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30)
2023(17174)
2022(14819)
2021(13629)
2020(11319)
2019(25834)
2018(25351)
2017(49016)
2016(26111)
2015(29177)
2014(28779)
2013(28268)
2012(25774)
2011(23114)
2010(23439)
2009(21531)
2008(20351)
2007(17408)
2006(15313)
2005(13262)
作者
(73695)
(61707)
(60931)
(58189)
(39173)
(29432)
(27827)
(24211)
(23328)
(21738)
(20910)
(20804)
(19368)
(19313)
(18957)
(18828)
(18268)
(18028)
(17579)
(17435)
(15044)
(14996)
(14746)
(14009)
(13756)
(13715)
(13389)
(13106)
(12410)
(11961)
学科
(120629)
经济(120516)
管理(79649)
(70739)
(59909)
企业(59909)
方法(52146)
数学(45192)
数学方法(44635)
中国(28034)
(27388)
(27303)
地方(25615)
业经(24730)
(24618)
环境(19697)
(18658)
农业(18472)
(18119)
(17715)
财务(17639)
财务管理(17565)
理论(17492)
(17164)
贸易(17149)
企业财务(16720)
技术(16569)
(16568)
(15888)
(15280)
机构
大学(371126)
学院(370095)
(155100)
经济(151936)
管理(149906)
理学(130698)
理学院(129347)
管理学(127108)
管理学院(126439)
研究(121110)
中国(89611)
(77643)
科学(73956)
(69522)
(59137)
财经(56987)
中心(55091)
(54308)
研究所(53803)
业大(53239)
(52279)
(51879)
北京(48135)
经济学(47770)
(47285)
师范(46885)
(44455)
经济学院(42923)
财经大学(42625)
(42393)
基金
项目(258967)
科学(204735)
基金(189646)
研究(188924)
(164684)
国家(163346)
科学基金(141830)
社会(121708)
社会科(115482)
社会科学(115447)
基金项目(100711)
(100202)
自然(91894)
自然科(89619)
自然科学(89598)
自然科学基金(87970)
教育(86370)
(83493)
资助(77714)
编号(76136)
成果(60138)
重点(57553)
(57390)
(54829)
(53566)
课题(51318)
国家社会(50737)
创新(50062)
教育部(49896)
科研(49342)
期刊
(167637)
经济(167637)
研究(108027)
中国(67038)
学报(56614)
管理(54239)
(53916)
科学(52318)
(48160)
大学(43384)
学学(41045)
教育(34682)
农业(33572)
技术(32536)
(28249)
金融(28249)
经济研究(28125)
财经(27871)
业经(26219)
(23928)
问题(21312)
技术经济(19089)
图书(18391)
资源(17220)
理论(17170)
科技(17035)
统计(16815)
(16591)
(16475)
现代(16215)
共检索到530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璐  苗蕾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一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完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选择。将此项审计制度视为一场准自然实验,从绿色经济视角,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所带来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显著促进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经济发展。该结论通过了政策外生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利用时间序列的单重差分法将样本的研究期间扩展为2010年至2019年。进一步分析发现:(1)政府环境治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控排力度的增强是审计制度发挥上述治理效应的可能作用机制;(2)在中西部地区、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小、市场化及法制化程度低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审计制度对绿色经济的治理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丰富了审计学和环境经济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研究成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胜  阳立高  
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代化过程中,存在审计汲取能力不足、缺乏审计共识、制度建构不健全、公民参与不足和组织体制内部权责不明等问题。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代化,关键是要结合现存问题与风险,从制度化、民主化、高效化和协调化等方面完善审计体系和提高审计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建梅   傅荣  
本文利用离任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政策来进行分析,采用DID模型检验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开展离任审计试点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表现为更高的绿色专利产出。本文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发现,离任审计能够对管理者产生治理作用,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骏  单美贤  谭建华  
绿色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力。本文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为准自然事件,实证检验了此项审计制度对地区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城市,审计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显著存在于官员晋升压力较大、制度环境优良以及资源型城市之中。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促使地方政府增加财政环保支出和加大环境行政处罚力度进而提升地区绿色创新水平。本文为理解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更好发挥环境治理效能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也丰富了“波特假说”关于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文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佳丽  
动态审计具有持续审计的优点,相对静态审计,动态审计具有预警等作用,能够实现对于事物发展的有计划、有阶段的审计和监管。因而,本文从动态审计的思路出发,基于我国政府官员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状,结合各地的资源、生态禀赋时间,给出相应的审计建议,以期提高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容   何金容   谢清华   王钟枢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我国对自然资源管理、领导责任履行等规律认识的审计制度创新。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工作要求,构建了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经济后果分析框架与“国家治理、国家能力、国家利益、国家责任”的实践动因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经济后果与实践动机,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经济后果主要包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推动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等;实践动机主要包括完善我国治理体系,提升宏观、中观、微观管理能力,维护国家利益、体现大国责任等,并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然  李月娥  袁紫璇  
我国各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不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可能有统一的普适性模式。本文首先明确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思路,然后结合优化、重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分别提出各主体功能区差异化的离任审计重点。文章以湖北省七个试点地区为例深入分析差异化离任审计的重点,对其他省域因地制宜地实施离任审计、建设生态文明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琦  谭志东  
为了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我们运用2014年审计署组织部分省级审计机关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对试点城市的环境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财政环保投入与辖区内企业环保投资均显著增加,且企业环保投资增加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其中,试点城市给予企业环保补助是导致其增加环保投资的一种可能机制。此外,试点城市并未显著出现对环境指标的短效干预行为。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维度,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政府审计与环境治理两大领域的交叉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桂花  颜景金  
要建立生态文明的国家,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具备责任意识以及战略意识。因此,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公布实施了系列环保政策法规,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视角探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数据,构筑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评价指标及思路,有助于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对评价党政领导干部的受托责任提供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溶冰  陈慧婷  倪静怡  
2019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经济责任审计新规,明确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应该加强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统筹协调。本文在分析全国各地开展两类审计统筹实践的基础上,从审计流程、审计评价和审计组织的视角,初步构建了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整合审计理论框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以期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体化格局的建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心  
本文在梳理了现有研究后,发现目前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仍然存在分歧,分歧的缘由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基础定义不清导致的。文章从核算目标与对象、核算职能、基本假设与权责发生制这五个方面厘清并完善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视角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核算基础,并从价值折算指标体系、资产负债表及其报表分析评价指标、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功能附加三个方面对未来作出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雪颖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资源环境督察制度以来,两项制度均在积极推进,并发挥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这两项制度在目标、程序、内容、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却存在差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侧重管理行为评价,资源环境督察侧重技术监督。通过分析两项制度的发展状况以及两者协同的有利条件和基础,构建协同框架,并从畅通交流渠道、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两者协同的实现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溶冰  谢晓君  
【目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出发,探求其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和经验证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15—2020年中国30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按照自然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将资源型城市作为处理组,非资源型城市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全国推广期间的政策效果。【结果】(1)伴随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的常态化,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具体表现为工业污染的减排。(2)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资源接续压力和环境绩效压力对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离任获得晋升的地方官员在任期内拥有更好的环境表现,支持了该项政策通过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推动污染治理的理论逻辑。(3)路径检验的结果表明,环保投资的增加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的可能路径。【结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长效性和普适性,应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推进环境责任审计的全覆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红燕   于膨菲  
基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准实验,以A股重污染行业企业为样本,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这项政策与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环境税收越高,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研发补助进而推动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一些获得环保补助的企业中,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绿色工艺创新影响更显著。本研究揭示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丰富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实施效果的微观经验证据,为政府优化完善资源环境审计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勇军  杨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审计路径不同于其他审计类型,传统的"物本"审计模式已不能适用以评价特定行为人的受托环境责任履行情况为目标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本文认为,以"人本审计"为理念的行为导向审计模式,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契合,并以水资源为例,构建了行为导向审计视角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