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1)
- 2023(7104)
- 2022(6108)
- 2021(5517)
- 2020(4586)
- 2019(10331)
- 2018(10114)
- 2017(19245)
- 2016(10340)
- 2015(11756)
- 2014(11734)
- 2013(11359)
- 2012(10583)
- 2011(9568)
- 2010(9818)
- 2009(9179)
- 2008(9377)
- 2007(8493)
- 2006(7583)
- 2005(7061)
- 学科
- 济(40773)
- 经济(40698)
- 管理(35995)
- 业(29843)
- 企(26177)
- 企业(26177)
- 贸(18264)
- 贸易(18252)
- 易(17697)
- 方法(14255)
- 制(14161)
- 财(13334)
- 农(11419)
- 体(11300)
- 数学(11213)
- 数学方法(11105)
- 中国(10285)
- 业经(10154)
- 地方(8880)
- 体制(8472)
- 务(8285)
- 财务(8269)
- 财务管理(8247)
- 环境(7742)
- 企业财务(7715)
- 关系(7623)
- 银(7354)
- 银行(7346)
- 出(7297)
- 融(7231)
- 机构
- 学院(149814)
- 大学(147826)
- 济(65256)
- 经济(63920)
- 管理(55134)
- 研究(51253)
- 理学(46748)
- 理学院(46283)
- 管理学(45675)
- 管理学院(45401)
- 中国(38128)
- 财(32746)
- 京(30090)
- 科学(27696)
- 财经(25054)
- 所(24666)
- 江(23374)
- 中心(22957)
- 经(22403)
- 农(21912)
- 研究所(21857)
- 经济学(20249)
- 业大(19374)
- 院(19252)
- 北京(18598)
- 州(18447)
- 财经大学(18346)
- 经济学院(18271)
- 范(18172)
- 师范(18043)
- 基金
- 项目(97397)
- 科学(76753)
- 研究(75156)
- 基金(70315)
- 家(60515)
- 国家(60036)
- 科学基金(51171)
- 社会(48874)
- 社会科(46321)
- 社会科学(46309)
- 省(37703)
- 基金项目(36788)
- 教育(34431)
- 划(31444)
- 编号(31088)
- 自然(30633)
- 自然科(29791)
- 自然科学(29782)
- 自然科学基金(29216)
- 资助(27839)
- 成果(26310)
- 制(24844)
- 部(22344)
- 重点(22313)
- 课题(21958)
- 发(20873)
- 创(20767)
- 国家社会(20656)
- 性(20150)
- 教育部(19622)
共检索到233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朝领
从全球典型双(多)边贸易协定的合作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阐释了在全球范围内现存的经济贸易协定的相关情况,同时概述了全球典型双(多)边贸易协定与自由贸易区合作的关系,进而从各个贸易协定基本情况出发,研究其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最后从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逻辑、基本要求、制度选择等方面总结出的全球典型双(多)边贸易协定对构建自由贸易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合作与治理机制 贸易协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逯宇铎 李丹
笔者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为例,探讨了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机制。首先分析了中国——东盟发展服务贸易的现实基础,并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提出合作是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唯一手段,利用议价模型进一步分析如何通过有效协商达成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隋映辉
东亚地区作为21世纪区域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关注。以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推动未来建立一个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地区各国或地区的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积极探索。新的区域战略支点与运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集散功能、配置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有效运用中韩两国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以“互利双赢”的利益关系为导向,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协调、推进区域内经济合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万安
一、东亚的次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区 众所周知,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新现象,但是东亚日渐增多的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吸引着政策制定者。东亚见证了从市场驱动的
关键词:
东亚自由贸易区 越南 中国 区域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猛 丁振辉
自由贸易区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受阻背景下区域间各国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而采取的折中选择,上海合作组织是致力于打击三种主义的地区合作组织。文章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内部经贸发展状况,从区域内贸易发展、区域内各国贸易联系和贸易互补性三个角度出发论证了组建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组建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成员国共同利益,特别是对中国而言有利于强化区域经济合作,开拓新兴市场,稳定大宗商品供给和加强地区影响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军
着眼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论述双方在未来的自由贸易区内开展电子商务合作所涉及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支付、网络安全和网络配送等四个方面的初步构想,为将来的电子商务合作提供了思路上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合作 构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晔
传统上说,反垄断法是保护国内市场竞争的法律制度。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一股明显的潮流,人们甚至听到了"民族国家结束"或者"没有国界经济"的论调。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仅适用于本国领土范围的反垄断法便受到了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元澈 曹玲
经济上的互补、政治上的互信和文化上的互融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两国也存在着对本国产业结构冲击的担忧、贸易的不平衡、意识形态的摩擦、战略动机的差异以及美国因素等诸多制约因素。中国在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进程中,需要采取缩减贸易逆差,发展产业内贸;建立官产学联合研究机构,完善多层面的对话协调机制;确定敏感产业,实现合理过渡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韩FTA 贸易结构 产业冲击 经贸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震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 ,目前开展这一合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 ;另一方面 ,FTA作为贸易自由化的新趋势 ,在这一地区发展迅猛 ,具有一定的基础 ,为此 ,作者提出通过FTA的形式逐步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开展FTA的过程中应该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路径选择。在时间上 ,可以先行建立中、日、韩、中国香港自由贸易区 ;在空间上可以发挥日本与新加坡这两个“增长极”的作用。最后 ,为了保证FTA与大自由贸易区的衔接 ,它必须在“10 + 3”的大框架内开展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东亚 FTA 10+3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湘永
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最早提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盟之间的美欧(欧,特指“欧盟”,下同)自由贸易区构想问题,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国家自去年末以来就一直在磋商,然而双方及各自内部之间由于国际国内种种原因至今未达成任何具有较大意义的共识,更谈不上制定具体的谈判和行动计划。由此,人们不免对这一世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炳良
学术界有关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探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笔者认为,基于目前中俄经济发展与双边合作的势头,有必要着手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不断创新经贸合作模式,以便双方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和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深化两国的双边合作。
关键词:
构建 中俄自由贸易区 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鹏鸿
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向2004 APEC领导人正式提交磋商亚太自由贸易协议(FTAAP)、筹建亚太自由贸易区倡议,这对APEC合作机制带来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FTAAP来龙去脉的基础上,认为APEC方式本质上是东盟方式的扩大和延伸,在其合作初期发挥过作用。现在,东盟制度性一体化建设日益强化。在此背景下,APEC改革锋芒必须针对其非约束性机制,因此FTAAP本质上突破了APEC非约束性机制。目前需要加强FTAAP研究,中国应当考虑参与。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改善国际环境,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亚太自由贸易区 APEC 区域合作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霞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是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中国和东盟全面的经济贸易合作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该文件在沿袭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创设了富有自己特色的争端解决机制,本文拟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调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及其常设机构等方面入手,探索如何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真正实现《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提供法律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晓磊 吴国蔚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从2002年1月1日到2012年1月1日的十年期间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将逐步建立。展望CAFTA的建设前景,尽管其前进道路会有些曲折,但其步伐将不可阻挡,因为这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长期内在的需要。本文将详细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驱动机制,从而论证该贸易区的建立是双方传统及非传统经济利益共同驱使的适时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文贵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运行,体现出“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和经济互补性的明显特点,这些特点同拟议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能存在诸多“相通”之处。因此,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机制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近10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未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促进其稳定运行、实现其建设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