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9)
2023(3150)
2022(2732)
2021(2612)
2020(2307)
2019(5400)
2018(5090)
2017(9436)
2016(4989)
2015(5799)
2014(5941)
2013(5768)
2012(5506)
2011(5093)
2010(5159)
2009(4864)
2008(4912)
2007(4202)
2006(3914)
2005(3668)
作者
(14845)
(12783)
(12654)
(11973)
(7959)
(6125)
(5833)
(4856)
(4782)
(4451)
(4362)
(4346)
(4141)
(4074)
(3925)
(3827)
(3826)
(3602)
(3543)
(3532)
(3154)
(3145)
(3073)
(2915)
(2840)
(2833)
(2771)
(2687)
(2633)
(2502)
学科
(20751)
经济(20697)
(16234)
贸易(16223)
(15712)
管理(11717)
(9854)
方法(7942)
(7361)
企业(7361)
地方(6798)
(6397)
数学(6287)
数学方法(6183)
(6090)
(5533)
(5440)
出口(5439)
出口贸易(5439)
关系(5394)
中国(5176)
(4898)
(4193)
业经(4050)
国际(3772)
(3770)
农业(3680)
贸易关系(3500)
(3413)
金融(3412)
机构
大学(75063)
学院(74639)
(33960)
经济(33383)
研究(28548)
管理(24495)
理学(20670)
理学院(20388)
中国(20316)
管理学(19994)
管理学院(19849)
科学(16841)
(15526)
(15058)
(14659)
研究所(13173)
(13039)
中心(12163)
财经(11627)
(11151)
业大(11044)
经济学(10928)
(10812)
(10422)
(10239)
(10205)
师范(10165)
农业(10135)
经济学院(9943)
北京(9932)
基金
项目(48793)
科学(36919)
研究(35417)
基金(34783)
(31172)
国家(30971)
科学基金(24802)
社会(22366)
社会科(21142)
社会科学(21140)
基金项目(18123)
(18102)
(15586)
自然(15517)
教育(15471)
自然科(15026)
自然科学(15019)
自然科学基金(14705)
资助(14355)
编号(14262)
成果(11878)
重点(11534)
(11003)
(10892)
课题(10074)
(9810)
(9610)
国家社会(9555)
科研(9415)
(9392)
期刊
(38813)
经济(38813)
研究(23561)
中国(15202)
学报(12435)
(12296)
科学(11170)
(10954)
(10648)
国际(9774)
大学(9465)
学学(9007)
管理(8698)
农业(7977)
经济研究(6995)
问题(6971)
(6530)
金融(6530)
教育(6485)
业经(6361)
财经(5759)
(5707)
贸易(5707)
(5017)
世界(4944)
国际贸易(4931)
(4925)
技术(4618)
商业(4080)
资源(4062)
共检索到119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林  郝敏  
自由贸易区的政策红利体现在其贸易促进红利、投资自由红利、产业升级红利、社会福利红利四个方面。早期的自由贸易区研究聚焦于关于贸易量、产量等量的"开放红利",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今后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考核应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应重点关注自由贸易区成立的依据,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整体性、关联性以及各项新制度之间的协调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原瑞玲  田志宏  
关注自由贸易区(FTA)贸易效应的事后评估,尝试构建贸易效应测算和分解的完整分析框架,基于基础引力模型,从变量引入、贸易效应分解和模型应用3个角度探讨引力模型用于自贸区贸易效应测算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包含国家组、进口国和出口国年度的三维固定效应模型可以控制FTA的内生性;将FTA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扩展,可以逐年动态反映自贸区的贸易效应;基于简化假定,模型通过压缩维度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情形下的贸易效应,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雁玲  王庆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丽军  
美、加、墨三国已于今年八月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从而产生了世界上又一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由贸易区.一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将推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生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潮流,同时又将推动这种潮流以更加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这主要是北美有美、加这两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一些发达与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萍  
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对内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对外仍保留各自独立的贸易政策,此机制既能体现“一国四席”的特殊关系,又符合WTO基本规则,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当然,建立两岸四地的自由贸易区会遇到的政治、经济、技术等障碍和困难,但法律问题是首要的,它是自由贸易区的制度保障。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和“政经分离”的原则,采取灵活的措施逐渐推进,制定好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协定和相关法律,修改与自由贸易区发展不相协调的法律,就能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扫清法律制度上的障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诗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外自贸区在设立背景与目的、选址、功能、监管政策、管理体制、运行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以外国自贸区的发展经验为启示,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为中国发展自贸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云华  
1992年1日27日—28日,第四次东盟政府首脑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此次首脑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经济合作问题,会议签署了《新加坡宣言》、《经济合作架构协定》和《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三个重要文件。这次会议的最主要收获是批准了于1991年10月举行的经济部长会议所作出的关于在15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并将其具体化。第四次东盟政府首脑会议是东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中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鸿  张相文  
现有成果较少从产业安全的视角研究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本文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自由贸易区下产业安全模型,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影响成员方产业安全的机制,提出产业安全视角下的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红强   沈文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制度约束。近期内东盟内部成员国与中国外贸具有趋同性。东盟成员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于中国在执行CAFTA的同时积极关注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合作路径提供了可能。借鉴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机制,加快与韩国、日本及印度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贸易磋商与谈判,建立CAFTA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将是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建学  
随着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正式启动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的进程。扩大投资领域的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从东盟国家的实际情况看,大多缺乏稳定的投资环境和规范的市场机制。为此,在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发现该区域内国际投资保护制度中的缺失,从而完善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环境和机制,这既是最终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提条件,也是防范包括政治风险在内的投资风险的必要手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群  
本文根据管理科学的原理,运用POSMEP法,对我国保税区的转型进行研究。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与改革作了客观回顾,在此背景下,论证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同时在指明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的具体步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贻志  
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就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达成协议,尽管协议的实施尚需一段时日,但这只是日程表的安排问题了。NAFTA 是拥有3.63亿消费人口,GNP 达6.2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联合体,它的建立将对世界经济成长和贸易格局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预期,本文试分析NAFTA 对美、加、墨经济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对东南亚地区又意味着什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杨立强  郑学党  
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内地与港澳、台湾分别签署了经济一体化协定,进而为两岸四地经济整合创造了条件,"中华自由贸易区"有可能从假设走向实践。分析表明,整体上四地经济一体化对各个经济体的影响是正面的,将促进经济和贸易的大幅增长。在此基础上,对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主要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作模式、内外部关系等具体设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乔林生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东盟与中国就 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是面对世界经济、政治形势 ,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东盟和日本却由于经济上的差距、政治方面的障碍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 ,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自由贸易。在新的形势下 ,日本将积极采取对策 ,与东盟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推进其东亚经济战略和政治大国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树林  王义源  张文涛  
全面构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不断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步伐。因此,文章根据中国自贸区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特点与不足,结合美国等国自贸区建设经验,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总体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