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5)
2023(8702)
2022(6610)
2021(5876)
2020(4841)
2019(10657)
2018(10700)
2017(20252)
2016(11337)
2015(12725)
2014(12924)
2013(12281)
2012(10925)
2011(9960)
2010(9976)
2009(9691)
2008(9692)
2007(8713)
2006(8008)
2005(7600)
作者
(32382)
(27323)
(27028)
(25894)
(17249)
(12839)
(12306)
(10468)
(10331)
(9649)
(9453)
(9189)
(8944)
(8836)
(8699)
(8358)
(8000)
(7928)
(7920)
(7827)
(6924)
(6578)
(6577)
(6149)
(6145)
(6088)
(6060)
(6046)
(5535)
(5289)
学科
(43716)
经济(43632)
管理(40702)
(33890)
(28427)
企业(28427)
中国(14972)
(14922)
(14231)
方法(13957)
(13857)
业经(12683)
数学(11408)
数学方法(11268)
(10996)
农业(9051)
体制(9013)
(8823)
地方(8708)
环境(8375)
(8276)
银行(8263)
(8197)
(8162)
财务(8127)
财务管理(8105)
(7895)
(7739)
企业财务(7731)
(7731)
机构
大学(163580)
学院(162590)
(66809)
经济(65344)
管理(61246)
研究(56365)
理学(51911)
理学院(51354)
管理学(50507)
管理学院(50207)
中国(43435)
(35122)
(34472)
科学(33386)
(28245)
财经(26414)
(26059)
(25686)
中心(25407)
研究所(25279)
(23852)
业大(22403)
北京(21987)
(21542)
师范(21344)
经济学(21069)
(20641)
(20298)
农业(19696)
财经大学(19458)
基金
项目(108081)
科学(85865)
研究(80353)
基金(79131)
(68948)
国家(68397)
科学基金(58799)
社会(53144)
社会科(50292)
社会科学(50281)
(41590)
基金项目(41388)
教育(36379)
自然(36372)
自然科(35306)
自然科学(35296)
(34724)
自然科学基金(34688)
编号(32627)
资助(30994)
成果(27398)
(25888)
重点(24602)
(24137)
(23498)
国家社会(22925)
课题(22695)
(22092)
创新(20856)
教育部(20838)
期刊
(79290)
经济(79290)
研究(49288)
中国(37579)
(28007)
学报(25604)
(24980)
管理(24508)
科学(24066)
大学(19614)
学学(18226)
教育(17826)
农业(16293)
(15861)
金融(15861)
财经(13794)
技术(13254)
业经(12990)
经济研究(11910)
(11850)
问题(10929)
图书(8884)
资源(8802)
(8448)
(8018)
现代(7817)
(7516)
科技(7366)
技术经济(7032)
世界(7016)
共检索到253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春峰  
对JesseC.Ribot“自然资源的民主分权:民众参与的制度化”一文进行了评论,认为分权管理是从制度层面保障民众真正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结合我国分权管理的实践与探索,讨论了保障落实分权管理和构建分权配套办法的有关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Jesse C.Ribot  郭广荣  
自然资源在当地民众的生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理应参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决策。分权改变了当地自然资源管理的制度框架,而民主分权是分权的最有效形式。概述了全球自然资源分权改革的实施情况,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价。认为建立民主的地方机构将成为民主分权的主要机制,而责任、自行决定权和安全性是民主分权的3个基本问题,分权过程中中央政府需要有效的分权配套办法,并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冰强   康星  
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多元价值共振与价值衍生的和谐状态,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顺应时代潮流、呼应时代命题的核心抓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归根结底是要解决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面临的发展保护难协调、复合效益难实现的问题。“生态银行”所具有的绿色发展衡平理念、规模效应管理方式以及市场多元化参与手段等独特品性,使其具有了嵌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充分可能。通过探寻“生态银行”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在法理上的连结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筑牢自然资源法律规范根基的前提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搭建起由国家“生态银行”实施方案为指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以及绿色金融法律规范为支撑的制度体系;进而从“生态银行”概念的法律确认、名称使用的规范统一以及相关制度的具象表达三个维度,实现“生态银行”嵌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从事理分析到制度构建的逻辑上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榅平  
自然资源物权化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然而,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立法主要是经济法、社会法或行政管理法,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计划经济时代,因此,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是顺应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不仅需要私法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需要公法特别是自然资源管理法的积极调整和配合。为此,我国应本着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基本原则,更新自然资源管理理念,转换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从私权本位出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新型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灿  吴垠  
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源产权利益分配关系既是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约束条件,更是研究的基本视角之一。分权型政府主导下的、有限制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在实践上表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利分配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竞争,这必然会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变革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建立一个从分权到合作的M型分权模型,可以解释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政府间分权关系的演进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论文通过对比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修正后的国民净储蓄统计量(Adjusted Net Savings,ANS)和总体治理指标(Aggregate Governance Indicators,AGI),分析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因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上的差异。对比发现,具有良好制度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表现也较好。另外,文章通过建立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剔除双向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证明了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显著,这为制度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提供了一些证据。根据上述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经济符合可持续增长的范畴,而且因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占虎  张艳娥  
现代社会的转型是社会秩序趋向动态稳定与公民权益普遍发展的统一,公民普遍化政治参与和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是现代政治体系的合理化的重要特征。在社会转型过程凸显的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体系趋向合理化的伴随产物。公民社会的生成与社会政治体系的合理化是同一实践过程,亦是治理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逻辑向度。公民社会依存的社会中间力量生成有助于理顺国家政府与社会领域的依存维度,以及公民社会内含的公民主体意识和公民文化有助于培育理性的政治参与主体。考量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进度,不能仅仅看在政府主导构建下的可量化的相关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三百  
城市经济学相关研究发现,住房产权、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公众参与行为。本文在阐述中国住房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和户籍制度等独特背景的基础上,首次运用中国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完全住房产权显著提高城市居民制度化公众参与的概率,共享产权对制度化公众参与无显著影响,而这两类住房产权对城市居民非制度化公众参与都没有显著影响;对公共服务不满意者制度化公众参与的概率更低,而更倾向于选择非制度化公众参与。进一步分析发现,本地户籍居民对公共服务越不满意则越少选择制度化公众参与,即支持"疏离假说";非本地户籍者居民中拥有住房产权且对公共服务不满意者,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公众参与的概率都更高,支持"负面投票假说"和"住房投票假说"。鉴于住房产权的这种广义虚拟经济属性及其影响的异质性,多渠道增加对流动人口的住房供给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可有序扩大公众参与,进而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平等程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既有一般产权制度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特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社会制度下,其发展成为行之有效的基础性管理体制,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其核心是赋予产权权属及附着其上的权利义务以清晰的法律界定,以实现对权利人利益的有效保护,并促进相关生产要素流转配置,使自然资源能公平高效为民所享,并持续性造福于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阮李全  任杰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资源的利用,自然资源成为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而资源利用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资源的巨大浪费,2003年接踵而来的水荒、煤荒、电荒、油荒,资源危机已经敲响了警钟。为此,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倡导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束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本文在节约型社会的框架下,分析了现行的自然资源行政许可制度,指出现行制度在制度设计、权限分配、许可设置科学性上的先天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管理体制上的创新与改革,提出了建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秋红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外部性及其演变的不可递性等特征对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形成了挑战。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作为公共财产资源在管理上所面临的困境,社会科学家对自然资源的财产权体制及相关制度安排进行了激烈讨论,选择适宜的制度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成为多数政策主张的核心。本文在分析与综述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制度在可持续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的基础上,述评了政府集中管理制度、私人管理制度(以市场为导向)和多中心的分权制度(以社区为基础)这三种主要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优劣,并对适宜的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制度选.择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兵  钟骁勇  徐博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然资源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管理事业发展与改革开放同行,回顾40年来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历程,总结经验并指导今后实践,对于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理念引领自然资源管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影响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决策。长期以来,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导致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石吉金  张琪  罗世兴  
国有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探索建立国有自然资源报告制度并编制年度报告,对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以及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国有自然资源报告制度建设的法理考量所有权主体地位有待落实。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国有自然资源的最终所有者是全民,但全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新山  李远航  戴文达  
80年代中后期,通过颁行自然资源行政法而创设的一系列自然资源使用权,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由自然资源行政法所设立的这些使用权的不完善性日渐明显。该文介绍了物权的经济学和法学概念以及物权理论的经济学分析工具,阐述了推进物权制度建设经济学意义,对比分析了现行自然资源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民民生权利与国家所有权的私益性之间的矛盾、普通法与特别法之间的失调、水权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权概念的严重残缺、权利登记的公信力等。作者认为,制定物权法和修订自然资源法应当遵从物权法定的基本学理,权利的基本属性应当由全国人大或者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明确,各级地方立法机关、国务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尹明  
2018年,在原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基础上,新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组建。本文结合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作用和特点,分析了当前自然资源督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了探索建立"严督明察"找问题、"对症开方"出主意、"示范引导"来规范的自然资源日常督察制度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