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8)
- 2023(9850)
- 2022(8079)
- 2021(7174)
- 2020(5719)
- 2019(12692)
- 2018(12407)
- 2017(22972)
- 2016(12098)
- 2015(13758)
- 2014(13850)
- 2013(14181)
- 2012(13895)
- 2011(13076)
- 2010(13598)
- 2009(12568)
- 2008(12323)
- 2007(11217)
- 2006(10585)
- 2005(9933)
- 学科
- 济(78324)
- 经济(78269)
- 管理(36097)
- 业(33320)
- 企(25032)
- 企业(25032)
- 地方(24253)
- 中国(21834)
- 方法(20639)
- 数学(17555)
- 数学方法(17457)
- 农(17187)
- 业经(16059)
- 地方经济(15534)
- 技术(15372)
- 学(14319)
- 农业(12589)
- 发(12546)
- 环境(11954)
- 制(11661)
- 融(11194)
- 金融(11194)
- 银(10402)
- 银行(10384)
- 和(10265)
- 行(10210)
- 贸(10007)
- 贸易(9996)
- 资源(9959)
- 财(9559)
- 机构
- 学院(192546)
- 大学(192045)
- 济(90529)
- 经济(88587)
- 研究(78959)
- 管理(68600)
- 中国(57950)
- 理学(56655)
- 理学院(55945)
- 管理学(55119)
- 管理学院(54751)
- 科学(45923)
- 京(43234)
- 所(41049)
- 财(37360)
- 研究所(36799)
- 中心(33707)
- 农(32140)
- 江(31720)
- 财经(28737)
- 北京(28682)
- 经济学(28541)
- 院(28436)
- 范(27578)
- 师范(27324)
- 业大(26032)
- 经(25874)
- 州(25402)
- 经济学院(25245)
- 省(24565)
- 基金
- 项目(119100)
- 科学(93089)
- 研究(89816)
- 基金(83287)
- 家(72735)
- 国家(72110)
- 科学基金(60480)
- 社会(57681)
- 社会科(54809)
- 社会科学(54796)
- 省(48031)
- 基金项目(42961)
- 教育(40053)
- 划(39255)
- 自然(36109)
- 编号(35865)
- 自然科(34981)
- 自然科学(34969)
- 自然科学基金(34322)
- 资助(34039)
- 发(33359)
- 成果(29304)
- 重点(27653)
- 发展(27238)
- 展(26789)
- 课题(26614)
- 部(25822)
- 创(25204)
- 国家社会(24302)
- 创新(23763)
- 期刊
- 济(117190)
- 经济(117190)
- 研究(67648)
- 中国(49802)
- 农(30212)
- 管理(28545)
- 学报(28078)
- 科学(27648)
- 财(26666)
- 教育(25701)
- 农业(21087)
- 大学(21031)
- 技术(20537)
- 融(19669)
- 金融(19669)
- 学学(19483)
- 经济研究(19139)
- 业经(17659)
- 财经(15202)
- 问题(14432)
- 经(13408)
- 技术经济(12711)
- 业(11406)
- 世界(10961)
- 贸(10755)
- 资源(10611)
- 坛(10177)
- 论坛(10177)
- 图书(10164)
- 科技(10031)
共检索到323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赖明勇
本文通过将不可再生资源引入生产函数 ,构建了一个基于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 ,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 ,给出了最优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最优解存在的条件 ,系统地分析了在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其次 ,通过对最优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并给出经济学解释 ,本文还进一步对系统的动态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 ,给出模型的综合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帅 杨莉莉
本文通过一个产品水平创新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对自然资源开发活动如何影响区域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讨论了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条件和作用机制,并利用我国省际层面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青
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有强弱之分 ,本文对这两种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理论梳理和介绍 ,以模型分别指出了实现这两种性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分析表明 ,忽略自然资源消耗生态极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弱”性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强可持续发展 弱可持续发展 生态极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论文从理论上区分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性损失、市场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和政府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I开始,分析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就是保证资源利用在代价性损失范围以内。然后从计算是否存在过度性损失入手,间接衡量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进而判断资源利用是否符合代价性损失的标准。其中,分别以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例,讨论了计算过度性损失I和II的方法,测算了S市某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和中国1989至1996和1999至2002年间的农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II。结果显示,随着碳价格的变化,所研究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提前砍伐年数)从0年增加到12年,社会净损失也从0增加到9954元h/m2。中国在两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良 郭杰
资源的可耗竭性对持续的经济增长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抵消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在内生经济增长的框架中 ,引入知识积累将抵消资源耗竭的作用 ,实现持续增长。同时 ,由于自主决策会产生低效率 ,因而需要借助于政府干预 ,促进知识积累 ,抵消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资源可耗竭 知识积累 内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利
可持续发展与投资决策中可耗尽自然资源定价张小利虽然至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仍有争议,但一般认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最具权威性:“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颖
文章运用水平差异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由于耗竭性资源的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并揭示了代表性消费者心理贴现率、污染强度变化率等与经济增长之间所满足的动态关系,并给出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策略。
关键词:
耗竭性资源 污染 内生增长模型 能源消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路世昌
耗竭性资源城市具有特殊的经济发展规律,如果不能正视现实,将导致地区经济的衰退。本文在系统分析该类地区经济特点和出现衰退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是地区经济发展关键的观点,并提出了充分认识区位优势,转变思想观念;制订明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政策;以调整组织结构为突破口,提高现有企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等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耗竭性资源城市 资源耗竭 发展战略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孟旭光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但是是否做到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才能做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任何决策者无法凭主观印象判断的,必须借助于科学的评价、预测方法与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后再做出结论。因此建立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由自然资源的完整性特征和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所决定的。目前我国已具备该系统建立的基本条件。应本着科学性、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开放式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网络系统,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可持续 利用 评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大循环成本理论及运用课题组
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同理,自然资源的消耗也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得到了合理的补偿,完成资源的良性循环过程,人类才能达到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又不构成对人类生存和满足人类需求能力的危害的继续发展,是人类同自然资源统一协调、保持良好关系和最佳状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领域包括人文社会,自然资源与环境等多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永红 张振平 刘海轮
通过陕西省烟叶产区温度、光照、降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持有状况的介绍,依据优质烤烟生长所需要气候土壤环境条件要求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结合烟叶生产现有的种植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要求,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规划结果。对陕西省烟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玉范 屈广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振闻 黄高峰
我国自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社会、科技均获长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多种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却早早地亮起了红灯。 分析我国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叶,既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人口增长高峰时期。在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还不高的条件下,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使得本来就显得短缺的土地资源面临更大的压力。专家研究表明,城市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与城市常住人口增长速度之比即城市用地系数为1.12是比较合理的。然而,我国1951~1980年和1981~1995...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雪莲
以新疆为例,从系统基本健康状况、系统运行效率、系统适应力及其他系统的影响四个维度出发考虑警情,构建初始预警指标体系。并利用主基底方法,在保证原始变量信息损失尽可能小的前提下,排除初始指标体系中存在的大量冗余信息,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了简化,克服了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
关键词:
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主基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