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2)
2023(6946)
2022(6137)
2021(5883)
2020(5227)
2019(12405)
2018(12595)
2017(24878)
2016(13680)
2015(15756)
2014(15542)
2013(15178)
2012(13638)
2011(11947)
2010(12195)
2009(11308)
2008(11237)
2007(9817)
2006(8504)
2005(7469)
作者
(36801)
(30600)
(30502)
(28949)
(19937)
(14680)
(13930)
(11866)
(11627)
(11178)
(10632)
(10149)
(9803)
(9771)
(9326)
(9296)
(9081)
(9039)
(8892)
(8847)
(7571)
(7529)
(7403)
(7146)
(6938)
(6824)
(6769)
(6765)
(6133)
(6089)
学科
(54336)
经济(54270)
(44470)
管理(44028)
(39865)
企业(39865)
方法(29373)
数学(26113)
数学方法(25557)
(19556)
(15876)
财务(15842)
财务管理(15820)
企业财务(15204)
(12812)
业经(11130)
中国(11045)
地方(10652)
理论(10511)
(10121)
(9811)
(9005)
贸易(8996)
农业(8760)
(8705)
(8084)
技术(7818)
(7299)
(7094)
环境(7044)
机构
学院(185919)
大学(185849)
管理(75074)
(70373)
经济(68762)
理学(65428)
理学院(64752)
管理学(63277)
管理学院(62940)
研究(55588)
中国(43160)
(39193)
科学(34397)
(34320)
财经(27631)
(27496)
(27366)
中心(26377)
业大(26333)
(25988)
(25000)
研究所(24758)
北京(24683)
(24220)
师范(23978)
(22270)
(20737)
财经大学(20636)
经济学(20377)
商学(20245)
基金
项目(125014)
科学(98690)
研究(91244)
基金(90375)
(78408)
国家(77765)
科学基金(67761)
社会(56080)
社会科(53015)
社会科学(53000)
(49439)
基金项目(47938)
自然(46152)
自然科(45077)
自然科学(45071)
自然科学基金(44255)
教育(43965)
(41803)
资助(38718)
编号(37790)
成果(30506)
重点(28110)
(27785)
课题(26219)
(25996)
(25678)
科研(24280)
创新(24124)
教育部(24090)
大学(23879)
期刊
(74557)
经济(74557)
研究(51634)
中国(33889)
(30593)
管理(27546)
学报(25565)
科学(24336)
教育(22284)
(22087)
大学(20095)
学学(18531)
技术(17793)
农业(15207)
(14866)
金融(14866)
财经(13319)
业经(12370)
经济研究(11729)
财会(11239)
(11220)
统计(10762)
问题(9838)
(9685)
(9597)
技术经济(9317)
会计(9232)
资源(8873)
决策(8724)
图书(8591)
共检索到267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娜  黄辉  
资产评估机构在对公司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基本采用成本法和收益法,而收益法评估中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是使用最多,也是最成熟的。国外的文献研究发现剩余收益模型评估具有较强的股价解释力,那么在我国剩余收益模型是否同样有效值得探讨。本文在比较分析两个模型的基础上,以青岛海尔公司价值评估为例进行检验,发现剩余收益模型评估的企业价值更接近股票市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光辉  龚玉策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将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股利折现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和经济增加值模型这些主流价值评估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较其他主流价值评估模型更具优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世飞  
由于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已经难于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状况。文章首先指出了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不足,然后分析了三大报表与公司价值评估的关系,最后从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相互关系角度剖析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定价原理,证明了剩余收益模型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科学合理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丽南  
一、股利折现模型与剩余收益模型比较分析(一)股利折现模型该模型是Miller和Modigliani1961年提出的公司价值评估经典模型。Miller和Modigliani认为,投资者购买股票时期望得到两种形式的现金流量,一种是持股期间的现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谭函梅  
本文将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理论应用于利郎(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重点阐述其未来营业收入的预测过程,验证了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应用于男装行业企业的可操作性及完善估值过程的意义,并在现金流折现模型估值的基础上对公司价值增值提出对策,同时对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实务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锋  刘澄  聂鑫  
如何确定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解决当前资本市场诸多问题的关键问题。从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演变形式出发,在论述EVA估价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建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经济利润EVA估价法与现行的传统估价法进行了比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欧阳励励  
本文以沪深300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2003-2005年度期间以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并对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净资产、会计收益,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能够解释更多的股价波动,但并未超过净资产和会计收益的联合解释力,表明市场对价值创造的认识不强。从分年度研究结果来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逐年增加,可以看出价值投资理念在不断增强。进一步对影响模型应用的因素分析还发现,会计方法对模型的应用有影响,市场对净资产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景奇  孟卫东  陆静  
通过分析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及剩余收益模型演变与推导过程,并利用2004年12月31日的股票价格和收到的股利折现的方法计算出了股票在不同时刻的内在价值,经过对我国1997-2002年2561个样本企业/年观测值的不同模型预测值与其对应的股票价格及价值混合回归分析发现:三模型对我国股票价格几乎没有解释力,这与成熟资本市场有较大差异,但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内在价值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且明显高于其他二模型,这与成熟资本市场类似。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了剩余收益模型对计算我国股票内在价值的有用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有待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英巧  王富炜  
文章通过对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剩余收益模型的优越性进行分析,采用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剩余收益模型对剩余收益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得出剩余收益模型对于股票价值有较强的解释力,将企业价值评估由理论推向了实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鹿翠  沈函廷  
本文以OhlsOn(1995)模型为基础,以2003~2013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改进传统剩余收益模型中的无限求和项为有限求和项,在不改变变量构成的前提下,对影响剩余收益的非会计信息因素进行了量化,分别采用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市盈率与净资产增长率的比值作为替代变量。在实证分析中,对线性信息动态化假设以及剩余收益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随后,以市场价格与企业价值评估值的比值为依据,对剩余收益模型产生的估值偏差做进一步研究,试图利用市盈率指标剔除市场投机泡沫,对估值偏差变量进行调整,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宇宏  
一、引言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如火如荼,以国有银行上市、信用社及中小银行的改造为主体,越来越关注股东价值是一个重要改变。所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便成为了管理体系的核心,这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考虑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特殊性,不管是在国内还是评估体系相对较完善的国外,商业银行一直是业界公认为较难评估的企业类型之一。商业银行的业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健  
本文选择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涉及的基本参数之一——"自由现金流量"的估值问题加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现有各类估值方法的利弊和使用条件,最终提出以编制财务预算为基础的自由现金流量参数估值方法,同时就采用该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志煜  韩松岩  田金信  
依据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原理,对两个模型的应用范围和解释能力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剩余收益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和预测没有建成、存在许多增长机会、正在战略重组、兼并收购的企业价值的内在机理。以企业价值评估和绩效评价为例,分析了剩余收益法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方面与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相比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志坤  
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是企业的内在价值,而企业的内在价值与其未来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密切相关。如何找到与企业内在价值有关的现金流量从而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准确评估企业价值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折现自由现金流量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各项目逐一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折现自由现金流量企业价值评估的修正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化成,尹美群  
自由现金流量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了用直接法对自由现金流量各参数的计算应用,将BP神经网络时序分析用于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时序预测,较好地克服了统计时序分析中固有的一些局限。并以某轿车厂作为案例,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全部时序预测过程加以说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