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3)
2023(9455)
2022(7929)
2021(7303)
2020(6284)
2019(14221)
2018(13820)
2017(27126)
2016(13834)
2015(15200)
2014(14776)
2013(14292)
2012(12403)
2011(10722)
2010(10036)
2009(8919)
2008(8136)
2007(6533)
2006(4996)
2005(3818)
作者
(34286)
(28861)
(28651)
(27418)
(18161)
(13701)
(13220)
(11410)
(10991)
(9799)
(9787)
(9665)
(8964)
(8743)
(8662)
(8584)
(8567)
(8559)
(8321)
(8188)
(6870)
(6714)
(6707)
(6641)
(6532)
(6402)
(6129)
(5944)
(5723)
(5622)
学科
(56654)
经济(56600)
管理(44055)
(41620)
(34761)
企业(34761)
方法(32768)
数学(29858)
数学方法(29511)
(17265)
(14027)
中国(12888)
(11785)
财务(11754)
财务管理(11734)
业经(11691)
(11256)
贸易(11253)
(10952)
企业财务(10939)
农业(9665)
地方(8800)
环境(8713)
技术(8696)
(8066)
理论(7836)
(7774)
(7577)
(7469)
(7305)
机构
学院(184270)
大学(183956)
(81086)
管理(80107)
经济(79869)
理学(71717)
理学院(71154)
管理学(70039)
管理学院(69707)
研究(50360)
中国(37608)
(35934)
(34387)
财经(30705)
科学(28395)
(28300)
经济学(26467)
中心(25765)
业大(25355)
经济学院(24324)
财经大学(23509)
(23366)
(22990)
商学(22716)
商学院(22500)
经济管理(21821)
(21392)
师范(21189)
(21128)
北京(19926)
基金
项目(139658)
科学(113759)
基金(106741)
研究(101686)
(91791)
国家(91080)
科学基金(81825)
社会(69537)
社会科(66342)
社会科学(66330)
基金项目(57173)
(53160)
自然(52957)
自然科(51907)
自然科学(51897)
自然科学基金(50967)
教育(47708)
(44488)
资助(42473)
编号(39466)
(32321)
重点(30699)
(30301)
国家社会(30261)
教育部(29055)
(28766)
人文(28757)
成果(28585)
创新(28273)
科研(27705)
期刊
(73847)
经济(73847)
研究(46708)
(28510)
管理(27712)
中国(23998)
学报(23967)
科学(23152)
大学(19968)
学学(18914)
(18766)
技术(16512)
财经(14463)
经济研究(13626)
业经(13411)
农业(13216)
教育(13204)
(12881)
金融(12881)
(12454)
商业(9998)
统计(9839)
问题(9703)
(9279)
财会(9167)
技术经济(8827)
理论(8803)
决策(8108)
实践(8062)
(8062)
共检索到235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银国  张琛  
自由现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在满足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所需资金后的现金流。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理人往往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出现了委托代理问题,产生了高昂的代理成本。自由现金流的存在增加了经理人员可自由支配的现金,可能会加剧委托代理问题。本文从在职消费的视角,检验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效应。选取2007~2010年沪市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和在职消费程度的关系,并考察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约束代理人行为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唐雪松  郭建强  
基于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假说,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A股)制造业1998-2003年数据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经理持股比例越低,代理问题越严重,投资现金流相关性越高。(2)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轻,代理问题越严重,投资现金流相关性越高,经理越容易建造“企业帝国”。具体表现为:国家股比例越高,投资现金流相关性越高;净资产税后利润率越高,投资现金流相关性越高;企业规模越大,投资现金流相关性越高。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解决有关代理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梅波  
本文基于异质性行业周期和异质性治理环境,按照增长率产业分类法手工划分出行业周期,对其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效应进行经验研究。实证发现:(1)成长期行业的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更低;成熟期行业的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更高;衰退期行业的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更低。(2)相比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更高;相比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中行业效应更加显著,衰退期行业相比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行业,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更低。(3)市场化程度越高,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越低;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中行业特征更加明显。(4)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治理作用越强,衰退型行业的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更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银国  曹雪  
基于中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探究自由现金流与在职消费的关系,并且考察公司治理机制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水平与自由现金流量有关,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未能有效抑制自由现金流对高管在职消费的促进作用,仍需继续加强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爱玲  陈金龙  
近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而发展壮大,逐渐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自由现金流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并从自由现金流视角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有效地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在机构投资者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相对于非基金持股,基金持股能更有效地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并能通过自由现金流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爱玲  陈金龙  
近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而发展壮大,逐渐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自由现金流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并从自由现金流视角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有效地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在机构投资者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相对于非基金持股,基金持股能更有效地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并能通过自由现金流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银国  张琛  
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高管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越多,企业高管越有可能出现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过度在职消费,从而最终导致企业绩效下降。本文选取2006-2010年沪市上市A股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和在职消费程度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不同的所有制性质和公司治理水平对自由现金流和在职消费之间关系的影响。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约束代理人行为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睿蕾  陈良华  
由于增值税具有易于转嫁的性质,企业能获得的"营改增"政策红利程度与其自身税负转嫁能力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阐述了"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作用机理,并以供应商议价能力和客户议价能力作为企业税负转嫁能力的衡量指标,通过公式推导分析了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其次基于现金来源与运用的约束,采用系统方程考察了"营改增"的政策效应以及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最后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政策效应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改善企业现金持有状况;税负转嫁能力会改变"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政策效应,税负转嫁能力越强,"营改增"政策效应越强;"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及税负转嫁能力对政策效应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企业中显著;在考虑"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时应综合考虑其他与现金流相关项目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后续宏观政策及时调整和补充提供了有效实证证据和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睿蕾  陈良华  
由于增值税具有易于转嫁的性质,企业能获得的"营改增"政策红利程度与其自身税负转嫁能力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阐述了"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作用机理,并以供应商议价能力和客户议价能力作为企业税负转嫁能力的衡量指标,通过公式推导分析了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其次基于现金来源与运用的约束,采用系统方程考察了"营改增"的政策效应以及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最后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政策效应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能有效降低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义刚  
以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代理成本和代理效率的视角考察了高质量审计是否有助于提升负债的治理功效。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与短期借款之间存在协同治理效应,该效应有助于提升代理效率但无助于降低代理成本;进一步地,高质量审计与短期借款之间的协同治理效应仅显著存在于金融发展水平高地区的上市公司中。此外,附加检验的结果显示,高质量审计有助于透过改进代理效率提升商业信用的治理功效且这一效应只在法治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中存在。上述研究结论揭示了我国当前制度环境下高质量审计提升债务治理功效的路径及影响因素。
[期刊] 预测  [作者] 贾婧  周晓苏  吴锡皓  
本文以管理层在职消费为切入点,考察在不同程度的会计稳健性下,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受到怎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企业所有权性质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会计稳健性的增强有助于降低管理层在职消费;另一方面,相比于国有控股公司,会计稳健性降低管理层在职消费的作用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为明显。该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的增强起到了降低代理成本的积极治理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里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预测  [作者] 贾婧  周晓苏  吴锡皓  
本文以管理层在职消费为切入点,考察在不同程度的会计稳健性下,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受到怎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企业所有权性质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会计稳健性的增强有助于降低管理层在职消费;另一方面,相比于国有控股公司,会计稳健性降低管理层在职消费的作用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为明显。该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的增强起到了降低代理成本的积极治理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里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春贤  张静  
现金股利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重要方式,确保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既是上市公司履行股东受托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公司财务特征分析企业融资约束及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关系,探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作用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现企业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呈负相关性,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缓解公司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负相关性;自由现金流越充足的公司越愿意实施积极的现金股利政策,但伴随外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公司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春贤  张静  
现金股利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重要方式,确保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既是上市公司履行股东受托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公司财务特征分析企业融资约束及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关系,探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作用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现企业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呈负相关性,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缓解公司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负相关性;自由现金流越充足的公司越愿意实施积极的现金股利政策,但伴随外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公司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这种关系会得到显著弱化。以上研究结果对正确认识金融发展如何对企业微观经济变量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具有一定帮助;同时,对现阶段如何通过市场手段克服半强制分红政策对融资约束企业造成的"监管悖论"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银国  焦健  于志军  
企业管理层的在职消费一直广为社会各界所诟病,尤其是国有企业。本文基于委托一代理理论,以2006—2014年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股利政策、自由现金流与在职消费的关系。结果验证了Jensen(1986)的自由现金流假说,即可以通过发放现金股利来抑制由自由现金流引起的企业管理层的在职消费行为,但增加了该行为的不确定性。公司治理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均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在职消费,两者结合使用则能增强这种抑制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