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0)
- 2023(7939)
- 2022(6400)
- 2021(5752)
- 2020(4683)
- 2019(10333)
- 2018(9851)
- 2017(18937)
- 2016(10480)
- 2015(11139)
- 2014(10577)
- 2013(10790)
- 2012(9782)
- 2011(8788)
- 2010(8448)
- 2009(7844)
- 2008(7864)
- 2007(6692)
- 2006(6047)
- 2005(5119)
- 学科
- 济(41396)
- 经济(41350)
- 管理(30712)
- 业(28716)
- 税(21811)
- 企(20782)
- 企业(20782)
- 税收(20378)
- 收(20213)
- 方法(18014)
- 财(17288)
- 数学(16471)
- 数学方法(16374)
- 农(13429)
- 中国(10589)
- 收入(10423)
- 农业(10084)
- 地方(10046)
- 业经(9216)
- 学(8684)
- 贸(8457)
- 贸易(8454)
- 易(8227)
- 环境(8163)
- 务(7278)
- 财务(7271)
- 财务管理(7263)
- 和(6998)
- 企业财务(6910)
- 资源(6678)
- 机构
- 学院(148296)
- 大学(148268)
- 济(62014)
- 经济(61040)
- 管理(56022)
- 研究(51723)
- 理学(49679)
- 理学院(49084)
- 管理学(48324)
- 管理学院(48074)
- 中国(37520)
- 科学(35077)
- 财(32400)
- 农(32396)
- 京(30551)
- 所(27479)
- 业大(26682)
- 农业(25860)
- 研究所(25279)
- 财经(25138)
- 经(22936)
- 中心(22855)
- 江(21266)
- 经济学(19979)
- 北京(18760)
- 财经大学(18647)
- 经济学院(18514)
- 省(18334)
- 院(18120)
- 农业大学(17634)
- 基金
- 项目(108949)
- 科学(84848)
- 基金(81308)
- 家(74839)
- 国家(74275)
- 研究(72056)
- 科学基金(62172)
- 社会(48820)
- 社会科(46486)
- 社会科学(46470)
- 基金项目(43831)
- 自然(41693)
- 省(41000)
- 自然科(40494)
- 自然科学(40475)
- 自然科学基金(39790)
- 划(35315)
- 资助(31999)
- 教育(30742)
- 编号(27144)
- 重点(24453)
- 发(23698)
- 部(23412)
- 创(22646)
- 国家社会(22036)
- 计划(21644)
- 科研(21587)
- 创新(21339)
- 成果(20433)
- 业(19482)
共检索到209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薇薇 龚六堂
本文采取了标准的财政分权框架,试图研究次优解情况下,中央政府自然资源禀赋税对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在内生劳动供给基础上,随着自然资源禀赋税的提高,消费者总收入反而增加。两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越大,中央政府所征收的自然资源禀赋税就越高,两地的收入差距越大。与中央政府一揽子转移支付类似,中央政府的自然资源禀赋税同样具有扩大地区差距的作用。自然资源禀赋越多的地区,消费者提供的劳动越少,总收入水平(劳动收入加上自然资源禀赋)反而比禀赋少的地区低。地区间的公平程度越高,消费者效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个人福利。资源禀赋高地区的个人有减少劳动供给的激励,由此可以平衡区域差异,提高福利水平。当中央政府可通过征收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君
以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为核心要义的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出发,利用2006—2019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两部门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自然资源禀赋不利于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即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能在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表现上劣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技术进步偏向进而由此决定的绿色经济增长效率变化具有动态延续性,环境规制有助于促进地区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则不利于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陈华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是"财富"还是"魔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总效应大小,以及不同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对影响;然后以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既存在正面的直接效应也存在负面的间接效应,且负面效应总体上大于正面效应,但在不同省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其负面效应主要通过降低投资、受教育水平、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度、法治水平而间接阻碍经济增长。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能够一定程度解释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溶冰 谢晓君
【目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出发,探求其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和经验证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15—2020年中国30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按照自然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将资源型城市作为处理组,非资源型城市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全国推广期间的政策效果。【结果】(1)伴随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的常态化,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具体表现为工业污染的减排。(2)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资源接续压力和环境绩效压力对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离任获得晋升的地方官员在任期内拥有更好的环境表现,支持了该项政策通过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推动污染治理的理论逻辑。(3)路径检验的结果表明,环保投资的增加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的可能路径。【结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长效性和普适性,应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推进环境责任审计的全覆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石 冯宗宪 王华
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地级市数据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资源的收入水平效应进行研究,并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的收入水平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考察,发现资源型城市的收入水平效应为正,非资源型城市的收入水平效应为负,其中直接效应是总效应为正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资源禀赋 收入水平 效应传导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勇 朱忠杰 张瑞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空间面板方法将经济权利禀赋纳入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探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权利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自然资源丰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作用力较小;在经济权利禀赋中,物质资本权利、劳动力使用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且作用力度较大;人力资本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制度变迁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而制度供给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虽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颖
文章基于制度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提出"制度禀赋"的概念,选取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ASEAN)的直接投资存量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宏观"制度禀赋"衡量指标,以营商自由度指数衡量企业微观"制度禀赋",再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重点估计东道国"制度禀赋"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分析自然资源禀赋与"制度禀赋"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东道国宏观"制度禀赋"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正影响,而微观"制度禀赋"则有显著负影响;自然资源禀赋与宏观"制度禀赋"在影响中国OFDI过程中表现出一定"替代性,而与微观"制度禀赋"则又表现出一定互补性;宏观和微观"制度禀赋"之间则同时存在"替代性"和"互补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买忆媛 梅琳 周嵩安
地区开展商业活动的成本和资源禀赋对居民创业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引入规制成本这一测量地区居民开展创业活动由政府规制所引发的成本负担变量,利用全球创业观察项目数据,对地区规制成本与居民创业意愿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在规制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影响地区居民创业意愿的资本因素。实证分析发现规制成本显著降低居民的创业意愿,但对居民的生存型创业意愿影响不大。在剔除规制成本的影响后发现,金融资本高的地区居民有较高的创业意愿,并且会更多地从事机会型创业,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对居民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而技术资本禀赋越丰富的地区,居民越不可能进行生存型创业。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生年 范俊逸
大量研究显示,一些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存在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但由于新疆资源开发的主导力量是国家投入,加上其资源输出成本较高;因而不论从全国地区间的比较,还是从个体情况的考察来看,新疆的资源优势是其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并没有陷入"资源诅咒"陷阱。可见,不将资源输出作为自然资源禀赋较好地区发展经济的必选项、以经济多样化减少对资源部门的依赖、降低资源开发部门对其他行业的挤出效应以及加强制度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等,是避免"资源诅咒"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明 魏后凯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发展经济学文献广泛讨论的一个问题,但地方政府在这种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却被现有文献所忽略。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禀赋对地方政府税收行为、公共支出行为和寻租行为的影响,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会抑制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但对公共支出的供给存在促进作用,同时,自然资源禀赋还会恶化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虽然没有发现自然资源禀赋对公共支出产生直接作用的证据,但发现自然资源禀赋确实显著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程度和寻租行为。此外,自然资源禀赋本身确实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影响政府行为的同时也抑制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娟莉 李睿
文章从"制度弱化"的角度考察资源禀赋对地方政府腐败行为的影响,并基于2007-2016年的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资源禀赋导致政府腐败行为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即资源禀赋导致腐败的产生。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与腐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禀赋的制度弱化效应更明显。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现有产权制度、优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创新地方政府考核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质量,是破解"资源诅咒"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资源禀赋 腐败 “资源诅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少星 颜培霞
通过对单体区域在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和对多个区域面板数据集综合水平的横向比较,本文在多个尺度上验证了自然资源禀赋在区域城市化过程的"资源诅咒"假说,并且通过在省际层面上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理论检验,也得出"资源诅咒"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的结论。文章还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自然资源产生限制作用的作用机理,认为这种效应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项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城市化动力机制和"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在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永 崔春华
运用全球62个国家2000—2015年服务贸易出口数据组建跨国面板数据,对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的传统测算方法进行改进,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成本发现模型挖掘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利用系统GMM统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制度质量和自然资源禀赋等影响因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然资源禀赋与制度质量两者间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地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2)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基础设施、企业数量以及对外开放度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反应程度存在差异。
关键词:
制度质量 自然资源禀赋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武力超 范芹
本文主要关注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考察在出口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政治稳定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78个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1980-2010年的数据,使用系统GMM,差分GMM和面板三阶段最小二乘(EC3SLS)三种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出口自然资源禀赋对于政府治理和FDI这一关系具有显著影响,出口自然资源禀赋和政府治理之间是替代关系,此外还验证了在非资源导向型FDI和贸易开放度之间显著的互补关系,本文的研究给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开放引资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郝毅生
历代土地赋税郝毅生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对土地征税最早,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替,赋税兴革多变,名目繁杂。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缴贡纳粮),殷人七十而助(劳役地租),周人百亩而彻(贡、助合一彻地为粮),其实皆什一也(田赋为10%)。”即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