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4)
- 2023(11788)
- 2022(9703)
- 2021(8833)
- 2020(7479)
- 2019(16692)
- 2018(16474)
- 2017(32119)
- 2016(17217)
- 2015(19088)
- 2014(18182)
- 2013(18442)
- 2012(16784)
- 2011(14555)
- 2010(15285)
- 2009(14738)
- 2008(15000)
- 2007(13580)
- 2006(11995)
- 2005(11032)
- 学科
- 业(91441)
- 企(86355)
- 企业(86355)
- 济(80179)
- 经济(80099)
- 管理(76221)
- 方法(39687)
- 财(32207)
- 数学(30582)
- 数学方法(30452)
- 业经(28540)
- 务(26444)
- 财务(26431)
- 财务管理(26358)
- 企业财务(25236)
- 农(23246)
- 技术(20691)
- 中国(18556)
- 农业(17480)
- 制(17204)
- 划(15780)
- 和(15322)
- 策(14809)
- 理论(14282)
- 技术管理(13808)
- 体(13480)
- 经营(13085)
- 环境(12771)
- 企业经济(12758)
- 地方(12512)
- 机构
- 学院(249430)
- 大学(242503)
- 济(109708)
- 管理(107869)
- 经济(107868)
- 理学(92592)
- 理学院(91901)
- 管理学(91039)
- 管理学院(90582)
- 研究(69744)
- 中国(60359)
- 财(55340)
- 京(50214)
- 财经(43882)
- 经(39878)
- 江(38971)
- 科学(38437)
- 农(36102)
- 所(33580)
- 中心(33314)
- 经济学(33110)
- 商学(32890)
- 商学院(32643)
- 财经大学(32430)
- 业大(31921)
- 北京(30768)
- 州(30729)
- 经济学院(30128)
- 研究所(29188)
- 经济管理(29032)
- 基金
- 项目(157880)
- 科学(127676)
- 研究(118163)
- 基金(117527)
- 家(99340)
- 国家(98439)
- 科学基金(88869)
- 社会(79201)
- 社会科(75500)
- 社会科学(75475)
- 省(63214)
- 基金项目(62434)
- 自然(56529)
- 自然科(55091)
- 自然科学(55077)
- 自然科学基金(54229)
- 教育(53071)
- 划(49846)
- 资助(47730)
- 编号(46231)
- 创(39665)
- 业(37226)
- 创新(36008)
- 成果(35768)
- 部(35748)
- 重点(34537)
- 发(33553)
- 国家社会(33150)
- 制(32251)
- 人文(32009)
- 期刊
- 济(122368)
- 经济(122368)
- 研究(71496)
- 财(51257)
- 中国(50649)
- 管理(46503)
- 农(32522)
- 科学(30447)
- 学报(30007)
- 融(25765)
- 金融(25765)
- 大学(23963)
- 财经(23073)
- 技术(22966)
- 学学(22880)
- 农业(22098)
- 业经(21837)
- 经(19789)
- 经济研究(19473)
- 财会(17668)
- 教育(16988)
- 技术经济(15990)
- 问题(15664)
- 会计(15506)
- 业(15318)
- 商业(12862)
- 现代(12745)
- 科技(12280)
- 贸(12132)
- 策(12116)
共检索到377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红燕 于膨菲
基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准实验,以A股重污染行业企业为样本,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这项政策与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环境税收越高,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研发补助进而推动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一些获得环保补助的企业中,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绿色工艺创新影响更显著。本研究揭示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丰富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实施效果的微观经验证据,为政府优化完善资源环境审计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玉珊 马儒慧
基于2011~2017年我国A股重污染型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可显著促进辖区内企业实施绿色并购;而当地区市场竞争程度越高时,越会抑制企业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施背景下的绿色并购扩张行为;进一步地,企业绿色并购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且这一影响对并购后当年的企业价值影响最为显著;基于异质性分析方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会约束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环境治理行为,促进其采取绿色并购,实施绿色发展;同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会更有利于东部地区企业实施绿色并购,而对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影响不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耀东 徐素波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行,有效提高了试点地区重污染公司的治污减排成本,还可能使其面临的经营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引发了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对离任审计试点政策进行讨论。因此,文章基于离任审计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事件,采用双重差分研究模型,系统探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试点地区重污染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试点对辖区内重污染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主要体现为策略性创新增加,并且这种影响还会因产权性质、公司规模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试点地区重污染上市公司增加研发费用投入是促进公司创新的一种可能机制。文章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也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创新相关领域的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建梅 傅荣
本文利用离任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政策来进行分析,采用DID模型检验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开展离任审计试点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表现为更高的绿色专利产出。本文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发现,离任审计能够对管理者产生治理作用,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运吉 韩瑞芬 梁梓潞
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技术创新、媒体关注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绿色技术创新与媒体关注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进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越多,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越高;媒体关注在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媒体关注的部分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采用最小阶段二乘法和更换被解释变量衡量指标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一致。研究不仅丰富了相关学术成果,而且对引导重污染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秀珠
利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通过手工收集重污染型上市公司环保投入的数据,研究其对重污染型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地区的重污染企业在开始试点后环保投入更大,并且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规模大的企业、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好的企业。拓展性分析发现,试点地区的重污染企业开始试点后并没有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和税收优惠,甚至政府补贴减少。由此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使得官员面临更大的环境治理压力,这种压力会传递给微观企业,具体表现为进行更多的环保投入;地方官员并没有给予这类企业更多政策扶持,企业的环保投入是基于地方官员环保压力的应对行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 吕永辰
“双碳”目标下,面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消耗过度、极端天气频发等环境问题,政府与企业都在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方法。以2016—2020年340家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重污染行业在补贴政策扶持下绿色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绿色投入既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还能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政策制订两方面给出提高企业双绩效的建议,助推重污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 吕永辰
“双碳”目标下,面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消耗过度、极端天气频发等环境问题,政府与企业都在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方法。以2016—2020年340家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重污染行业在补贴政策扶持下绿色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绿色投入既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还能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政策制订两方面给出提高企业双绩效的建议,助推重污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严若森 吕志栋 李浩 周燃
基于股东治理视角,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东环境积极主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股东环境积极主义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系列内生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提高企业管理层环境关注度,是股东环境积极主义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机制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股东环境积极主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较强、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国有产权性质企业中更加显著。结论可丰富企业绿色创新前置因素研究,拓展与深化股东积极主义研究,从而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陶克涛 郭欣宇 孙娜
上市公司作为绿色治理的关键行动者,研究其绿色治理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对国家绿色治理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使用2012—2017年67家重污染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绿色治理视域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无益于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升;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公众关注度可以正向调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上市公司在披露环境信息后提升企业绩效;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企业绿色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参与,在绿色治理理念和准则的推崇下共同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提振协同治理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永强 赵良凯 杨华悦 唐国琼
近年来,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空气污染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采用2014—2018年中国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空气污染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空气污染显著提高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申请量,但只是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显著增加;第二,空气污染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绿色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在国有企业、有官员晋升省份的企业中更显著;第三,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压力是空气污染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第四,绿色专利申请量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都显著降低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排污费;第五,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和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拓展了空气污染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文献,也厘清了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潜在作用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骏 单美贤 谭建华
绿色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力。本文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为准自然事件,实证检验了此项审计制度对地区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城市,审计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显著存在于官员晋升压力较大、制度环境优良以及资源型城市之中。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促使地方政府增加财政环保支出和加大环境行政处罚力度进而提升地区绿色创新水平。本文为理解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更好发挥环境治理效能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也丰富了“波特假说”关于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文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万筱雯 杨波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为了推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和全球经济绿色复苏,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本文以开展跨国并购的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跨国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外循环能够提升绿色创新能力,主要原因是跨国并购不仅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和海外业务的扩张,还促使企业实行自愿型环境规制。此外,企业环境责任可以对跨国并购影响绿色创新能力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但是企业过高的供应商集中度或客户集中度会削弱跨国并购对绿色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同时,企业所有制、所属行业、地理区位等异质性因素,使得跨国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可见,跨国并购起到了衔接国内外循环的作用,该结论为中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智新 朱文卿 韩承斌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及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进行稳健性分析后,这种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研发创新和产业结构突破自身门槛值,数字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异质性。位于中部地区、发达地区和市场化水平高地区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非两职合一的企业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更多。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是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引导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涛 何任翔 王彬龙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于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基于自愿披露理论与合法性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显著抑制了绿色创新,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多言寡行”的现象。(2)研发投入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抑制绿色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3)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以及环境规制水平低地区的企业中,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研究成果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后果研究,同时为实践中提升企业环境表现提供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党组织参与治理、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来自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内部控制质量、管理层短视与绿色创新——基于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审计费用——来自民营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环境绩效影响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吗——来自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内部控制、环境政策与企业环保投资——来自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绿色经济视角
环境收费的绿色创新促进效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ESG评级分歧与企业绿色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ESG评级是否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