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3)
- 2023(11146)
- 2022(9159)
- 2021(8665)
- 2020(7101)
- 2019(16149)
- 2018(15649)
- 2017(29761)
- 2016(15697)
- 2015(17387)
- 2014(16921)
- 2013(17162)
- 2012(15929)
- 2011(14736)
- 2010(14529)
- 2009(13541)
- 2008(13283)
- 2007(11578)
- 2006(10395)
- 2005(9211)
- 学科
- 济(72486)
- 经济(72415)
- 业(47886)
- 农(46181)
- 管理(37675)
- 农业(30416)
- 方法(28599)
- 数学(25696)
- 数学方法(25573)
- 企(25470)
- 企业(25470)
- 贸(24769)
- 贸易(24757)
- 易(24149)
- 中国(21259)
- 业经(18372)
- 制(14490)
- 地方(14024)
- 财(13828)
- 学(12668)
- 发(11862)
- 银(11177)
- 银行(11143)
- 环境(11074)
- 出(10793)
- 行(10781)
- 体(10641)
- 融(10262)
- 金融(10261)
- 农业经济(10226)
- 机构
- 学院(232330)
- 大学(229753)
- 济(110783)
- 经济(109287)
- 研究(87538)
- 管理(86990)
- 理学(76132)
- 理学院(75309)
- 管理学(74327)
- 管理学院(73935)
- 中国(68073)
- 农(63820)
- 科学(52447)
- 农业(49474)
- 京(47626)
- 所(45057)
- 业大(43393)
- 财(43151)
- 研究所(41479)
- 中心(39064)
- 财经(35244)
- 经济学(34568)
- 经(32506)
- 江(32211)
- 经济学院(31480)
- 农业大学(30917)
- 院(30327)
- 北京(29779)
- 科学院(29405)
- 范(27517)
- 基金
- 项目(161185)
- 科学(126914)
- 基金(120794)
- 研究(113380)
- 家(108768)
- 国家(107856)
- 科学基金(90221)
- 社会(76824)
- 社会科(72676)
- 社会科学(72659)
- 基金项目(63989)
- 省(60192)
- 自然(57702)
- 自然科(56351)
- 自然科学(56329)
- 自然科学基金(55390)
- 划(51222)
- 教育(48493)
- 资助(48188)
- 编号(43091)
- 部(37219)
- 发(36585)
- 重点(36380)
- 农(35604)
- 创(33834)
- 国家社会(33764)
- 成果(32640)
- 创新(31806)
- 中国(31734)
- 业(31381)
共检索到343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全 陈建新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同年1~4月中国自东盟进口加快,逆差持续扩大;对东盟的优势出口产品出口量减少;与东盟接壤的南方省(自治区)对东盟出口普遍下降;自东盟进口高度集中;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相比,中国对东盟贸易表现平平。贸易中存在的信息共享不对称、技术和标准不统一、管理成本和效率问题等严重制约着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对双方农产品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双方互补性贸易发展空间巨大,重合性贸易面临严峻挑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曙东 胡冰川 吴强 崔奇峰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杰
全球贸易自由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通向全球自由贸易区的必经之路。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稻米的出口价值增加只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增加价值的一半左右,小麦和森林显著下降,蔬菜水果大幅上升,这是由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农业提供了巨额的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造成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本文通过分析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化状况,从而探讨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国川 黄寿生
拟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区域经济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助于巩固和加强双方的友好合作,进一步扩大双方贸易额;有利于调整双方的商品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有利于双方相互投资;有利于推动东亚地区的合作,加快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应籍此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与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尤其要发挥东南亚华人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华人 机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重玉 高岚
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会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992—201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在扩展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了CAFTA建设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不存在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CAFTA未能有效促进中国对CAFTA内部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甚至存在负向效应。进一步的农产品分类研究发现,CAFTA与中国的肉及肉制品等6类农产品的出口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对中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等13类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创造效应,不存在转移效应;对中国其余3类农产品向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呈现负效应;对外部出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CAFTA的出口贸易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红梅 吕向东
文章在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和货物贸易协议农产品降税安排的基础上,利用海关统计数据资料,针对2009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状况进行详尽论述。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贸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晶 潘苏 张智彪 张金华
考察2004~2013年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量特征、市场结构及进出口集中度,并利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度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但双边农产品贸易逆差也逐渐扩大。(2)中国在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较分散而进口来源地则集中于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主要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多元化。(3)中国农产品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产品国际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仇焕广 杨军 黄季焜
本文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和中国农业决策支持系统(CHINAGRO)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对我国总体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AFTA将提高中国和东盟贸易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双边经济福利增长;(2)建立CAFTA将导致我国的蔬菜、小麦、花卉等产品出口增加,而植物油和糖类产品进口数量会大幅增加;(3)CAFTA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特别是对于水果和水稻这些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品质差异的产品;总体上来看,CAFTA将使华北、东北以及华东等地区的农业获益,而华南地区的农业将受到负面的冲击,这与多边自由贸易对我国的区域农业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纯彬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10月,中国和泰国签订第一批农产品零关税协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以农产品零关税为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零关税 贸易与金融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向东 张晓婉
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于2009年2月27日在泰国签署,2010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对各缔约方乃至整个亚洲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分析该协定东盟各国对重要农产品的处理方式,可为中澳自由贸易区农业谈判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东盟 自由贸易协定 农产品处理 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祖国
由中国总理朱基提出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已被东盟各国领导人所接受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 2 0 0 2年将要形成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成为未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为中国和东盟带来双赢的效果 ,并对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地区经济合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欢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已正式启动,但在实施进程中仍存在不少变数和问题。因此,协调好与东盟不同层次国家的经济关系,求同存异,分阶段、全方位地推进经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毋庸置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必将呈现双赢,或多赢局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容
随着"10+3"",10+1"模式的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步骤加快了,这个贸易区的建立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给中国。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在当前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将对中国产生的一些机遇、前景和障碍。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机遇 前景 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