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09)
- 2023(20125)
- 2022(17441)
- 2021(16037)
- 2020(13536)
- 2019(30956)
- 2018(30441)
- 2017(58666)
- 2016(31740)
- 2015(35376)
- 2014(35080)
- 2013(34663)
- 2012(31724)
- 2011(28802)
- 2010(28736)
- 2009(26670)
- 2008(25909)
- 2007(22719)
- 2006(20098)
- 2005(17740)
- 学科
- 济(140113)
- 经济(139939)
- 管理(93530)
- 业(86597)
- 企(71565)
- 企业(71565)
- 方法(60785)
- 数学(53092)
- 数学方法(52490)
- 财(35375)
- 农(34363)
- 中国(32810)
- 学(29377)
- 地方(29001)
- 贸(28913)
- 贸易(28897)
- 业经(28891)
- 易(27971)
- 制(26526)
- 农业(23051)
- 务(21742)
- 财务(21662)
- 财务管理(21618)
- 环境(20698)
- 企业财务(20451)
- 理论(20067)
- 融(19960)
- 金融(19955)
- 银(19885)
- 银行(19811)
- 机构
- 大学(457339)
- 学院(454943)
- 济(192084)
- 经济(188298)
- 管理(175776)
- 研究(156393)
- 理学(152656)
- 理学院(150969)
- 管理学(148233)
- 管理学院(147427)
- 中国(114931)
- 科学(96086)
- 京(95848)
- 财(87859)
- 所(78856)
- 农(78275)
- 研究所(71896)
- 业大(70643)
- 财经(70445)
- 中心(69987)
- 江(66097)
- 经(64060)
- 农业(61577)
- 北京(59843)
- 经济学(59424)
- 院(56903)
- 范(56752)
- 师范(56076)
- 经济学院(53455)
- 州(52574)
- 基金
- 项目(313056)
- 科学(245266)
- 基金(228773)
- 研究(222234)
- 家(201800)
- 国家(200192)
- 科学基金(171054)
- 社会(142332)
- 社会科(135026)
- 社会科学(134992)
- 省(121086)
- 基金项目(120888)
- 自然(112697)
- 自然科(110039)
- 自然科学(110007)
- 自然科学基金(108052)
- 划(102341)
- 教育(101682)
- 资助(94938)
- 编号(87811)
- 成果(70489)
- 重点(70473)
- 部(69185)
- 发(66481)
- 创(64742)
- 创新(60654)
- 课题(60633)
- 科研(60347)
- 国家社会(59452)
- 教育部(59239)
- 期刊
- 济(208120)
- 经济(208120)
- 研究(133760)
- 中国(82436)
- 学报(77396)
- 农(70638)
- 科学(68286)
- 财(67664)
- 管理(64781)
- 大学(58512)
- 学学(55870)
- 农业(47879)
- 教育(41571)
- 融(39304)
- 金融(39304)
- 技术(38009)
- 财经(35242)
- 经济研究(34856)
- 业经(31981)
- 经(30262)
- 问题(27646)
- 业(24700)
- 贸(24516)
- 技术经济(22314)
- 版(21986)
- 科技(21613)
- 统计(21071)
- 国际(20802)
- 理论(20421)
- 商业(20121)
共检索到665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江艳 高志刚
文章通过静态的"贸易效应"、"福利效应"以及动态的"规模经济效应"、"投资效应"构建自贸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利用GTAP模型实证验证中巴自贸区建立的经济效应及能否促进双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发现:中巴自贸区的建立对双边的经济增长效应是非对称的,其中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效应高于巴基斯坦;更高市场准入条件能显著促进巴基斯坦的进出口效应及纺织业、建筑业的产出效应,有助于缓解中巴双边的贸易逆差;改变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两个参数设置时,经济效应的促进作用较降低关税壁垒更为显著。对此,提出中巴自贸区第二阶段深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第二阶段深化发展的关注点应从关税壁垒逐渐转向非关税壁垒,尤其是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二是中巴双边仍要重点关注两国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出口优势的产品;三是要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与自贸协定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经济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霞
在全球经济下滑及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贸区成立对各区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广东自贸区的成立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自贸区成立前后广州、深圳和珠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月度数据,对广东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霞
在全球经济下滑及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贸区成立对各区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广东自贸区的成立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自贸区成立前后广州、深圳和珠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月度数据,对广东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厚俊 王丹利
自由贸易区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贸易量扩大、贸易品种增多的传统观点和高技术产品贸易所带来的知识外溢的内生增长理论。本文试图探讨在当今世界,哪一因素是自由贸易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所组建的自由贸易区,前者是主要原因。而在技术水平相差较大的国家所组建的自由贸易区,则后者是主要原因。由此提出:高技术产品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得知识外溢难以在技术水平相近的国家间产生,自由贸易区应在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相差较大的国家间组建;同时各国应加强对商品贸易引致的技术转移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使得知识外溢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高技术产品 知识外溢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邢孝兵 雷颖飞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选取我国20个省市季度数据,以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4个自贸区为例,采用反事实分析法,通过对比自贸区政策实施前后地区经济反事实值与真实值差异,评估实施效果。结果发现,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的设立通过进出口以及投资等途径促进了各个省市GDP的增长,且其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这表明自贸区的设立促进了制度红利的释放,并且改革效应大于开放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刘清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速发展,东亚地区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论文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实证模拟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变化,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后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亚各成员国之间具有经济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力地改善东亚地区的社会福利,同时区域成员之间也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中国各个产业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应重点关注在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领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琳 李怀琪
本文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测量模型,对中国-新加坡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量并分析其结构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新加坡自贸区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新加坡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波动中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两国经贸合作日益深化;比较而言,自贸区的建立给新加坡带来了更大的出口创造效应,对非成员国的贸易转移效应相对较小;自贸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萍
随着全球范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日益受到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影响力较大的国家,三方基于自贸区的深度合作不仅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基于中日韩自贸区经济效应分析基础,对三国在自贸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自贸区 中日韩 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吉云 佟家栋
本文采用Probit二元选择计量模型,以141个经济体两两构成的9870对经济体为研究样本,对两经济体建立FTA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经济体距离越近、与世界的平均距离越远、经济规模越大、经济规模相似程度越大、要素禀赋差异越小、有相同的官方语言、民主程度越高、贸易壁垒水平越高、投资自由度越高、腐败程度越低、政治稳定程度越高和邻近经济体建立的FTA数量越多,两经济体建立FTA的可能性就越高。但是,两经济体有共同边界、存在殖民关系和至少一个是内陆经济体,对两经济体建立FTA的可能性没有稳健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国际贸易 二元选择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邵兵家 陈迅
本文运用GTAP模型和等递归动态法,针对中国与印度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形成的其他不同区域合作方案,对中国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GDP、福利水平和生产格局等将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合作方案下,中国福利损益有差异;中国的贸易规模及除服务业之外的各产业的进出口增长都比较显著;服务业是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薄弱产业;"10+6"方案对中国最不利,而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和中国-印度-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方案对中国较为有利。中国的优势方案是争取在印度、澳大利亚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避免东盟、日本等的加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军 闫东升 冯宗宪 李诚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从效应强度看,相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空间效应看,各自贸区对周边省份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2)从区域比较看,沿海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小于内陆型自贸区。(3)从时间趋势看,三批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趋势。据此,应加大自贸区战略实施力度,完善自贸区空间辐射机制;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推动自贸区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展;设计自贸区梯度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系统化协同效应,以推动自贸区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艺璇 郭飞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自由贸易区广泛兴起,中国也将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上日程。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贸易区也可根据贸易产品的不同,只部分商品进行自由贸易,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被称为"工业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建设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途径,是现实经济的增长极。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地区经济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玲 车立强
自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以改革开放为主轴国家不断推出制度创新举措,制度创新红利为所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活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所在城市的影响备受关注,而对所在省域产生的辐射效应则研究较少。本文采用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的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回归控制法对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辽宁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进口额有正效应,对出口额有负效应。应充分发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开放高地作用,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省域经济效应 回归控制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海涛 陈健生 孙海波
文章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并测度其带动效应大小、持续时间及其空间溢出距离。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显著带动其所在地区年均GDP,增速约2.29个百分点,且考察期内其设立后持续4年均显著;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其周边250~400公里范围内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带动效应,对其周边250公里范围内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负向虹吸效应,对距离超过400公里的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带动效应;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改变地区经济增长初始条件、要素生产率、市场化改革途径带动该地区经济增长。政策应优先支持核心城市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合理控制其规划地理空间距离,主动对接并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