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5)
- 2023(13785)
- 2022(11928)
- 2021(11101)
- 2020(9379)
- 2019(21208)
- 2018(21149)
- 2017(39782)
- 2016(21898)
- 2015(24337)
- 2014(24276)
- 2013(23725)
- 2012(21602)
- 2011(19422)
- 2010(19052)
- 2009(17284)
- 2008(16606)
- 2007(14319)
- 2006(12331)
- 2005(10376)
- 学科
- 济(79597)
- 经济(79493)
- 管理(61564)
- 业(56602)
- 企(46539)
- 企业(46539)
- 方法(37808)
- 数学(32774)
- 数学方法(32426)
- 农(22391)
- 中国(21003)
- 学(20862)
- 财(20534)
- 业经(17987)
- 地方(16090)
- 制(15298)
- 贸(15143)
- 贸易(15139)
- 农业(14890)
- 易(14687)
- 理论(14573)
- 环境(13618)
- 技术(13465)
- 和(13405)
- 务(12931)
- 财务(12859)
- 财务管理(12839)
- 银(12184)
- 企业财务(12141)
- 银行(12112)
- 机构
- 大学(307117)
- 学院(305402)
- 管理(120020)
- 济(113405)
- 经济(110820)
- 理学(104917)
- 理学院(103702)
- 研究(103294)
- 管理学(101681)
- 管理学院(101165)
- 中国(74113)
- 科学(69668)
- 京(65707)
- 农(59680)
- 业大(53677)
- 所(53053)
- 财(50145)
- 研究所(49231)
- 农业(47437)
- 中心(46501)
- 江(43316)
- 北京(41033)
- 财经(40987)
- 范(39911)
- 师范(39248)
- 院(37754)
- 经(37385)
- 州(35100)
- 技术(34523)
- 经济学(32800)
- 基金
- 项目(221664)
- 科学(171221)
- 基金(158813)
- 研究(155093)
- 家(141998)
- 国家(140836)
- 科学基金(118992)
- 社会(94897)
- 社会科(89747)
- 社会科学(89722)
- 省(87905)
- 基金项目(85595)
- 自然(81056)
- 自然科(79004)
- 自然科学(78975)
- 自然科学基金(77528)
- 划(74489)
- 教育(71239)
- 资助(64531)
- 编号(62418)
- 重点(49780)
- 成果(49352)
- 部(47200)
- 发(46410)
- 创(46179)
- 课题(43501)
- 科研(43150)
- 创新(43094)
- 计划(43048)
- 大学(40862)
- 期刊
- 济(118199)
- 经济(118199)
- 研究(83328)
- 学报(59436)
- 中国(55448)
- 农(53288)
- 科学(50483)
- 管理(43267)
- 大学(43212)
- 学学(41067)
- 农业(36666)
- 财(36453)
- 教育(33735)
- 技术(26486)
- 融(21665)
- 金融(21665)
- 业经(20822)
- 经济研究(19144)
- 财经(18892)
- 业(18593)
- 科技(17025)
- 业大(16630)
- 版(16315)
- 经(16018)
- 图书(15821)
- 问题(15612)
- 理论(14246)
- 资源(13530)
- 林业(13515)
- 技术经济(13476)
共检索到427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守林 戚春华 李文彬
为进一步了解机械风和不同环境自然风气流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该文利用自主开发的自然风模拟系统,采用3种气流类型、7种气流形式,通过人体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工况的机械风和不同环境的自然风的吹风感和热舒适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90%以上的受试人员能较容易地区别出模拟自然风与机械风及普通模拟风之间的气流差异,70%的受试者可以区分出不同自然环境自然风气流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温度环境下,90%的受试人员选择模拟自然风作为自己最喜爱的气流形式,自然风气流在吹风感和可接受性方面的综合评价都优于其他形式的气流.
关键词:
自然环境 近地表 自然风 热舒适 评价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伏 刘莉 吕伟 韦清毅
选取国家推荐座椅尺寸和某类客车的实际座椅尺寸作参数,选择40名健康被试进行2小时的不舒适性测量,通过表面肌电、表面压力、动作捕捉和主观问卷等方法,测量不同容膝空间对人体不舒适性的影响。多种测量手段所得结论基本一致,不同的容膝空间对人体的不舒适性有显著影响。实验前后,人体主观不舒适性和客观肌电指标均表明人体不舒适性上升,且容膝空间越小,实验后人体不舒适性越强。本研究成果能为座椅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立华 杨元
采用Tekscan体压分布测量系统并结合主观评价的综合实验方法,剖析了人体不同坐姿形式对坐姿舒适性的影响。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提出了合理的坐姿方式建议以及相应的坐具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坐姿可明显影响体压分布情况,进而影响人体舒适性。自然放松的靠背坐姿时,各体压分布指标最小,是舒适性最好的坐姿形式。
关键词:
坐姿形式 靠背椅 人体舒适性 体压分布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飞宇 付明 申世飞 李亚运 郭贤
低温环境中,人体热反应规律研究是人员热安全与热舒适评价的基础。现有研究的对象尚局限于低运动强度的低温暴露人员,缺少针对冬季体育锻炼人员的研究。为研究体育锻炼人员在低温环境下的人体热反应规律及其影响机理,该文在环境舱中开展人体实验,考虑5、0、-5和-10℃的低温条件及2.57 clo和1.34 clo两种冬季运动着装条件,对6名体育锻炼男性青年的皮肤温度、核心温度、热感觉等热反应关键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人体平均皮肤温度及局部皮肤温度受到环境温度的线性影响,拟合斜率随服装保暖性能的提升而减小;人体核心温度变化速率与人体热积累速率成线性关系,拟合斜率随服装保暖性能的提升而增大;人体热感觉在中低运动强度下受到环境温度与着装影响,而在高运动强度下影响不显著;且体育锻炼人员的热感觉未表现出与生理温度间的统计相关性。基于实验结果为低温环境下体育锻炼人员的服装选择提出了建议。该研究可为体育锻炼人员的热安全、热舒适、运动能力及服装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华玲 张敏飞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方法对重庆某高校校舍和居民住宅的夏季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调研,获得了530份有效问卷,采用Bin法划分温度区间,将各区间内的有效温度与平均热感觉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热中性有效温度为25.5℃,给出非空调环境下夏季80%可接受的有效温度范围为22.6℃~26.6℃,同时分析了非空调环境下预测热感觉与实测热感觉的差异,最后以重庆村镇典型住宅为例,对使用风扇改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研究成果可为重庆地区非空调环境的热舒适评价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完善重庆地区热舒适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对采用风扇改善热环境和减少空调运行时间、降低建筑能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公伯 罗力阳
以秦皇岛地区为例进行既有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住宅耗热量与室内热舒适的影响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将秦皇岛地区农村住宅进行分类分析,并计算出三类农村住宅的各自热舒适区间。基于既有农村住宅能耗和室内热舒适情况,运用EnergyPlus软件对三类农村住宅外墙、屋面、外门窗、地面四个方面进行控制单一变量的模拟计算,提出适宜的改造措施,使其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琦 刘运颖 杜欣怡 赵婉莹 王朝元 施正香
针对目前我国奶牛舍在寒冷地区应用时保温隔热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建筑热工评价和奶牛热应激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寒冷地区开放式和密闭有窗式2种牛舍的围护结构热阻进行测算,对牛舍内夏季的热环境参数进行测试并采用温湿指数和奶牛皮肤温度指数对奶牛的热应激程度进行评估,基于已有研究对牛舍内冬季的热环境进行理论预测,对寒冷地区应用不同建筑形式的奶牛舍的舍内热环境舒适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开放式和密闭有窗式牛舍的屋面热阻值基本满足要求,但侧墙热阻值均显著低于该地区要求的墙体低限热阻值;2)在夏季,2种建筑形式的牛舍在寒冷地区均可提供较舒适的舍内热环境,舍内奶牛热应激问题不显著;3)冬季应用时舍内温度均无法满足要求。开放式牛舍应用于我国寒冷地区时无法提供适宜的舍内热环境,建议采用密闭有窗式牛舍,要求其墙体热阻值≥1.137 m~2·K/W,屋面热阻值≥1.459 m~2·K/W。
关键词:
建筑形式 热环境 环境舒适性 牛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莹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中华老字号"企业经营出现停滞,甚至破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研究老字号企业的存续问题,对老字号企业经营者行为、企业文化、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发现舒适区是影响老字号企业存续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老字号企业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老字号"企业如何突破"舒适区"提高竞争力,希望为老字号企业提供具有普遍积极借鉴意义的对策。
关键词:
老字号 舒适区 路径依赖理论 存续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明远 宋姗姗
利用2003—2019年的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城乡两部门模型和城市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城市舒适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舒适性的提升对城乡消费差距有着显著的缩小作用,且这一结果在调整指标赋权方法、城市消费差距计算方法以及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在作用机制方面,城市舒适性主要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来实现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且城市舒适性对房价、居民收入水平和集聚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城市舒适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方面,出行舒适性可能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最主要推动力,且出行舒适性同样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上述结论为地方政府在进行公共支出中重视对城市舒适性的提升,进而推动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莹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中华老字号"企业经营出现停滞,甚至破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研究老字号企业的存续问题,对老字号企业经营者行为、企业文化、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发现舒适区是影响老字号企业存续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老字号企业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老字号"企业如何突破"舒适区"提高竞争力,希望为老字号企业提供具有普遍积极借鉴意义的对策。
关键词:
老字号 舒适区 路径依赖理论 存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康杰 李娜
通过利用2000~2019年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舒适性对中国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舒适性与城市创业活跃度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且多数城市仍位于拐点左侧;环境舒适性对城市创业活跃度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相较东部地区,环境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的正向效应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更为显著;东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气候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均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生态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污染舒适性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创业活跃度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污染加重不利创业;环境舒适性通过创新、城镇化中介能正向影响创业活跃度,高技能人才中介不显著但对创业活跃度有正向作用。建议规避气候舒适负效应,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开展污染治理,同时提升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吸引高技能人才,有效激发城市创业活力。
关键词:
环境舒适性 创业活跃度 创业活力 倒U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乐为 耿子文 郭本海 尹洪娟
作为影响顾客入住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酒店视觉舒适感会通过情绪反应得以映射。本文从情绪视角出发,设计了多个酒店房间模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索了灯光照度、墙壁色调、装修风格等因素如何影响视觉舒适性。实验结果显示:灯光照度、墙壁色调、装修风格都对视觉舒适性产生显著影响,而且灯光照度与墙壁色调、装修风格的交互影响作用显著。
关键词:
视觉舒适性 影响因素 眼动追踪 情绪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飞宇 申梁昌 付明 申世飞 李亚运
服装热湿传递数值模型是评估服装保暖防护性能、计算人体和环境的热湿传递以及评价人员冷暴露安全的重要工具。现有模型主要关注传统的被动保暖服装,针对主动加热服装的模型研究较少,且仅考虑织物层面,不能用于人体实际穿着服装中热反应计算的模拟。该文构建了适用于与人体热生理反应模型耦合计算的主动加热服装多层热湿传递模型。基于被动保暖服装模型,考虑电加热、相变材料(PCM)、吸湿发热等主动加热技术的产热传热机理,建立了适用于主动加热服装的热湿传递通用模型。针对最为普及的电加热服装,进一步考虑服装结构、辐射传热、分区与横向传热的特性,对模型进行优化改进,建立了适用于电加热服装的改进模型。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所建立的通用模型和电加热服装改进模型对局部皮肤温度的预测误差分别不超过0.58℃和0.47℃,具有较好的准确度。所建立的模型可应用于低温暴露场景中穿着主动加热服装的人体热安全及服装防护性能评价,为公共安全以及环境工效学领域的人员防护、应急管理和防护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海 王雪 董丽
选择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8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夏季日间微气候效应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采用不舒适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对人体舒适度影响的差异,最后分析了群落冠层特征对微气候和不舒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天气里,植物群落可显著降低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提高相对湿度;与对照点相比,植物群落内的日均降温强度为1.6~2.5℃,增湿强度为2.9%~5.2%,遮光率为61.0%~96.9%;与对照点相比,植物群落都能降低一定的不舒适指数,降低不舒适指数率为2.5%~4.3%,不同植物群落间降低不舒适指数率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不同树种的微气候效应具有差异。最后通过对微气候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晓磊 许景伟 李传荣 胡丁猛 赵振磊
以济南南部山区4种典型游憩林(侧柏纯林、侧柏黄栌混交林、刺槐纯林、经济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游憩林调节小气候和人体舒适度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炎热的夏季,4种游憩林均具有显著的降温、增湿及降低风速的作用,能明显改善人体舒适度。不同游憩林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存在差异,与对照相比,侧柏纯林、侧柏黄栌混交林、刺槐纯林、经济林分别日均降温2.10、2.75、2.15、0.67℃;增湿5.35%、8.0%、6.04%、2.92%;降低风速51.0%、66.4%、67.4%、37.0%。从人体舒适度来看,游憩林林内很舒适的时间延长了1 6 h;8:00-10:00和17:00-18:00达很舒适标准,最适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