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6)
2023(6594)
2022(5473)
2021(5282)
2020(4131)
2019(9915)
2018(10007)
2017(17796)
2016(10295)
2015(11768)
2014(11976)
2013(11625)
2012(11013)
2011(9892)
2010(9956)
2009(8808)
2008(8699)
2007(7805)
2006(7018)
2005(6192)
作者
(28981)
(24227)
(23824)
(22892)
(15638)
(11897)
(11089)
(9634)
(9405)
(9170)
(8833)
(8178)
(8085)
(7632)
(7537)
(7494)
(7317)
(7196)
(7152)
(6918)
(6230)
(5900)
(5820)
(5757)
(5739)
(5469)
(5339)
(5316)
(4940)
(4919)
学科
(35448)
经济(35403)
管理(25894)
(21732)
地方(16918)
(15357)
(15224)
企业(15224)
农业(10890)
中国(10426)
方法(9832)
业经(9284)
(8397)
(7972)
数学(7846)
理论(7824)
环境(7773)
资源(7728)
数学方法(7706)
地方经济(7508)
(7479)
教学(7319)
(7199)
教育(6712)
(5622)
(5018)
技术(5012)
工作(4897)
学法(4750)
教学法(4750)
机构
学院(133895)
大学(129780)
管理(47425)
研究(45636)
(43774)
经济(42206)
理学(38921)
理学院(38317)
管理学(37518)
管理学院(37242)
中国(36096)
科学(30809)
(29629)
(28882)
(25259)
中心(23659)
(23349)
(23089)
师范(22881)
(21361)
(20951)
(20928)
研究所(20902)
业大(20609)
农业(19091)
师范大学(18149)
北京(18021)
技术(17759)
(17044)
财经(15686)
基金
项目(88452)
研究(70301)
科学(67352)
基金(57879)
(49529)
国家(48942)
科学基金(41466)
(40164)
社会(39916)
社会科(37255)
社会科学(37244)
教育(32921)
编号(32775)
基金项目(31627)
(30734)
成果(27152)
自然(26165)
自然科(25145)
自然科学(25136)
自然科学基金(24644)
课题(23378)
资助(22460)
(20644)
重点(20113)
(19807)
(17951)
项目编号(17936)
(17921)
(17450)
规划(17387)
期刊
(59658)
经济(59658)
研究(38835)
中国(38061)
教育(25697)
(22955)
学报(20671)
科学(18490)
(17870)
管理(16085)
农业(15321)
大学(14846)
技术(14324)
图书(14074)
学学(12878)
(12706)
金融(12706)
资源(12381)
业经(11671)
书馆(10535)
图书馆(10535)
职业(8736)
(8453)
(8384)
问题(7695)
(7494)
论坛(7494)
(7276)
经济研究(6478)
财经(6373)
共检索到221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微波  倪劲松  周建斌  
自然资源调查是对国家重要资产——自然资源进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目前,自然资源调查存在着调查对象及内容不清、分类体系及数据标准欠缺、调查方法及成果不统一等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为试验区,明晰了自然资源调查的对象和内容,构建了分类标准,形成了调查方法与成果的表达形式,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与已有专项自然资源调查数据相结合的自然资源调查思路与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岸君  王兴平  
为解决市县层级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探讨了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在县域空间规划中的关键性作用,从地域系统功能的空间组织规律出发,阐述了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科学原理,提出了"多规合一"对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要求。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为案例,介绍了通过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来推动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对该方法的应用推广提出了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迎成  张一凡  徐嘉勃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了县域尺度下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技术路线。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全县6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空间分布格局特点、空间集聚模式和空间布局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分布整体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2不同类型行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就业人数的空间集聚格局差异较大;3交通通道和枢纽、产业园区布局是影响企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不同。最后,在上述空间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全县产业空间布局的整体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鹏  濮励杰  朱明  许艳  谢天  张润森  张晶  孙与杰  
通过引入聚集系数、变异系数和分形维数等参数揭示了不同围垦年限下的沿海滩涂土壤剖面盐分和粒径的分布特征,并且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了土壤盐分与土壤粒径的相关联程度,结果发现:①随着围垦年限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沿海滩涂土壤中总体盐分含量逐渐下降,且表现出有农作物生长的田间的脱盐效果明显快于、好于无农作物生长的田边土壤。同时沿海滩涂土壤经历了"均匀型-表聚型-震荡型-底聚型-震荡型-均匀型"的变化趋势;②围垦20~60a的无盐土盐分处于临界轻度盐化土的状态,土壤次生盐碱化风险较高;③沿海滩涂土壤各层盐分表现出"临层相关-隔层相关-上层相关"的变化过程,各层与平均含盐量的相关性体现了土壤剖面含盐量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艳  濮励杰  
滩涂围垦与开发是海岸带地区特有的土地利用模式,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滩涂已开发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能够为该地区未来土地利用与规划提供一个标尺。论文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从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与土地利用类型综合指数两部分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围垦年限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特征,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该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如东县不同年限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存在阶段性特征。从围垦时间序列来看,农用地占比在30 a围垦区最高,其变化呈现"S"型特征;建设用地呈现间歇性增长,周期为20 a,其中村庄用地在围垦10 a逐步出现;未利用地一直下降,在40 a围垦区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在理解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铜山县、如东县和常熟市329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以及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农户土地用途变更空间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自主经营人数比重越高,农户选择改变用途地块的距离就越远,而打工导致的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户土地用途变更空间决策则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的存款越多资金越充足,农户改变用途地块的距离可能就越远;相对于铜山县,如东县和常熟市两地农户改变土地用途的地块距离相对较远;变更后地块的用途不同对于改变用途地块的选择也有影响,变更为渔业养殖用地则通常会选择离家较近的地块,而在种植业内改变用途,通常会选择离家较远的地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艳  濮励杰  于雪  朱明  蔡芳芳  
沿海淤泥质滩涂是中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之一,滩涂围垦新增的大量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能反映滩涂土壤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小。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滩涂围垦区为例,在现有的光温水气候生产潜力模型的基础上,引进基础地力贡献率和盐分限制因子作为土壤有效性系数,构建沿海地区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并通过水稻和小麦产量对模型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可行性。滩涂围垦区水稻产量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5%~59%;小麦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0%~80%。未脱盐的1982年滩涂围垦区水稻和小麦产量受到盐分阻碍的系数分别为0.73和1.00。2007年垦区由于盐分太高不能种植水稻,小麦产量受到盐分阻碍系数为0.35。未脱盐的1982年滩涂垦区土壤基础地力修正后的水稻和小麦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12235.84和6502.23 kg/hm2;土壤盐分修正后的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15677.42和10329.39 kg/hm2;土壤基础地力和盐分共同修正后的土地水稻和小麦生产潜力分别为8934.97和6502.23 kg/hm2。与实地调查的水稻产量(9750 kg/hm2)和小麦生产潜力(6000 kg/hm2)相比,目前土地生产力远小于盐分限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与基础地力和盐分双重限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接近,改善土壤施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俏  付雅雯  
结合江苏省如东县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农村代际关系变动的现状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农村代际关系呈现出居住上"分而不离"、代际支持上践行"向下的责任伦理"以及代际评价趋于理性的变动特征,并对农村养老观念、养老方式和养老需求产生了潜在影响。在转型视野下,农村养老政策要实现适应性调整,可从营造"代际友好"的空间、完善"老有所为"的支持政策和积极推进"就地老化"服务三个方面加以着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俏  付雅雯  
结合江苏省如东县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农村代际关系变动的现状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农村代际关系呈现出居住上"分而不离"、代际支持上践行"向下的责任伦理"以及代际评价趋于理性的变动特征,并对农村养老观念、养老方式和养老需求产生了潜在影响。在转型视野下,农村养老政策要实现适应性调整,可从营造"代际友好"的空间、完善"老有所为"的支持政策和积极推进"就地老化"服务三个方面加以着手。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学锋  杨明月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是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域旅游治理模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实现城乡融合,是全域旅游的内在要求和深化改革的必然方向。溧阳市以全域旅游为引领,积极推进县域治理模式创新,促进城乡融合,畅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循环,走出一条全域旅游引领下的"溧阳县域治理创新之路"。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系统总结溧阳全域旅游县域治理实践的经验做法,对以旅游业为试验田进行改革创新、优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县域发展的现代治理体系,为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舒曼  曲福田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的忽视是造成当今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经济学原因。对江苏省自然资源 (以水、大气资源为例 )核算的结果表明 ,以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高地估计了江苏经济增长水平 ,江苏经济增长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环境负债。以经资源环境调整的绿色GDP(或称EDP)取代传统GDP ,构建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与核算体系 ,应是目前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关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卫东  
一、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提升专业设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吻合度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其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位于我县境内的南通市如东县洋口港区,是江苏东部沿海唯一可建10~30万吨级国际性深水海港的天然理想港址。目前,洋口港区工业园已建成,需要大量一线工艺人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洋口港的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小丽  刘金梅  王经政  
在介绍江苏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审计试点中好的做法与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分析了审计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资产管理体制不顺畅,资产价值难评估;审计所需信息系统性差,数据资源共享度低;审计领域新且经验少,审计力量弱而取证难;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不到位等。基于此,建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因地制宜,聚焦重点,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审计评价、责任追究三大机制建设,重点突破管理、信息、技术、人才四大瓶颈。而这需要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完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小丽  刘金梅  王经政  
在介绍江苏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审计试点中好的做法与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分析了审计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资产管理体制不顺畅,资产价值难评估;审计所需信息系统性差,数据资源共享度低;审计领域新且经验少,审计力量弱而取证难;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不到位等。基于此,建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因地制宜,聚焦重点,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审计评价、责任追究三大机制建设,重点突破管理、信息、技术、人才四大瓶颈。而这需要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审计法规依据;审计目标应因地制宜,审计内容要聚焦重点;创建大数据联网平台,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改进审计方式方法,强化审计团队建设;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客观确定相关责任;推广好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大离任审计追责力度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春军  王国存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文章通过比较并借鉴苏州市在征地补偿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具体做法,反思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某些不当做法,依照征地补偿相关理论的要求,切实修改和完善征地补偿的法律法规,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条件,保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并且给他们提供长期稳定全面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推进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