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4)
- 2023(4895)
- 2022(4102)
- 2021(3841)
- 2020(3108)
- 2019(6858)
- 2018(6863)
- 2017(12122)
- 2016(7072)
- 2015(7926)
- 2014(8116)
- 2013(7666)
- 2012(7045)
- 2011(5992)
- 2010(6717)
- 2009(6218)
- 2008(6254)
- 2007(5698)
- 2006(5129)
- 2005(4722)
- 学科
- 管理(23966)
- 济(19910)
- 经济(19881)
- 业(19710)
- 企(18003)
- 企业(18003)
- 审计(12135)
- 财(9137)
- 方法(7492)
- 中国(7416)
- 制(6943)
- 务(6923)
- 财务(6905)
- 财务管理(6831)
- 企业财务(6543)
- 农(6421)
- 学(6221)
- 业经(5905)
- 各类(5895)
- 理论(5762)
- 资源(5339)
- 和(5237)
- 数学(5000)
- 数学方法(4924)
- 环境(4868)
- 体(4548)
- 银(4418)
- 银行(4411)
- 地方(4240)
- 农业(4112)
- 机构
- 学院(95053)
- 大学(92190)
- 管理(33736)
- 济(30583)
- 经济(29547)
- 研究(28977)
- 理学(27589)
- 理学院(27296)
- 管理学(26798)
- 管理学院(26620)
- 中国(25490)
- 京(21270)
- 财(19810)
- 科学(18648)
- 江(17232)
- 所(15370)
- 财经(15025)
- 中心(14637)
- 农(14424)
- 州(14060)
- 经(13458)
- 北京(13052)
- 研究所(13045)
- 范(12720)
- 师范(12570)
- 省(12126)
- 业大(12083)
- 技术(11573)
- 财经大学(11030)
- 院(10871)
- 基金
- 项目(57301)
- 研究(44263)
- 科学(43305)
- 基金(38678)
- 家(33888)
- 国家(33529)
- 科学基金(28189)
- 社会(25826)
- 社会科(24251)
- 社会科学(24238)
- 省(23378)
- 教育(20818)
- 编号(20258)
- 基金项目(20044)
- 划(18855)
- 自然(18008)
- 成果(17508)
- 自然科(17256)
- 自然科学(17244)
- 自然科学基金(16923)
- 资助(15883)
- 课题(14167)
- 重点(13309)
- 项目编号(12587)
- 性(12187)
- 部(12110)
- 发(11917)
- 创(11556)
- 年(11550)
- 大学(10886)
共检索到156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平波 唐赛
自然资源产权的公有性使得自然资源资产控制权与收益权相分离,容易诱发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公地悲剧"。由于产权公有性的存在,领导干部无法通过"内循环"完成国家和集体交托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任务,自然资源资产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通过"外循环"来完成。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理论角度出发,通过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要求,明确离任审计的角色与功能,从而厘清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腐败治理的机理。基于自然资源产权公有性的特性,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腐败治理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强化审计腐败治理功效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产权 离任审计 腐败治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振华 陈祖英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在研究前人文献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客体以及主要内容,分析目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自然资源资产 离任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杉杉
为了提高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有效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2017年9月印发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标志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已由试点转为全面实施阶段。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制度安排,仍存在着一些结构问题,本文结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的要求,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边界、审计证据、审计工具、责任界定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离任审计 基本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雪颖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资源环境督察制度以来,两项制度均在积极推进,并发挥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这两项制度在目标、程序、内容、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却存在差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侧重管理行为评价,资源环境督察侧重技术监督。通过分析两项制度的发展状况以及两者协同的有利条件和基础,构建协同框架,并从畅通交流渠道、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两者协同的实现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商思争
进入大数据时代,资源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要,能否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海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例,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基础、SWOT四因素、基本原理、审计模式、审计过程,认为大数据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可以真正实现审计的国家治理职能,运用大数据手段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既有优势、机遇,也有劣势和威胁,在威胁下,大数据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四种实现路径,每种路径下都遵循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分为三个步骤实施。
关键词:
大数据 云计算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志娟 殷方宁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以部分地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契机,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试点后,环境治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环境注意力强度和持续性,进而提升环境治理效率;分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因官员变更、任期、年龄、制度环境以及地理区位的差异,审计试点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了异质性影响;拓展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审计试点期间,试点城市官员晋升概率与环境治理效率提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更多表现为实职晋升。研究结论对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完善环境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胜 阳立高
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代化过程中,存在审计汲取能力不足、缺乏审计共识、制度建构不健全、公民参与不足和组织体制内部权责不明等问题。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代化,关键是要结合现存问题与风险,从制度化、民主化、高效化和协调化等方面完善审计体系和提高审计能力。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离任审计 国家治理 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璐 苗蕾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一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完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选择。将此项审计制度视为一场准自然实验,从绿色经济视角,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所带来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显著促进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经济发展。该结论通过了政策外生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利用时间序列的单重差分法将样本的研究期间扩展为2010年至2019年。进一步分析发现:(1)政府环境治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控排力度的增强是审计制度发挥上述治理效应的可能作用机制;(2)在中西部地区、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小、市场化及法制化程度低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审计制度对绿色经济的治理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丰富了审计学和环境经济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研究成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兆东 李振覃
基于2010—2017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通过推动环境制度建设、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和增加环境治理投入等路径,显著提升环境治理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财政状况较好、资源承载力较弱以及未实施中央环保督察的地区对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琦 谭志东
为了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我们运用2014年审计署组织部分省级审计机关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对试点城市的环境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财政环保投入与辖区内企业环保投资均显著增加,且企业环保投资增加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其中,试点城市给予企业环保补助是导致其增加环保投资的一种可能机制。此外,试点城市并未显著出现对环境指标的短效干预行为。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维度,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政府审计与环境治理两大领域的交叉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陶玉侠 谢志华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意义(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的权力存在公权与私权对立的两极。通常私权是指作为自然人的个人权力以及作为独立经济组织的企业权力;公权是指政府所拥有的公共管理权力。为了更好的发展,私权主体即社会公众与公权主体即政府之间形成了产生了委托代理契约关系:社会公众作为委托方将公共财产和资源委托给政府进行管理;而政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凌思远
一、背景介绍从出台环保工作32字方针到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再到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以及后来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着重要变化。强力推进污染减排、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尽管这一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波
通过讨论产权保护导向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经济责任界定方面需要重视对于领导干部资产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价,解决好产权界定的外部性因素所造成的经济责任难以区分的问题;在审计内容上应以财政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作为重点和发展方向;在审计方法上应解决好自然资源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选择生态环境恶化地区作为试点突破口,制定操作性指南,强化绩效审计,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进行改进和完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树锋 丁洋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评价是各级审计机关定位工作短板和总结经验以不断促进审计质量提升和完善审计管理机制的重要保障。从促进国家建立环境责任审计质量评价权威标准角度出发,结合相关政策规定,采用归纳法、逻辑推理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分析确立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依此构建了反映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的指标体系,并据以展开审计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审计实施指标权重值达到36.10%,是影响审计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得分3.22,位居评语集中等略上位置,表明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 戴克柱
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审计机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任务。通过座谈交流,以及对相关法规制度、过去涉及自然资源审计内容案例的分析研究等,我们认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计机关,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应该是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实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