视作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自贸区设立的外商投资效应进行评估,并运用一系列拓展检验方法解决稳健性、选择性和内生性等问题以巩固基本检验的可信度。研究发现,自贸区通过营商环境磁吸效应、降低准入便利效应和产业集聚沉淀效应的调节作用,显著正向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水平。当营商环境越好、外资准入门槛越低、产业集聚程度越高时,自贸区对外商投资水平的正向影响越大。在全球疫情冲击的当下,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利用自贸区窗口"稳住外资基本盘"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未来自贸区的设立和发展提供了启示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清仪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中的重要环节,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建立了21个自贸区。本文采用2007-2019年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自贸区的设立对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确保了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自贸区的设立对城市外商直接投资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自贸区的设立对沿海城市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拉动作用略高于内陆城市;对非省会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外资利用水平的提高显著,对直辖市的外资利用水平存在不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存在政策倾轧现象。自贸区的设立通过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绿色创新的中介效应以及受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调节作用,进而影响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瑞栋  薄凡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国家试验田",深化国际投融资管理制度改革,扩大金融领域开放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准自然实验角度出发,基于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研究样本期内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区设立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自贸区设立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资本"引进来"和国内资本"走出去",国际资本双向流动效应明显;整体上,自贸区对ODI的影响效应大于FDI;具体而言,由于各自贸区改革的重点领域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自贸区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因此,应从完善金融监管、分类管理对外投资、深化金融创新以及与国内市场衔接等方面推进自贸区建设,维护国际资本平稳有序流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丹  许培源  
构建一个带有区域化特征的两国三区域自由资本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狭义自由贸易区的国内、国外的直接投资与产业区位转移效应;然后,放松模型在经济规模和贸易成本上的对称性假设,探讨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策略。研究发现:由于本地市场效应,上海自贸区建立会引发产业从国内外未实行自由贸易区的地区向上海自贸区转移,其程度取决于各区域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自由度;上海自贸区改革,短期内改革力度是关键,长期中风险控制是重点;在多个地区设立自贸区会引起区域间的福利竞争;在最早提交自贸区设立申请的城市中,依据不同情况,深圳、天津为相应的最佳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林  吕雅洁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大大降低了对外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种类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2001~2013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及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种类的影响。研究发现:签订区域贸易协定会大大降低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种类增加。这一结论在改变样本年份、两期DID等方案后依然稳健。本文从跨国区域合作视角拓展了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决策研究范围,为中国高质量实施区域自由贸易战略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玉洁   滕倩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中国深化改革、全方位构建对外开放格局的试验田。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该结果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与PSMDID等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化有信贷支持、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三条路径,且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融资困难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制度创新水平高的地区更显著。因此,要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挥制度创新的核心地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占熬  陈小倩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已经步入到"深度一体化"阶段,深入分析及度量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投资效应对此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文章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倍差法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生产转移效应进行了有效的计量估计。实证结果说明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对成员国FDI流入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力度较小,远远低于生产规模及消费规模等更为直接的因素,自贸区内部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并在进一步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惠惠  刘芳  王琛  郭江鹏  
详细分析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新自贸区)关于乳制品的关税协定条款及2004年以来的乳制品进口数据发现,中新自贸区建立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的影响是显著的,但中新自贸区效应并未完全释放,特殊保障措施到期后将对中国乳制品进口产生二次冲击。类比中新自贸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澳自贸区)建立初期对中国乳制品进口冲击有限。中新、中澳自贸区给中国奶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倒逼国内奶业发生很大改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雁玲  王庆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原瑞玲  田志宏  
关注自由贸易区(FTA)贸易效应的事后评估,尝试构建贸易效应测算和分解的完整分析框架,基于基础引力模型,从变量引入、贸易效应分解和模型应用3个角度探讨引力模型用于自贸区贸易效应测算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包含国家组、进口国和出口国年度的三维固定效应模型可以控制FTA的内生性;将FTA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扩展,可以逐年动态反映自贸区的贸易效应;基于简化假定,模型通过压缩维度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情形下的贸易效应,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宏苓  
本文以东盟国家和墨西哥参与自由贸易区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为例,揭示自由贸易区作用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学原理,以及自由贸易区共同的政策制度挑战跨国公司原有优势和改善成员国投资环境的可能与途径。本文的研究将给正在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启迪。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诗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外自贸区在设立背景与目的、选址、功能、监管政策、管理体制、运行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以外国自贸区的发展经验为启示,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为中国发展自贸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以其更好的合作效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流。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成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砚峰  
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背景的介绍,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立中国-东盟标准与质量协商委员会的建议,并指出以中国物流标准体系为基础,取东盟各国标准之长,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的最好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