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8)
- 2023(12836)
- 2022(10424)
- 2021(9237)
- 2020(7868)
- 2019(17224)
- 2018(16768)
- 2017(31363)
- 2016(17185)
- 2015(18645)
- 2014(18127)
- 2013(18066)
- 2012(16239)
- 2011(14006)
- 2010(14473)
- 2009(13864)
- 2008(13932)
- 2007(12450)
- 2006(11106)
- 2005(10145)
- 学科
- 业(85088)
- 企(78864)
- 企业(78864)
- 管理(73616)
- 济(72614)
- 经济(72528)
- 方法(32283)
- 业经(28906)
- 财(28494)
- 农(24536)
- 数学(23445)
- 数学方法(23289)
- 务(23126)
- 财务(23102)
- 财务管理(23032)
- 企业财务(21981)
- 农业(18508)
- 技术(17750)
- 中国(17113)
- 划(16474)
- 环境(15198)
- 和(15027)
- 制(14939)
- 策(13939)
- 理论(13678)
- 贸(12629)
- 贸易(12615)
- 易(12306)
- 企业经济(12281)
- 审计(12210)
- 机构
- 学院(250712)
- 大学(244941)
- 管理(105370)
- 济(103004)
- 经济(101210)
- 理学(90345)
- 理学院(89541)
- 管理学(88514)
- 管理学院(88072)
- 研究(75692)
- 中国(62271)
- 京(52040)
- 财(50077)
- 农(48043)
- 科学(47441)
- 财经(40152)
- 业大(39451)
- 江(39058)
- 所(38735)
- 农业(38084)
- 经(36484)
- 中心(36151)
- 研究所(34580)
- 北京(31499)
- 州(30596)
- 商学(30578)
- 商学院(30327)
- 经济学(30074)
- 财经大学(29509)
- 经济管理(28682)
- 基金
- 项目(167907)
- 科学(133222)
- 基金(123925)
- 研究(119025)
- 家(109521)
- 国家(108507)
- 科学基金(94733)
- 社会(78176)
- 社会科(74391)
- 社会科学(74364)
- 省(66643)
- 基金项目(66287)
- 自然(63011)
- 自然科(61356)
- 自然科学(61333)
- 自然科学基金(60355)
- 划(54295)
- 教育(52124)
- 资助(49180)
- 编号(47144)
- 业(39760)
- 创(37913)
- 重点(37422)
- 部(36108)
- 成果(35821)
- 发(35618)
- 创新(34617)
- 国家社会(33166)
- 科研(32618)
- 制(31577)
- 期刊
- 济(113311)
- 经济(113311)
- 研究(65626)
- 中国(51029)
- 财(45191)
- 农(42786)
- 管理(41426)
- 学报(40374)
- 科学(36592)
- 大学(29386)
- 农业(29293)
- 学学(28083)
- 业经(21361)
- 技术(20945)
- 融(20457)
- 金融(20457)
- 财经(19906)
- 业(19003)
- 经济研究(18032)
- 经(17124)
- 财会(16421)
- 教育(15693)
- 问题(14738)
- 技术经济(14446)
- 会计(14121)
- 资源(12932)
- 图书(12641)
- 商业(12329)
- 版(12244)
- 现代(12139)
共检索到37223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宝成 吴雨桐 任佳
利用2014年后我国开始逐步开展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这一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及倾向值匹配法(PSM-DID)研究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重污染、资源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动态效应呈递增趋势。进一步的渠道和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正向影响主要通过“强化官员环境责任监督→促进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倒逼’企业绿色发展”的传导路径实现,在法制环境完善、公众环境关注度高的地区和企业披露质量处于“中间型”的情境最为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贺宝成 赵丹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资本市场的政策效应鲜有研究。本文以2014年试点省份重污染行业为实验组,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剧了重污染行业的股价波动,且动态效应呈递增趋势。在进一步进行平行趋势、反事实等检验后,结果依然保持稳健。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强的地区和国有企业中股价波动的加剧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领域的研究,为防范资本市场股价波动提供了新路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骏 单美贤 谭建华
绿色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力。本文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为准自然事件,实证检验了此项审计制度对地区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城市,审计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显著存在于官员晋升压力较大、制度环境优良以及资源型城市之中。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促使地方政府增加财政环保支出和加大环境行政处罚力度进而提升地区绿色创新水平。本文为理解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更好发挥环境治理效能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也丰富了“波特假说”关于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文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鹏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一种命令型环境规制,将生态环境治理纳入领导干部晋升考核体系中,是一项基于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文章聚焦于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微观企业层面环保投资的作用,选择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在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地区,企业环保投资得到显著提高;地区市场化水平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发挥了关键的中介作用。深入分析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会受到企业产权性质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研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毕明 郭振雄 刘爱光
以2014—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作为实验组,其他类型企业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考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常态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促进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常态化能够增强政府环境监管力度和提高企业绿色治理绩效,通过这两类环保回应行为可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较大和受政府干预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且绿色投资者能够强化这种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佩 吴昊旻
以我国2014年实施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简称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准自然实验,深入考察审计试点实施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影响以及企业异质性和治理机制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显著提升了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水平,且该正向效应在国有企业、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以及内部治理机制欠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有助于提升其长期绩效和价值。研究结论揭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效用,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等领域的交叉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孙玥璠 刘雪娜 张永冀 操群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检验政府审计的国家治理作用提供了难得的准自然实验场景。我们以2011-2017年为时间窗口,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角度检验政府审计的国家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政府干预和企业议价能力对二者关系存在着负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于非国有企业、未受到环境表彰的样本企业环境责任履行促进效应更强。本研究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角度,揭示了政府审计的国家治理作用,也为落实和提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效果提供了经验数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卫萌 张永红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制度的一种创新,是对领导干部受托环境资源责任的考核,而传统资源型企业转型对于改善环境资源现状,实现生态文明进步必不可少。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以2014年我国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7年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考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资源型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促进了资源型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和研发投入,且这种效应更多地存在于国有资源型企业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卫萌 张永红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制度的一种创新,是对领导干部受托环境资源责任的考核,而传统资源型企业转型对于改善环境资源现状,实现生态文明进步必不可少。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以2014年我国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7年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考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资源型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促进了资源型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和研发投入,且这种效应更多地存在于国有资源型企业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建梅 傅荣
本文利用离任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政策来进行分析,采用DID模型检验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开展离任审计试点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表现为更高的绿色专利产出。本文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发现,离任审计能够对管理者产生治理作用,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敏
我国宪法规定森林、土壤、渔业、矿山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将自然资源资产和环保责任关联到属地领导干部任职与晋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是平衡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对审计方法与制度创新提出了时代要求。目前业界尚未形成科学合理且切合实际的审计指标体系,客观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是实施审计判断极其重要并亟待解答的技术问题,相对于其他自然资源资产,林业资产价值量化更容易实现。由祖建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研究》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的资产价值计量及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困境和技术障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溶冰 谢晓君
【目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出发,探求其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和经验证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15—2020年中国30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按照自然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将资源型城市作为处理组,非资源型城市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全国推广期间的政策效果。【结果】(1)伴随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的常态化,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具体表现为工业污染的减排。(2)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资源接续压力和环境绩效压力对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离任获得晋升的地方官员在任期内拥有更好的环境表现,支持了该项政策通过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推动污染治理的理论逻辑。(3)路径检验的结果表明,环保投资的增加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的可能路径。【结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长效性和普适性,应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推进环境责任审计的全覆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树锋 丁洋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评价是各级审计机关定位工作短板和总结经验以不断促进审计质量提升和完善审计管理机制的重要保障。从促进国家建立环境责任审计质量评价权威标准角度出发,结合相关政策规定,采用归纳法、逻辑推理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分析确立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依此构建了反映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的指标体系,并据以展开审计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审计实施指标权重值达到36.10%,是影响审计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得分3.22,位居评语集中等略上位置,表明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志娟 任乐祺 徐杰 李小倩
在深入阐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实证探究审计机关开展该项审计对领导干部管辖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水环境质量,并且这种效应分别在水资源相对稀缺的北方地区与产业结构偏工业化的地区更为明显;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全面推行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珠 刘文军
利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简称"离任审计")在部分地区试点这一事件,本文研究其对资源型、重污染型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离任审计提高了相关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包括银行借款成本和债券融资成本;离任审计降低了企业未来债务融资规模,有微弱的证据显示离任审计降低了企业获得商业信用的规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并不因企业产权性质而异。最后,机理检验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降低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本文的研究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提高了债权人对企业风险的评估,进而对企业债务融资造成负面影响,这对于认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微观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