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4)
2023(7422)
2022(5806)
2021(5133)
2020(4108)
2019(8782)
2018(8450)
2017(15711)
2016(8113)
2015(9065)
2014(8665)
2013(8508)
2012(8131)
2011(7605)
2010(7919)
2009(7620)
2008(7130)
2007(6484)
2006(6067)
2005(5556)
作者
(23529)
(19701)
(19588)
(18694)
(12625)
(9233)
(8813)
(7538)
(7432)
(6957)
(6956)
(6466)
(6435)
(6401)
(6106)
(5952)
(5852)
(5675)
(5670)
(5306)
(5200)
(4642)
(4572)
(4551)
(4530)
(4443)
(4238)
(4153)
(3918)
(3797)
学科
(58276)
经济(58246)
管理(27851)
(24010)
(21484)
企业(21484)
地方(16361)
方法(14979)
中国(12656)
数学(12633)
数学方法(12541)
地方经济(12380)
(11992)
技术(11885)
业经(11714)
技术管理(9220)
(8206)
(7655)
(7435)
产业(7425)
环境(7335)
理论(7154)
(7145)
金融(7145)
(6907)
银行(6894)
经济学(6871)
(6691)
(6520)
总论(6312)
机构
学院(124503)
大学(124389)
(63632)
经济(62600)
研究(46577)
管理(46031)
理学(38708)
理学院(38262)
管理学(37791)
管理学院(37518)
中国(34208)
(26453)
科学(25225)
(25116)
(22758)
经济学(21345)
财经(20794)
研究所(20400)
中心(19788)
(19349)
经济学院(18840)
(18756)
(17130)
师范(17010)
(16539)
北京(16006)
(15223)
财经大学(15121)
(14724)
科学院(13808)
基金
项目(77453)
科学(62518)
研究(59727)
基金(56107)
(47982)
国家(47590)
社会(41525)
科学基金(41358)
社会科(39440)
社会科学(39431)
(30769)
基金项目(28662)
教育(26745)
(24769)
自然(23123)
自然科(22598)
自然科学(22593)
编号(22499)
自然科学基金(22188)
资助(21459)
(19098)
(18924)
成果(18699)
国家社会(18172)
创新(18094)
重点(17784)
(16849)
课题(16636)
发展(16206)
(15973)
期刊
(78894)
经济(78894)
研究(44125)
中国(26357)
管理(20914)
(20191)
科学(15632)
学报(15517)
教育(14257)
经济研究(14254)
(13341)
技术(12625)
(12242)
金融(12242)
大学(12180)
财经(11709)
学学(11327)
业经(10555)
(10391)
问题(9484)
技术经济(9049)
农业(8799)
(6844)
(6820)
世界(6786)
统计(6767)
科技(6395)
商业(6318)
经济管理(6206)
经济问题(6159)
共检索到201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把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作为暗含的前提。但是 ,转型中国家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却因政府的赶超愿望 ,进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不具自生能力。当经济中大量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时 ,实行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所制定的改革或转型政策 ,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而且 ,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痛苦。本文主张 ,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经济和发展经济问题时 ,放弃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暗含前提 ,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一个具体的考虑变量 ,这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必要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陆长平  
本文从隐含的“统一利润率”假设入手,分析了新古典资本理论中难以解决的两个逻辑“悖论”。就“单一产品模型”而言,新古典的逻辑是“优美”的,而一旦脱离单一产品的假设进入较为现实的“异质品模型”,新古典便会面临着无法摆脱的逻辑困境。产生这些“悖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在“分配是否影响相对价格”这一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也就是在“是否存在统一利润率”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对“统一和差别利润率”的探讨是解决新古典逻辑“悖论”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长平  
“适度技术”的观念一直统治着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决策。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技术选择观点 ,适度技术是新古典理论的逻辑结论。但“资本倒流”和“技术再转移”使新古典的技术选择发生了“悖论”。这一悖论的政策意义在于 ,发展中国家在不少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先进技术”而不是“适度技术”进行盈利 ,关键是国家要积极鼓励和倡导。因此 ,国家 (即宏观层面 )不能局限于“适度技术”,对“适度技术”的利用与否要让企业自身去取舍。而国家应该积极鼓励创新和先进技术的使用 ,创造一个适合于“先进技术”发展的环境 ,以便抓住良机尽快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衍龙  
新古典经济学与经济学创新李衍龙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该学派因假设行为最大化并以机械均衡为理论核心而招致诸多批评。在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同时,人们也在试图改革和创新经济学。目前,就经济学创新问题人们远未达成共识,但探讨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箭  
本文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进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指出由于对经济世界认识的不同导致了两种经济学理论在经济理性、多样性以及时间和过程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上的显著差异。本文认为 ,进化经济学坚持以动态演化观点来理解社会经济过程的思想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琳  
1987年10月以前的时光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黄金时代。经过马歇尔、瓦尔拉斯和德布鲁、卢卡斯这两代人的努力,建构于均衡范式和线性数理方法基础上的新古典大厦已基本完成,信奉新古典教条的经济学家们开始沉溺于“只要将复杂的经济行为简化成一个线性方程,然后求出其帕累托最优解,则经济学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了”的虚妄之中。 然而,10月19日纽约股市的暴跌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神话,使新古典大厦摇摇欲坠。“黑色星期一”表现出的突发性和奇异性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市场波动归咎于来自经济系统外的随机干扰。但是,对于这次震动世界经济的股市暴跌,却找不到任何来自系统外的充分证据。因此,经济学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杨  
将"自利"和"理性"作为经济人的整体特征来理解,不利于我们发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的不同理解,这一不同理解其实正是导致两者在解读经济人追逐自利的行为如何达成社会利益时建立不同研究范式、框架和方法的内在源起。本文试图探讨两者在以上理论进路中产生的重大分歧和差异,以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得到更多的理解和重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洁  付才辉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放松新古典理论的潜在假设——企业自生能力,初步构建了企业自生能力与环境污染的分析框架,识别出二者的环境治理机制、环境约束机制和技术进步机制,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说。并利用省级层面和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程度越大,环境污染越严重。在选取“离受威胁地最短距离”作为企业自生能力的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处理,以及考虑环境污染的时间滞后性和空间外溢性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缺乏自生能力,会使得环境治理投入不足,造成环境软约束以及抑制技术进步,从而加剧环境污染。因此,若要解决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首要的是解决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这就需要将目标定位在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上。而为了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政府的发展战略选择就需要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正  
由于存在网络外部性,网络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网络产品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性,使得其供给曲线向下倾斜。网络产品的均衡是一种正反馈,这会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赢者通吃。网络经济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在于正反馈非均衡、边际收益递增、超边际决策以及需求方规模经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彤  颜鹏飞  
现代经济从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人文现象。消费理论作为最直接体现人的利益与个体需要的理论,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而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则被抽象为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机械理论,新古典对消费者脱离现实的抽象在行为经济学那里得到矫正,消费理论重新关注社会文化结构等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从古典、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消费理论从最初具有浓厚人文精神到对这种精神的背离和回归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现代经济学的主题和核心也转向了对"人及其行为"的关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霞  罗晰文  
消费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早期的消费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文在对大量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消费思想,概述古典时期在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消费与生产关系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晋  
经济学主要经历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两个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论解释与建模分析当前新经济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后古典经济学,价值观基础是人本主义,方法论基础是离散主义。本文对离散主义进行了定义,微观层面论述了数据理性、数据成本与企业边界,宏观层面建立了以制度为核心的离散发展模型。后古典经济学的要旨在于指出当代经济社会正处于离散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过程中,社会化大生产的重心从物质转向精神,资源稀缺性从外在的物质资料稀缺,转变为内在的生命时间稀缺。本文最后简述了后古典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分支网络经济、数据经济与平台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于业明  王欣  王建军  
80年代以来,杨小凯、罗森、贝克尔、博兰、黄有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运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了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形成了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工具,以专业化经济、分工和经济组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由于这一新的分析框架的最大特点是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在新兴古典躯体中复活,因此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 本文主要是在新古典经济(Neoclassical economics)和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比较的基础上对后者作一评论式介绍。 一、从分际分析到超边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梅英  蔡玉莲  
演化经济学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框架,跨越了主流经济学理性人、最优、均衡的藩篱,提出历史演化、满意、多样性假说,并借用生物学基因的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的运作,为解释经济系统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动态变化的研究框架,使经济学面临着更大的革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梅妮  林利  张振威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但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关注的重心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