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6)
- 2023(12089)
- 2022(10379)
- 2021(9467)
- 2020(7983)
- 2019(18469)
- 2018(18417)
- 2017(36090)
- 2016(19486)
- 2015(22391)
- 2014(22821)
- 2013(23182)
- 2012(22439)
- 2011(20964)
- 2010(21603)
- 2009(20539)
- 2008(20476)
- 2007(18666)
- 2006(17023)
- 2005(15912)
- 学科
- 济(106357)
- 经济(106256)
- 管理(52818)
- 业(49557)
- 方法(37638)
- 企(36925)
- 企业(36925)
- 数学(33055)
- 数学方法(32833)
- 中国(30386)
- 地方(27596)
- 农(26601)
- 业经(20879)
- 学(20558)
- 财(20225)
- 制(18845)
- 农业(17899)
- 贸(17590)
- 贸易(17576)
- 银(16989)
- 银行(16960)
- 易(16931)
- 地方经济(16586)
- 行(16450)
- 融(16375)
- 金融(16372)
- 和(15367)
- 环境(15232)
- 发(14905)
- 体(12544)
- 机构
- 大学(302707)
- 学院(302088)
- 济(136178)
- 经济(133313)
- 研究(111788)
- 管理(109701)
- 理学(91734)
- 理学院(90613)
- 管理学(89277)
- 管理学院(88690)
- 中国(86763)
- 科学(66661)
- 京(66146)
- 财(62689)
- 所(59067)
- 研究所(52939)
- 农(51467)
- 中心(49798)
- 财经(48643)
- 江(47789)
- 经(43759)
- 北京(43258)
- 经济学(42931)
- 业大(41810)
- 范(41263)
- 师范(40902)
- 农业(40161)
- 院(39084)
- 经济学院(38468)
- 州(38359)
- 基金
- 项目(182518)
- 科学(141589)
- 研究(135926)
- 基金(129292)
- 家(111979)
- 国家(111000)
- 科学基金(92662)
- 社会(86018)
- 社会科(81494)
- 社会科学(81469)
- 省(71436)
- 基金项目(67741)
- 教育(60870)
- 划(60015)
- 自然(56630)
- 编号(56384)
- 自然科(54979)
- 自然科学(54958)
- 自然科学基金(53965)
- 资助(53833)
- 成果(47638)
- 发(45740)
- 重点(41544)
- 部(40715)
- 课题(39290)
- 发展(37180)
- 创(36806)
- 展(36604)
- 国家社会(35358)
- 创新(34612)
- 期刊
- 济(165548)
- 经济(165548)
- 研究(97893)
- 中国(64329)
- 农(47807)
- 财(46807)
- 学报(45575)
- 科学(41717)
- 管理(40950)
- 大学(33522)
- 融(33028)
- 金融(33028)
- 农业(32185)
- 学学(30940)
- 教育(30828)
- 经济研究(27100)
- 技术(26444)
- 业经(26199)
- 财经(24945)
- 问题(22297)
- 经(21631)
- 贸(17961)
- 图书(17565)
- 技术经济(17189)
- 业(16933)
- 国际(15573)
- 理论(15505)
- 商业(15429)
- 统计(15190)
- 世界(14980)
共检索到483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关凤峻
该文利用资源产业产值与工农业总产值的比,表达自然资源对经济总量的的贡献,纠正了以往研究中与国民生产总值(GDP)对比,可能夸大自然资源贡献的错误。又利用资源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的大小,表达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从总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定量的探讨研究了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结论表明最近15年来,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在30%左右,对增量的贡献虽然还没有准确结果,但提供的方法相信是可以利用的。
关键词:
资源 经济 贡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冰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计算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对两个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也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并应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来定量测度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物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发展 相关性 灰色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被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忽视。本文通过扩展传统的增长核算理论,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对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每年拉动1.1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丽萍 杨忠直
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与真实储蓄(GS)定量地评估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新的资源价值货币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991~1993年内蒙古经济发展不可持续,1993~2003年则是可持续的;同时,资源、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环境损耗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13%~28.03%、2.85%~11.33%和16.09%~39.36%;GDP比GGDP每年高估产出141.57~528.65亿元;可持续性特征将会随着资源环境因子覆盖面增大而变弱,甚至消失。
关键词:
GGDP GS 资源环境损耗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昌兴
本文基于浙江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采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该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现这11个城市可以被分成四类,大体呈东高西低的地域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实现均衡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映群 鲍镇邦 孙立
估算广州市改革开放十五年教育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讨论和说明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引起人们重视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统计数据的计算和分析经过多次的尝试,我们选择了在政府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利用数学和经济学上的计算和分析转换的方法,分几个步骤来寻求答案.具体计算和分析如下;(一)广州十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因劳动者素质提高而多创造的价值推算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土地、资本和人力三要素有效组合的结果.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益与各国各个经济发展时期所提供的条件相关.一般来说,土地因素的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詹莉群 卢艺分
运用Romer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全要素贡献模型,对1988~2009年中部地区经济和自然资源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计算出各省自然资源要素和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结论显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生产率呈现出"能源主打,水土作衬;北煤南水,地异明显"的结构、空间特性;其他生产性要素中,资本、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相上下;而全要素生产率除湖北外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中部6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针对中部经济资源现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认为中部地区应该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推崇、各项人才的培养和产业优化的推动方面多做工作,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善同 何建武 胡枫 张少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子昂 张华林 于智博 郭纳鲜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在我国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结构转化中,天然气利用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对低碳能源开发供应系统的贡献;二是对低碳能源利用系统的贡献;三是对低碳经济发展保障系统的贡献;四是对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系统的贡献。
关键词:
天然气利用 贡献 低碳经济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燕
专利能够推广应用新技术,形成新产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建立适合区域专利绩效评价的测度指标体系和模型,实证研究包括专利在内的各投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评价专利对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和贡献度。结果表明:(1)专利对区域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但是,专利产出质量也有重大影响,优化专利结构,提高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促使企业注重专利的市场化。(2)专利技术与产业技术密集程度相关,专利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呈现区域差异性。在经济欠发达区域,由于专利产出量有限,技术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
关键词:
专利 经济增长 贡献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房吉 沈正平
江苏沿海经济带既是我国发达沿海中的“断裂带”,也是发达江苏省中的欠发达地区。文章首先构建用来定量分析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指标体系;接着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2005年这一经济带中17个样本(县、县级市、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得出各样本的得分;然后,以所有样本的3个公因子与各自贡献率之积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其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并相应作出评价;最后,将江苏沿海经济带与沿江开发地区作了扼要对比。主要结论有:江苏沿海经济带内绝大多数县(县级市、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并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钱明霞
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客观科学地评价16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采用SPSS for Window 10.0统计软件包对16个城市的2003年以上指标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得出16个城市的得分与排序。
关键词:
长三角 经济发展 多指标 因子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小建,乔家君
通过对全国 1 5个省份 1 9个县 (市 )近万户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 :居民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居民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在城乡间、县际间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为城市高于农村。不同县域居民对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子的认识有很强的一致性。区域发展研究中 ,应当关注居民生活质量评估指标。
关键词:
居民生活质量 区域经济发展 满意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