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0)
- 2023(7735)
- 2022(6702)
- 2021(6009)
- 2020(5284)
- 2019(12314)
- 2018(12129)
- 2017(23452)
- 2016(12813)
- 2015(14912)
- 2014(15246)
- 2013(15324)
- 2012(14798)
- 2011(13775)
- 2010(14118)
- 2009(13535)
- 2008(13338)
- 2007(12299)
- 2006(10958)
- 2005(9935)
- 学科
- 济(77946)
- 经济(77887)
- 管理(32606)
- 业(29552)
- 方法(29297)
- 数学(26192)
- 数学方法(26013)
- 企(22841)
- 企业(22841)
- 地方(18820)
- 学(17174)
- 中国(16069)
- 农(15414)
- 财(13439)
- 地方经济(12946)
- 业经(12831)
- 贸(11485)
- 贸易(11480)
- 易(11047)
- 制(10623)
- 农业(10332)
- 和(10069)
- 融(9529)
- 金融(9527)
- 环境(9471)
- 银(8860)
- 银行(8833)
- 理论(8720)
- 行(8464)
- 经济学(8187)
- 机构
- 大学(204791)
- 学院(201027)
- 济(94102)
- 经济(92267)
- 研究(74215)
- 管理(72231)
- 理学(61158)
- 理学院(60401)
- 管理学(59444)
- 管理学院(59041)
- 中国(54280)
- 科学(44244)
- 京(43056)
- 财(40333)
- 所(39121)
- 研究所(35425)
- 农(34374)
- 中心(32716)
- 财经(32200)
- 江(31009)
- 经济学(30841)
- 经(28963)
- 业大(28598)
- 范(28224)
- 师范(27991)
- 北京(27647)
- 经济学院(27619)
- 农业(27200)
- 院(25385)
- 州(24085)
- 基金
- 项目(123874)
- 科学(96113)
- 研究(90889)
- 基金(88747)
- 家(76699)
- 国家(76078)
- 科学基金(63499)
- 社会(58534)
- 社会科(55338)
- 社会科学(55318)
- 省(47882)
- 基金项目(46325)
- 教育(41987)
- 划(40330)
- 自然(38816)
- 自然科(37837)
- 自然科学(37821)
- 自然科学基金(37138)
- 资助(37038)
- 编号(36811)
- 成果(31535)
- 发(28315)
- 重点(28295)
- 部(28201)
- 课题(25728)
- 创(24757)
- 国家社会(24221)
- 教育部(24160)
- 大学(23679)
- 科研(23575)
共检索到309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卢新波
本文通过对美国“新经济”深层原因的初步考察 ,除了从新的视角来认识美国“新经济” ,以澄清理论界和实业界的种种模糊认识外 ,其理论意义还在于说明 :经济学长期以来是两种思潮的交锋 ,政府干预主义经济学曾经一度大行其道 ,但导致了滞胀 ;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造就了美国“新经济” ,因而构成了美国“新经济”的理论基础。因此 ,美国“新经济”虽然对现代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格局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但其实质仍然是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之争 ,其趋势无非是更加强调自由主义。
关键词:
美国“新经济” 自由主义经济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水源
80年代以来,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兴起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新经济自由主义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说明“新经济”标志着一种新的经济调节机制和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的出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秉文
(一) 本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导致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次重大转变:占统治地位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以自由放任为其主旨的经济自由主义学派让位于凯恩斯主义。从此,新古典开始对市场机制的局限性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与猛烈地抨击,他们从根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福前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基本上统治了西方经济学的话语权,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明确的政治和经济范式,它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的影响几乎覆盖了东西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学术界、政府部门和民众对此存在普遍争议。本文认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一种罗马门神(Janus)式的理论体系,它具有两面性。这种两面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左大培
在近年有关美国政府政治路线和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讨论中,经常使用到"新自由主义"这个概念。可是实际上,有两种极不相同的"新自由主义",这两种"新自由主义"不仅代表着不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主张,在某些方面它们还相互对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祝小兵
在克林顿任职期间,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97年经济增长率为3.9%;失业率由1992年的7.3%降至1997年的4.7%,为近24年来最低水平;通货膨胀率由1992年的2.9%降为1997年的1.7%;财政赤字在1992年达到2900亿美元,1997年仅为220亿美元;美国股市道·琼斯平均指数由1992年底的3242点开始一路狂升,到1998年初已突破9000点大关。美国经济近年来低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振坤
信息革命,引发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传统的经济学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因而使得原有的经济学原理和概念陷入困境,其中,主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报酬递减律 报酬递减律,最早是托马斯·马尔萨斯在1798年提出的,后来在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英国)、门格尔(奥)和瓦尔拉斯(法)三人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创立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被经济学界称之为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即所谓的“边际革命”。在此基础上,马歇尔集其大成,建立起了微观经济学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根良 赵凯
“北京共识”的精髓是试验、创新和因时因地而制宜的经济政策,它与演化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观之间存在着惊人的联系,但与“华盛顿共识”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观截然对立。本文以“北京共识”的政策经验为背景,通过与新自由主义的比较,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演化经济学经济政策观的六大原理历史重要与最小限度打乱原理;创造力原理;不确定性与意外原理;复杂与质量型的经济政策主张;系统政策观;试验与政策学习原理。这些原理对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伦梅
新经济效益指标评析龚伦梅经济效益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强国富民、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源泉。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企业经济效益问题,并提出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工作方针、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特别强调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生 杨戈
近数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如家庭经济学、人力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他们给“经济学帝国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经济学是对包括诸如消费者选择、企业理论、(直接的)市场、宏观经济行为等古典问题范围的扩展。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和渗透,经济学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领域,而且经济学领域本身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学
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以自由市场作为核心,配之以有限政府、道德秩序作为其相应的基础,并认为这样一种组合将能够在创造经济繁荣的过程中保障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但是,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阵营内部,对这些理念及组合的论证,是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并没有一种逻辑上一致的分析,可以说是各种分析的杂烩。对于自由市场本质的理解,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就持有不同的论证思路和观点。前者的论证基于均衡的概念,而后者的论证则是基于对不确定性的认识。至于这类经济学家基于"一致同意"对有限政府的论证,以及对基于纯粹个人主义社会观的所谓"道德秩序"的追求,却充满乌托邦的色彩。他们以"消极自由"的名义为自由市场提供辩护时,不仅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与自己所倡导的政治自由和道德秩序之间的冲突,而且也与欧美近代以来的主流文明趋势发生对抗。
关键词:
自由市场 有限政府 一致同意 道德秩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富强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极力推崇自由市场机制,其中,新古典经济学构建了逻辑化的市场来为市场出清辩护,奥地利学派则将自由市场与企业家才能发挥结合在一起,而这成为当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主要理论基础。然而,奥地利学派的分析逻辑却存在严重局限:(1)在市场主体的"异质"内涵的设定上,仅仅关注自然性差异,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社会性差异;(2)在市场主体的行为逻辑的理解上,将自然性差异嵌入在理性分析框架中,从而忽视了社会性差异带来的权力因素对理性的侵蚀;(3)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认知上,主要从警觉性而非创造性来定义企业家精神,进而理想化了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和企业家的逐利行为;(4)在社会大众的能力认知上,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分析框架,从而忽视了有限理性的市场主体往往会被错误的信息以及强烈的诱惑所误导;(5)最终,在分析思维和范式上,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根基于科学主义认知观的"科学不思",却又陷入了根植于神秘主义认知观的"科学不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金全 印重 刘慧悦
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了经济学的反思和演化,催生了"新经济学"理论的萌芽和发展。作为"新经济学"核心的金融稳定目标不仅成为了宏观调控的出发点,也成为了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导向。"金融稳定"同"价格稳定"和"产出稳定"一起成为了经济干预和管理的协同目标,以"金融稳定"为主导的经济政策分析范式将有助于解决"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中的主要问题,"新经济学"代表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思维"和"新导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玲
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当前美国经济增长的实质和趋势的思考 ,不少人提出了新经济论。笔者认为 ,应当正确看待美国这轮经济扩张周期 ,谨慎对待新经济论。本文通过分析三种不同但相互关联的新经济论的观点 ,说明传统经济学仍能解释美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特点 ,现在判断美国是否出现了“新经济”还为时尚早
关键词:
新经济 长期增长 商业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