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4)
- 2023(7261)
- 2022(5991)
- 2021(5696)
- 2020(4845)
- 2019(11212)
- 2018(11423)
- 2017(20673)
- 2016(11765)
- 2015(13016)
- 2014(13160)
- 2013(12771)
- 2012(11408)
- 2011(10410)
- 2010(10692)
- 2009(10512)
- 2008(10962)
- 2007(9810)
- 2006(9226)
- 2005(8571)
- 学科
- 管理(49504)
- 业(38495)
- 济(38193)
- 经济(38112)
- 企(36300)
- 企业(36300)
- 财(17965)
- 制(17601)
- 方法(13642)
- 体(11803)
- 中国(11673)
- 务(11628)
- 财务(11589)
- 财务管理(11554)
- 业经(11391)
- 企业财务(10953)
- 数学(10449)
- 体制(10315)
- 数学方法(10295)
- 农(9866)
- 银(9814)
- 银行(9806)
- 行(9218)
- 划(9116)
- 和(8435)
- 理论(8233)
- 融(8127)
- 金融(8125)
- 策(7997)
- 度(7941)
- 机构
- 大学(160552)
- 学院(159018)
- 管理(63690)
- 济(63046)
- 经济(61395)
- 研究(53772)
- 理学(51699)
- 理学院(51117)
- 管理学(50459)
- 管理学院(50100)
- 中国(45315)
- 财(37476)
- 京(35405)
- 科学(31040)
- 所(27236)
- 江(27182)
- 财经(26806)
- 中心(25092)
- 经(24128)
- 研究所(23940)
- 北京(22733)
- 农(22342)
- 州(21228)
- 范(20641)
- 师范(20456)
- 业大(19934)
- 财经大学(19730)
- 院(19701)
- 省(19205)
- 经济学(18668)
- 基金
- 项目(97887)
- 科学(76935)
- 研究(74218)
- 基金(70386)
- 家(60819)
- 国家(60298)
- 科学基金(51985)
- 社会(46812)
- 社会科(44307)
- 社会科学(44296)
- 省(37703)
- 基金项目(36693)
- 教育(34767)
- 自然(32751)
- 自然科(31737)
- 自然科学(31728)
- 划(31521)
- 自然科学基金(31191)
- 编号(30598)
- 资助(28390)
- 成果(26520)
- 制(24314)
- 部(22214)
- 重点(22089)
- 课题(21746)
- 创(20214)
- 发(20154)
- 性(19670)
- 国家社会(19552)
- 教育部(19315)
共检索到268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兵 钟骁勇 徐博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然资源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管理事业发展与改革开放同行,回顾40年来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历程,总结经验并指导今后实践,对于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理念引领自然资源管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影响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决策。长期以来,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导致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榅平
自然资源物权化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然而,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立法主要是经济法、社会法或行政管理法,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计划经济时代,因此,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是顺应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不仅需要私法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需要公法特别是自然资源管理法的积极调整和配合。为此,我国应本着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基本原则,更新自然资源管理理念,转换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从私权本位出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新型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物权化 私法本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强真 强海洋 李绪奎
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国土生态空间单元,承担着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和赋存特殊意义地质遗迹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管理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保障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建设绿色国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建立不同级别、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740个,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强真 强海洋 李绪奎
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国土生态空间单元,承担着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和赋存特殊意义地质遗迹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管理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保障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建设绿色国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建立不同级别、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740个,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蒋强 贺雅文 许颖帆 曲春珏 邓程月 常琪 戴伊宁
2016年1月,四川省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获得了正式申报世界遗产的条件。这一进展表明秦巴山区蜀道作为自然与文化的混合遗产价值开始得到了国际社会初步认可。为了满足世界遗产的申请标准,改革现有蜀道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问题,错过这一宝贵机会将对蜀道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极大妨碍作用。对蜀道进一步申请进入世界遗产正式名单中的管理制度障碍、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提出从3个方面:立法保护、机构建设、管理制度全面回顾申请世界遗产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整合资源,完善四川蜀道申遗自然资源管理...
关键词:
世界遗产 蜀道 灾害防护 立法保护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茂拾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制度供求均衡。实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目标的难点是制度供给相对过剩和制度供给相对不足状态下的制度供求非均衡。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供求非均衡状态会对社会经济运行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实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供求均衡目标的途径是政府公共部门既以改革者的身份推进制度改革,又以被改革者的身份接受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祥林
M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认为,只要改革公司的利益分配制度,公司的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事实表明,公司的诸多问题并非源于收益分配,基本制度体系不健全是症结所在,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才能使公司的长远设计变为现实。
关键词:
制度变革 梯级组团 收益分配 动态考核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赵海军
建立健全金融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亟待突破我国金融行业分业监管的体制限制,组建国家金融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我国金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定,统筹监管我国金融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市场,以强化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保障机制、改善其法治环境、优化各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能力的极大提高,确保我国金融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
金融信息资源 金融体制 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晓东
水权制度及水权制度创新 ,无论在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上还是在水法制度上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本文以水权制度作为中国水资源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就水权制度及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水权 水资源 管理制度 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建军 邹凯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由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3个部分构成。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变迁已势在必行,其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文化的良性发展、信息法规政策的加速制定、实施机构的变革与整合、标准规范体系的构筑、政府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法规/实施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金霞 徐志刚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根据我们在黄河流域四个大型灌区的实证研究发现,传统上村级的集体水资源管理制度正在逐渐被用水协会和承包管理所代替。由于改革具有很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特征,因而很多改革流于形式;而只有那些建立了有效节水激励机制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实现节水的目标。我们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具有节水激励机制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会导致小麦单产的降低,但下会对玉米和水稻的单产以及农民收入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贫困状况也不会因此而恶化。
关键词:
节水激励机制 农业生产 贫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劳承玉
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西电东送",为西南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带来了空前机遇,对缓解我国东部地区面临的资源、环境双重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水电发展面临的移民、环保等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开发的成本支付和收益分享不匹配、资源开发机制和资源利益分配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文章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水能资源开发,必须规范水能资源的管理制度,按市场化手段配置水能资源,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水能有偿使用的财税制度。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水能资源 管理制度 改革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文
我国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联系紧密。2001年实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首次正式提出"非税收入"概念,并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为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建立了有效的执行机制,并直接推动了整个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与现代财政制度相适应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银珍 张岩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建立一个科学、高效、规范的区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人力资源的整体效能,已经成为管理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系统论、制度创新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区域人力资源管理三层次制度体系,并按照区域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过程所反映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区域人力资源管理中层制度体系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区域人力资源 管理制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