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07)
- 2023(17880)
- 2022(15200)
- 2021(13911)
- 2020(11941)
- 2019(27278)
- 2018(26669)
- 2017(50766)
- 2016(27551)
- 2015(30882)
- 2014(30834)
- 2013(30182)
- 2012(27711)
- 2011(25100)
- 2010(25279)
- 2009(23406)
- 2008(22675)
- 2007(20061)
- 2006(17509)
- 2005(15380)
- 学科
- 济(128945)
- 经济(128830)
- 管理(77192)
- 业(72170)
- 企(58655)
- 企业(58655)
- 方法(56172)
- 数学(49690)
- 数学方法(48955)
- 农(30329)
- 中国(29059)
- 地方(28624)
- 财(28068)
- 贸(27501)
- 贸易(27489)
- 易(26634)
- 学(26388)
- 业经(25316)
- 农业(20559)
- 制(19537)
- 理论(18087)
- 环境(17947)
- 务(17741)
- 财务(17673)
- 财务管理(17635)
- 和(17333)
- 企业财务(16609)
- 地方经济(16563)
- 融(16560)
- 金融(16557)
- 机构
- 学院(398710)
- 大学(396728)
- 济(169261)
- 经济(165980)
- 管理(151468)
- 研究(136511)
- 理学(131714)
- 理学院(130180)
- 管理学(127519)
- 管理学院(126795)
- 中国(100636)
- 科学(86507)
- 京(82164)
- 财(72243)
- 农(72074)
- 所(70074)
- 研究所(64243)
- 业大(63385)
- 中心(62566)
- 江(58900)
- 财经(58705)
- 农业(57165)
- 经(53309)
- 经济学(52418)
- 北京(50808)
- 范(49906)
- 院(49275)
- 师范(49270)
- 经济学院(47227)
- 州(46802)
- 基金
- 项目(273781)
- 科学(214311)
- 基金(199130)
- 研究(190871)
- 家(176889)
- 国家(175499)
- 科学基金(149415)
- 社会(121696)
- 社会科(115494)
- 社会科学(115462)
- 省(107995)
- 基金项目(104929)
- 自然(99708)
- 自然科(97433)
- 自然科学(97406)
- 自然科学基金(95631)
- 划(91302)
- 教育(88063)
- 资助(82324)
- 编号(75690)
- 重点(62531)
- 成果(59728)
- 发(59457)
- 部(59305)
- 创(56994)
- 科研(53519)
- 创新(53421)
- 计划(52274)
- 课题(52169)
- 国家社会(50941)
- 期刊
- 济(181133)
- 经济(181133)
- 研究(108919)
- 中国(71047)
- 学报(68688)
- 农(63612)
- 科学(60755)
- 财(56289)
- 管理(54661)
- 大学(50761)
- 学学(48513)
- 农业(42938)
- 技术(35709)
- 教育(34587)
- 融(31924)
- 金融(31924)
- 经济研究(30860)
- 财经(28801)
- 业经(28212)
- 经(24881)
- 问题(24328)
- 业(23605)
- 贸(22487)
- 统计(22240)
- 技术经济(20902)
- 策(20177)
- 版(19704)
- 国际(19382)
- 商业(18677)
- 科技(18343)
共检索到57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霞
在全球经济下滑及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贸区成立对各区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广东自贸区的成立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自贸区成立前后广州、深圳和珠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月度数据,对广东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霞
在全球经济下滑及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贸区成立对各区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广东自贸区的成立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自贸区成立前后广州、深圳和珠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月度数据,对广东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军 闫东升 冯宗宪 李诚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从效应强度看,相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空间效应看,各自贸区对周边省份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2)从区域比较看,沿海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小于内陆型自贸区。(3)从时间趋势看,三批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趋势。据此,应加大自贸区战略实施力度,完善自贸区空间辐射机制;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推动自贸区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展;设计自贸区梯度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系统化协同效应,以推动自贸区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军 董婉璐 胡继亮
中国与欧盟在世界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任何形式的贸易合作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推进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和强化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采用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虑全球投资分配和资本积累机制、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降低因素,从宏观和产业等层面系统地评估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欧盟自贸区可以显著促进中欧经济增长和经济福利提高;双边贸易及其依存度将得到提升,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促使中欧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此外,中国-欧盟自贸区将显著影响全球贸易流向和格局,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开放和经济一体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运用局部均衡模型,从6分位产品层面模拟不同关税策略情形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的贸易效应以及本国经济效应,并分析各国最优的关税策略。研究表明,自贸区建立后中国受到严重冲击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工业用制成品、资本品以及能源类产品,日韩贸易转移效应显著的产品为工业品。综合考虑福利效应和贸易效应,日韩两国最优策略为直接采取零关税;对中国而言,在同期形成中日韩自贸区的情形下,直接实行零关税对于中国福利的改进是最为有利的;若在中韩或中日自贸区基础上逐步形成中日韩自贸区,中国的最优关税策略为逐步减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主光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新形式,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诸多不同。文章通过对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与典型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比较,认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相应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新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江艳 高志刚
文章通过静态的"贸易效应"、"福利效应"以及动态的"规模经济效应"、"投资效应"构建自贸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利用GTAP模型实证验证中巴自贸区建立的经济效应及能否促进双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发现:中巴自贸区的建立对双边的经济增长效应是非对称的,其中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效应高于巴基斯坦;更高市场准入条件能显著促进巴基斯坦的进出口效应及纺织业、建筑业的产出效应,有助于缓解中巴双边的贸易逆差;改变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两个参数设置时,经济效应的促进作用较降低关税壁垒更为显著。对此,提出中巴自贸区第二阶段深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第二阶段深化发展的关注点应从关税壁垒逐渐转向非关税壁垒,尤其是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二是中巴双边仍要重点关注两国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出口优势的产品;三是要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与自贸协定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经济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宏波
20世纪后半叶,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速度和建设规模均令世人瞩目。以此为背景,本文以中国香港地区、韩国、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智利、新西兰与我国大陆地区的双边贸易为对象,应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测算我国与上述7个代表性经济体构建自由贸易区产生的贸易流量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进行了国别比较,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制定对外自由贸易战略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贸易流量 引力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朋春
基于GTAP模型,文章模拟了不同TPP谈判结果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TPP未实现的情况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两国实现双赢,但中国获益有限;TPP谈判的达成将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目前参与谈判的12个国家完成TPP谈判,将吸引韩国加入,这将进一步导致中国福利水平下降;无论韩国是否加入TPP,中韩自由贸易区均可以减小TPP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理想的贸易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韩自由贸易区 TPP GTAP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刘清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速发展,东亚地区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论文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实证模拟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变化,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后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亚各成员国之间具有经济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力地改善东亚地区的社会福利,同时区域成员之间也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中国各个产业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应重点关注在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领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宏芬 郑亚莉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和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的贸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定量研究两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艺璇 郭飞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自由贸易区广泛兴起,中国也将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上日程。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贸易区也可根据贸易产品的不同,只部分商品进行自由贸易,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被称为"工业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建设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途径,是现实经济的增长极。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地区经济增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厚俊 王丹利
自由贸易区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贸易量扩大、贸易品种增多的传统观点和高技术产品贸易所带来的知识外溢的内生增长理论。本文试图探讨在当今世界,哪一因素是自由贸易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所组建的自由贸易区,前者是主要原因。而在技术水平相差较大的国家所组建的自由贸易区,则后者是主要原因。由此提出:高技术产品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得知识外溢难以在技术水平相近的国家间产生,自由贸易区应在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相差较大的国家间组建;同时各国应加强对商品贸易引致的技术转移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使得知识外溢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高技术产品 知识外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郁葱 吴冬梅
20 0 1年 1 1月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 ( 1 0 + 1 )会议上 ,中国与东盟达成一致 ,确立了在 1 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对双方关系的长远发展和东亚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它是中国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一件对外经贸方面的重大事件。本文就这一东亚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产生的国际背景 ,以及实现目标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登学
本文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方面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对中韩双边贸易额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对中韩自贸区即将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显示,中韩自贸区的建立能够促进两国双边贸易的增长,带来丰厚的贸易创造,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福利。最后,本文对中韩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