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4)
- 2023(13917)
- 2022(11233)
- 2021(10096)
- 2020(8190)
- 2019(18594)
- 2018(18386)
- 2017(34388)
- 2016(18671)
- 2015(20878)
- 2014(20901)
- 2013(20384)
- 2012(18660)
- 2011(16987)
- 2010(17247)
- 2009(15800)
- 2008(15343)
- 2007(13521)
- 2006(12472)
- 2005(11477)
- 学科
- 济(85561)
- 经济(85468)
- 管理(48005)
- 业(46937)
- 企(34844)
- 企业(34844)
- 方法(30327)
- 中国(27445)
- 农(26106)
- 数学(25614)
- 地方(25273)
- 数学方法(25205)
- 业经(20621)
- 农业(18233)
- 学(15725)
- 发(15258)
- 财(14568)
- 环境(13869)
- 制(13613)
- 融(13327)
- 金融(13325)
- 银(13184)
- 银行(13168)
- 贸(13079)
- 贸易(13064)
- 理论(13060)
- 地方经济(12892)
- 行(12835)
- 和(12694)
- 易(12534)
- 机构
- 学院(263298)
- 大学(260018)
- 济(105728)
- 经济(103380)
- 管理(98695)
- 研究(95440)
- 理学(83701)
- 理学院(82614)
- 管理学(80851)
- 管理学院(80343)
- 中国(72396)
- 科学(59646)
- 京(57909)
- 所(48284)
- 财(47021)
- 农(45020)
- 研究所(43744)
- 中心(43628)
- 江(42105)
- 范(39678)
- 师范(39315)
- 业大(37917)
- 北京(37080)
- 财经(36676)
- 院(34811)
- 农业(34550)
- 州(34076)
- 经(33171)
- 师范大学(31679)
- 经济学(31589)
- 基金
- 项目(176357)
- 科学(139502)
- 研究(130272)
- 基金(126121)
- 家(110911)
- 国家(109602)
- 科学基金(93651)
- 社会(83365)
- 社会科(78928)
- 社会科学(78910)
- 省(71102)
- 基金项目(66278)
- 自然(59260)
- 划(59039)
- 教育(58823)
- 自然科(57691)
- 自然科学(57677)
- 自然科学基金(56576)
- 编号(53110)
- 资助(51395)
- 发(43926)
- 成果(42647)
- 重点(39966)
- 课题(37856)
- 部(37235)
- 创(36551)
- 发展(35196)
- 国家社会(34630)
- 展(34600)
- 创新(34150)
共检索到412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麻学锋 胡双林
建构自然资源驱动型旅游城镇化与居民幸福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以自然资源驱动型旅游城市张家界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趋势面分析及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等,对2002—2020年协调发展时空演化规律及2021—2030年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与预测,并使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测度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张家界旅游城镇化与居民幸福发展水平总体不断提高,并由初期的旅游城镇化滞后状态向同步发展状态转变;(2)协调发展程度不断增强,实现了由濒临失调向良好协调的转变,预计2030年进入优质协调状态;(3)耦合协调空间分异显著,具有“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4)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以物质基础和保障为主,但非物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鸿 刘雨婧 麻学锋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评价及探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关系。采用1989—2014年张家界旅游及城镇相关数据,结合小波分析、熵值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就业及收入效应表现较好,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表现突出;出现期及生成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低,但成长速度较快,城镇化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互为因果,短期内正负效应交替,长期内均有稳定正向效应;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水平反超城镇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但城镇化不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鸿 刘雨婧 麻学锋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评价及探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关系。采用1989—2014年张家界旅游及城镇相关数据,结合小波分析、熵值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就业及收入效应表现较好,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表现突出;出现期及生成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低,但成长速度较快,城镇化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互为因果,短期内正负效应交替,长期内均有稳定正向效应;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水平反超城镇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但城镇化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原因,产生的冲击效应也较弱。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麻学锋 崔盼盼
在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及就业吸纳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视角深入剖析旅游产业对城镇化及就业吸纳的影响。利用张家界1989—2014年相关数据,结合HP滤波分析法、生产函数模型、偏最小二乘法,研究发现:(1)旅游产业生成是城镇化、就业吸纳的单向格兰杰原因。(2)同一阶段,各变量对旅游产业生成的影响不同,同一变量在不同阶段对旅游产业生成的影响亦不同。(3)整个生成阶段,张家界旅游产业对城镇化发展呈积极正效应。出现期和生成期,模型拟合度较高,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呈递增态势;成熟期,模型拟合度最差,回归系数最小。(4)整个生成阶段,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对就业吸纳起正向促进作用。出现期、发展期,回归模型比较理想,弹性系数b分别为0.6593、0.4061;生成期、成熟期模型拟合度很差,弹性系数b分别为0.0432、0.2914。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麻学锋 崔盼盼
在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及就业吸纳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视角深入剖析旅游产业对城镇化及就业吸纳的影响。利用张家界1989—2014年相关数据,结合HP滤波分析法、生产函数模型、偏最小二乘法,研究发现:(1)旅游产业生成是城镇化、就业吸纳的单向格兰杰原因。(2)同一阶段,各变量对旅游产业生成的影响不同,同一变量在不同阶段对旅游产业生成的影响亦不同。(3)整个生成阶段,张家界旅游产业对城镇化发展呈积极正效应。出现期和生成期,模型拟合度较高,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呈递增态势;成熟期,模型拟合度最差,回归系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立新 孙根年
与资源输出型的城镇发展模式不同,旅游城镇则是人员、资金、信息、物资输入型的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张家界地区进行旅游开发20多年来城镇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居民就业结构和城镇环境的成长演变,从而从实证角度、在一个景区层面揭示了能动地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能够使旅游开发更有效率地贡献于相关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为其它地区在制订城镇发展战略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旅游开发 城镇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鹰 李彩玲
旅游业是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发展产业之一,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协调好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张家界市是我国著铭旅游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所在地,本文从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引入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张家界市1996-2010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和发展态势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张家界市旅游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评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子系统的评价值存在一定的波动变化;张家界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中度协调发展类;系统耦合协调类型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鸿 刘雨婧 麻学锋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评价及探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关系。采用19892014年张家界旅游及城镇相关数据,结合小波分析、熵值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就业及收入效应表现较好,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表现突出;出现期及生成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低,但成长速度较快,城镇化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互为因果,短期内正负效应交替,长期内均有稳定正向效应;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水平反超城镇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但城镇化不是推
关键词:
生成周期 旅游业 新型城镇化 张家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鸿 刘雨婧 麻学锋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评价及探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关系。采用1989~2014年张家界旅游及城镇相关数据,结合小波分析、熵值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就业及收入效应表现较好,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表现突出;出现期及生成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低,但成长速度较快,城镇化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互为因果,短期内正负效应交替,长期内均有稳定正向效应;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水平反超城镇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但城镇化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原因,产生的冲击效应也较弱。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成周期 旅游业 新型城镇化 张家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刚 蔡平
文章通过对全域旅游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构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指数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我国各省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域范围内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相互影响的协调关系,大部分省区协调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域旅游有利于推进城镇旅游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和城镇化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产业 城镇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里 罗能生 王良健
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国内旅游城市正面临着旅游产业发展动能力不强,致使区域各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张家界市应依赖地区特色的绿色资源,面向旅游市场,重点发展旅游产品中的地区特色的绿色旅游商品,进而依靠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从横向和纵向上带动与旅游产业直接或间接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关键词:
张家界市 旅游产业链 产业联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麻学锋 孙洋
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相适配对推进旅游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以典型旅游地张家界为例,将生存、相互关系、成长三核心需要理论(ERG理论)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理论分析框架中,构建二者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适配度模型、标准差椭圆—重心和障碍度模型,从时空维度剖析2002—2020年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适配关系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前者易受突发事件影响,后者则保持相对稳定发展;二者演绎过程经历了低水平不协调阶段、波动协调阶段和协调转型阶段,并与ERG理论的生存需要(E)、相互关系需要(R)和成长需要(G)相对应。(2)民生福祉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不同阶段受多因素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无法完全与民生福祉相匹配。(3)时间上,旅游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适配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不适配提升为良好适配;空间上,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呈先延伸后收缩的变化趋势,并将中心锁定在武陵源区。(4)旅游产业发展系统中的文化教育投入不足及经济贸易流量限制和民生福祉系统中的就业不稳定及社保、交通不完善是影响二者适配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佳欣 王凯
以“要素→结构→功能”为逻辑主线探讨和美乡村建设与旅游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机理,采用改进的耦合协调模型、基尼系数、Tapio脱钩指数及障碍度模型,分析2002—2021年武陵山区5个中心城市和美乡村建设与旅游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水平、区域差异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武陵山区和美乡村建设水平与旅游城镇化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旅游城镇化增速低于和美乡村建设;区域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张家界市旅游城镇化水平居于首位,铜仁市和美乡村建设水平最高。(2)和美乡村建设与旅游城镇化呈现耦合互馈特征,实现从基本协调到中度协调的类型转换,空间差异先缩小后扩大,2018—2019年协调状态稳定性较强,但短期内难以跃迁至优质协调阶段;各市州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一致,呈现“怀化市>张家界市>恩施州>湘西州>铜仁市”的态势。(3)和美乡村建设与旅游城镇化之间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脱钩类型以扩张性负脱钩和弱脱钩为主。文化振兴与社会福利是制约武陵山区和美乡村建设与旅游城镇化协调关系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余含
张家界旅游通过聚集机制——旅游资源禀赋及特色、政策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扩散机制——城市生产要素外溢和相对落后产业外迁,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通过产品创新力、设施支持力、消费驱动力和形象引导力来促进张家界城市旅游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研究发现张家界旅游和小城镇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并提出张家界市耦合发展对策:要深化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城镇建设发展;增加要素投入规模,以完善的城镇综合服务促进旅游业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旅游业推动城镇建设发展;加强政府主导,促进张家界市城镇化和旅游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旅游产业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健雄 朱媛媛 刘雨婧 何庆
基于1995、2000、2005、2010、2015、2018年6个时间节点的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分形理论、紧凑度指数、重心转移指数分析张家界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城市空间扩展的时间层面来看,1995—2018年张家界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展阶段性明显,经历了"低强低速、高强中速、中强中速、高强高速"4个发展阶段。(2)从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上来看,5个时期张家界市扩展方向差异性较大,城市重心以向北部转移为主,以北偏东、北偏西的方向发展,城市分散度不断变大,向外扩张趋势明显。(3)从城市空间扩展的具体形态来看,以星状和团状扩展为主,紧凑度指数以2005年为时间节点先增大后减小,城市空间形态以非紧凑化、外延式扩展为主。(4)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交通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张家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