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18)
- 2023(19900)
- 2022(16555)
- 2021(15341)
- 2020(12798)
- 2019(28974)
- 2018(28640)
- 2017(54946)
- 2016(29164)
- 2015(32731)
- 2014(32441)
- 2013(31866)
- 2012(29482)
- 2011(26536)
- 2010(27134)
- 2009(25460)
- 2008(24882)
- 2007(22103)
- 2006(19834)
- 2005(18187)
- 学科
- 济(143712)
- 经济(143572)
- 业(100077)
- 管理(93763)
- 企(87546)
- 企业(87546)
- 方法(56354)
- 数学(46656)
- 数学方法(45984)
- 中国(38235)
- 农(37792)
- 业经(37268)
- 财(35363)
- 地方(31699)
- 农业(26231)
- 制(26103)
- 学(24764)
- 务(23637)
- 财务(23569)
- 财务管理(23527)
- 贸(23168)
- 贸易(23147)
- 技术(22765)
- 理论(22628)
- 易(22419)
- 企业财务(22258)
- 和(21963)
- 银(20863)
- 银行(20844)
- 融(20396)
- 机构
- 学院(425262)
- 大学(420676)
- 济(185430)
- 经济(181827)
- 管理(166882)
- 理学(142458)
- 研究(142243)
- 理学院(140898)
- 管理学(138534)
- 管理学院(137711)
- 中国(110665)
- 京(88873)
- 财(85660)
- 科学(82852)
- 所(70547)
- 财经(67672)
- 中心(64893)
- 江(64707)
- 农(63773)
- 研究所(63219)
- 经(61331)
- 经济学(57077)
- 业大(56772)
- 北京(56371)
- 范(55178)
- 师范(54687)
- 州(51492)
- 院(51417)
- 经济学院(51180)
- 财经大学(49912)
- 基金
- 项目(274018)
- 科学(218776)
- 研究(204146)
- 基金(200034)
- 家(172896)
- 国家(171203)
- 科学基金(149035)
- 社会(132388)
- 社会科(125700)
- 社会科学(125668)
- 省(107711)
- 基金项目(104747)
- 教育(94129)
- 自然(94058)
- 自然科(91921)
- 自然科学(91899)
- 自然科学基金(90254)
- 划(89407)
- 编号(82646)
- 资助(81617)
- 成果(66480)
- 发(62811)
- 重点(61701)
- 部(60642)
- 创(59033)
- 课题(57001)
- 国家社会(55324)
- 创新(54684)
- 教育部(52808)
- 人文(51976)
- 期刊
- 济(215250)
- 经济(215250)
- 研究(130025)
- 中国(83824)
- 管理(68053)
- 财(67800)
- 农(58841)
- 学报(56947)
- 科学(56680)
- 教育(45184)
- 大学(44881)
- 学学(42259)
- 技术(41912)
- 融(41430)
- 金融(41430)
- 农业(40514)
- 业经(35348)
- 经济研究(34683)
- 财经(34392)
- 经(29792)
- 问题(28075)
- 技术经济(24231)
- 业(23253)
- 统计(22338)
- 贸(22097)
- 策(20695)
- 商业(20554)
- 现代(20498)
- 世界(20069)
- 国际(19362)
共检索到651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骥赟
近年来兴起的空间经济学中建立了自由企业家模型。该模型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框架,表明区际间交易成本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内生性地决定企业家和企业的空间聚集。该模型的政策含义表明,我国西部开发除了应提高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量之外,更要着力降低区域内部交易成本、培育西部内部经济核心区、促进东部向西部的技术溢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廷玉
规模经济包括企业规模经济和空间规模经济两种。但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中仅局限于企业规模经济上,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空间规模经济。目前,加强对空间规模经济的深入研究,对提高宏观经济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玲 陶士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结合空间经济学非对称FC模型的理论,构建区域金融差异影响的实证模型,并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东部和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部区域金融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促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却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另外,劳动力要素、政府政策支持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锡生 王江
区域内的社会主体可以划分为生产部门、生活部门和政府。区域开发离不开上述3个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生产部门的生产行为直接影响着区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以及区域环境的质量;生活部门通过消费行为和非消费行为间接地影响着区域环境;政府制定环境政策的行为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要远大于其它2个主体行为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在区域环境保护中,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对上述3个主体在区域开发中的行为进行环境效益评价。建立我国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制度、环境垂直监管制度和区域开发规划公众参与制度;以5R理念为指导,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弥补现有立法的缺失,从而维持并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关键词:
区域开发 环境效益 法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国峰
区域开发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的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随着人类发展的阶段不同而变化。纯粹的权力延伸和经济占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区域开发。宏观、系统、和谐以及科学原则要求区域开发在国家层面立法规范。在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模式的完美诉求前,制度规范成了交易主体之间信息对称的一个基本保证。正是在这个简单、抽象的范式下,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为区域开发立法提供了经济学视角的阐释。
关键词:
区域开发立法 生产力 制度 完全竞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森 蒲勇健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惟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在中国各个区域发展版图中,成渝经济区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最重要的是在于能否合理地重组其现有的空间经济结构。从产业演替的历史进程看,空间经济结构重组的一大主要动力是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近来,随着成渝经济区产业布局规划的出台,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建立合理的模型,并结合川渝两地的实际情况,对川渝产业布局规划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盈之 管建伟
文章首先采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1991-2008年中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然后进行了地区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并基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能源效率的趋同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还探寻了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能源效率之间的正相关性逐渐增强,能源效率分布呈空间集聚趋势;在样本期内,我国能源效率存在绝对β趋同特征,且条件β趋同迹象也很明显,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政府行为和FDI等因素是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区域差异 趋同 空间自相关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安国 时雅丽 王冠卿 杨开忠
传统新经济地理学基于单个报酬递增产业展开的研究难以解释产业集聚与空间分工的多样性和不完全性。本文通过建立异质偏好、异质企业家条件下的空间垄断竞争模型研究多产业集聚和多产业空间分工的动力学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空间分工演进的根本动力是动态连续的空间Dixit-Stiglitz折中,多产业空间集聚演进表现为一个产业非连续“灾变”之后其他产业连续变化继起的进程,“灾变式”产业转移受正反馈机制支配,连续渐进的产业转移受负反馈机制支配,空间分工演进表现为核心地区陆续迎来新的产业完全集聚,周边地区则经历一个渐进的去产业过程;历史、制度和政策可以在任何时点嵌入连续渐进的演进过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翎 窦静雅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反之区域经济的增长又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模型的基础上,试图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产业集聚发生的一般特征以及它在促进某个特定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集聚 区域增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恬 张荣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及研究框架,针对亚洲区域经济的中断、恢复以及韧性、前景与展望等多方面开展实证分析,提出亚洲区域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之所以能够经受冲击,并迅速反弹、复苏、持续增长的核心原因在于空间经济发展格局上已经形成层次性发展的区域经济中心,即“一核”香港、“双强”新加坡及东京、“三新”上海、北京及深圳的新格局,实现了从“亚洲工厂”向“亚洲购物者”的转变,文章最后为国家宏观顶层设计及区域经济调控提供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空间经济 区域经济 经济复苏 经济韧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继良 张奇
本文在测度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差距的基础上,对收敛趋势进行了判断。并基于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分析造成城市发展差异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差距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长三角 发展差距 成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鹏飞 刘伟 黄斯赫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长期备受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资本通过证券市场在空间上的配置和变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新问题。本文建立了证券市场资本流动模型(SMM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数值模拟,证明了证券市场对区域人均收入差距倒"U"曲线有加剧和加快的作用。短期内,证券市场将加速资本向发达地区集聚,加剧区域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长期来看,证券市场发展将促进区域收入差距收敛。同时,本文基于中国1997年至2011年证券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省际数据,使用SYS-GMM方法验证了SMM模型相关结论。本文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尊重和正视证券市场资本空间配置发展规律,通过积极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扩...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资本空间配置 区域经济协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颖 蒲勇健
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运用空间经济理论,在包含集聚中心区和外围区的两个子区域的区域系统中,定义了受劳动力要素空间流动和区域集聚状态因子影响的区域福利函数,阐释了区域过度集聚负外部效应对区域总体福利的影响机制,计算了影响阈值,得出适度集聚是区域福利最优条件的结论,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平衡区域集聚条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宣昌勇 晏维龙
在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时,大多数缔约方对本方竞争力弱的产业往往采取关税保护措施。在确定需要保护的本方产业时大多数缔约方往往采用贸易竞争度等方法而忽略考虑了缔约双方的市场规模和产品特性。这往往会造成保护失当或达不到预期的保护效果。本文采用空间经济学模型,对市场规模、产品差异化程度与关税保护的效果之间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分析得出:虽然关税能够防止本方产业的流出,但是对市场规模小的缔约方来说效果有限;市场规模小的缔约方无需对产品差异化程度小的产品采取高关税保护措施而只需对产品差异化程度大的产品采取高关税保护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铭 胡祖光 谭江涛
心理资本干预(PCI)模型的局限性和企业家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决定了PCI模型无法完全适用于企业家群体的心理资本开发。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兼具宏观开发与微观开发、直接开发与间接开发、主动开发与被动开发的开发企业家心理资本的拓展模型——E-PCI-S模型,并从开发主体、开发对象、开发层次、开发维度、开发方法和开发效果6个方面比较了E-PCI-S模型与PCI模型的差异。为了说明E-PCI-S模型的逻辑自洽性,本文从外部环境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企业家资本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两个方面论证了E-PCI-S模型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中国的创业环境现状和中国企业家资本不同形式存量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应用E-PC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