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9)
2023(11176)
2022(9760)
2021(9114)
2020(7456)
2019(17434)
2018(17248)
2017(33535)
2016(18184)
2015(20471)
2014(20367)
2013(20436)
2012(18633)
2011(16805)
2010(16464)
2009(14933)
2008(14347)
2007(12364)
2006(10745)
2005(9108)
作者
(52931)
(44218)
(43778)
(41524)
(28052)
(21291)
(19820)
(17467)
(16668)
(15650)
(15244)
(14767)
(13995)
(13750)
(13529)
(13486)
(13194)
(13109)
(12617)
(12372)
(10971)
(10676)
(10502)
(9901)
(9896)
(9722)
(9662)
(9628)
(8879)
(8749)
学科
(75087)
经济(75009)
管理(53477)
(50133)
(40139)
企业(40139)
方法(36136)
数学(31641)
数学方法(31326)
(20754)
(19967)
中国(18741)
地方(17332)
业经(16386)
(16293)
农业(14841)
环境(12949)
(12836)
(12206)
贸易(12198)
理论(11900)
(11788)
技术(11488)
(11315)
(10823)
财务(10764)
财务管理(10747)
(10545)
收入(10237)
企业财务(10187)
机构
大学(261411)
学院(259043)
管理(107573)
(102483)
经济(100280)
理学(94575)
理学院(93521)
管理学(91983)
管理学院(91518)
研究(84910)
中国(60581)
(55564)
科学(54864)
(44850)
(42353)
(40996)
业大(39968)
研究所(39165)
中心(38087)
财经(37142)
(35571)
北京(34964)
(34861)
师范(34582)
(33929)
农业(32075)
(30955)
经济学(30617)
(29556)
师范大学(28176)
基金
项目(187934)
科学(147839)
基金(137143)
研究(136464)
(119716)
国家(118765)
科学基金(102368)
社会(86013)
社会科(81575)
社会科学(81553)
基金项目(73917)
(72593)
自然(67401)
自然科(65676)
自然科学(65661)
自然科学基金(64478)
教育(61530)
(61074)
资助(56059)
编号(55615)
成果(43805)
重点(41386)
(41242)
(39879)
(38642)
课题(37093)
创新(35982)
科研(35918)
国家社会(35514)
教育部(35290)
期刊
(105791)
经济(105791)
研究(73529)
中国(44141)
学报(42419)
科学(39040)
管理(36922)
(36319)
(31381)
大学(31259)
学学(29240)
教育(26812)
农业(25921)
技术(21237)
业经(17616)
(17292)
金融(17292)
财经(17093)
经济研究(16698)
图书(16170)
(14514)
资源(14186)
问题(14107)
科技(13186)
(13125)
理论(13119)
技术经济(12517)
实践(12204)
(12204)
现代(11467)
共检索到359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石  冯宗宪  王华  
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地级市数据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资源的收入水平效应进行研究,并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的收入水平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考察,发现资源型城市的收入水平效应为正,非资源型城市的收入水平效应为负,其中直接效应是总效应为正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婷月  司继春  胡映洁  
文章使用中国199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是否通过改变劳动力市场结构对地区收入水平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收入水平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能显著提高地区收入水平,相比服务业,这一增长效应在制造业中更为明显。(2)2009年以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提高对制造业收入的增长效应显著增强;文化、体育与传媒、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支出对制造业增长效应更为明显;而科技支出则需要更长时期的积累才能提高制造业的收入水平。(3)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2009年以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升显著提高了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逐渐形成劳动力的“素质红利”,从而带动地区制造业收入增长。(4)社会保障支出的提升不仅能在长期提高地区内的制造业收入水平,还能明显提高区域间制造业的收敛速度,从而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王石  王华  
传统文献基于资源丰裕和经济增长率的负相关关系得出"资源诅咒"结论。文章质疑这一假说,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可耗竭资源的两部门模型,发现负向的资源收入增长效应与正向的收入水平效应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资源是"诅咒"或是"祝福"只能通过研究资源丰裕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利用我国建制城市数据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发现资源型城市具有正向的收入水平效应,表明资源是"祝福"而非"诅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薇薇  龚六堂  
本文采取了标准的财政分权框架,试图研究次优解情况下,中央政府自然资源禀赋税对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在内生劳动供给基础上,随着自然资源禀赋税的提高,消费者总收入反而增加。两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越大,中央政府所征收的自然资源禀赋税就越高,两地的收入差距越大。与中央政府一揽子转移支付类似,中央政府的自然资源禀赋税同样具有扩大地区差距的作用。自然资源禀赋越多的地区,消费者提供的劳动越少,总收入水平(劳动收入加上自然资源禀赋)反而比禀赋少的地区低。地区间的公平程度越高,消费者效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个人福利。资源禀赋高地区的个人有减少劳动供给的激励,由此可以平衡区域差异,提高福利水平。当中央政府可通过征收自...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晓亮  
提高全民的收入水平,是我国今后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重点和目标,即实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消灭贫困人口。为此,在收入分配理论方面要实行一系列创新和突破;实践上,中等收入者的扩大,只能或主要来自于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灭贫困其实质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梁来存  
实证分析表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和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居民的边际保险消费倾向较低,而人均收入水平居中的国家(或地区),居民的边际保险消费倾向较高。这一结论,对于扩大我国居民当前的保险消费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昌荣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促进了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使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进而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2018年城镇居民收支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分布变化的消费异质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方差所导致的离散效应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比大于90%,水平效应占比仅为7%;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水平效应和离散效应最高值均在0.4左右,并以此逐渐向两端下降;高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大于低收入水平居民,且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率差异性会削弱离散效应;由于居民消费结构级别是由低向高演变的,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我国现阶段中等收入家庭将长期处于耐用品消费阶段。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弘  秦若冰  
由于消费者偏好是非位似的,收入水平和分布的变化会影响进口需求结构,且对不同类型消费品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使用2002—2017年城镇居民家庭住户调查(UHS)和海关数据,构建收入水平和收入分布指标,对消费品进口需求进行边际分解,可以发现: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高收入弹性消费品的进口需求增速更快,其中约25%是来自于进口产品范围的扩张,75%是来自对同类商品进口强度的增加;相比于低收入弹性消费品,高收入弹性消费品的质量分布更为分散,产品差异性更大,伴随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者对于高质量消费品的进口需求显著增加。此外,收入分布的右偏会进一步加强上述效应。为适应收入水平提升推动的进口多元化和产品质量升级诉求,国家应进一步降低高收入弹性消费品进口的制度成本,主动扩大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提振消费、扩大开放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晓   刘景芝   张茜  
本文基于2014-2020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平台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倒“U”型关系,其对邻接地区居民消费结构改善起到带动作用;从区域层面和城乡层面来看,平台经济发展能显著改善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通过引入中介变量后发现,平台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本文提出持续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建立完善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平台经济行业优秀人才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玮  郝威亚  
利用85个国家1989—2011年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不同收入水平下,金融结构对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高收入水平国家偏向于金融市场的金融结构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思想,对该结果进行了解释: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创新结构不同,即自主研发和模仿创新的比例不同。从事自主研发和模仿创新的企业在风险特征、企业规模方面具有差异,这要求不同比例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与之匹配。由此,创新结构决定技术创新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因此,在特定发展阶段,存在与之相匹配的最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的金融结构。该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海艳  葛新权  李晓非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文章选取1980—2013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对长期关系的短期扰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长期关系为倒U型,符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短期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短期波动和垃圾产生量偏离长期均衡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积超  闫威  
自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以来,获得感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中对收入与获得感之间关系的考察是这些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笔者利用CGSS 2015的数据,应用社会比较理论和期望值理论为研究视角,在控制了绝对收入的前提下,研究城市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与获得感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比较因素和自我期望因素能显著影响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当个体收入水平低于同龄群体或自己的过去时,他们的获得感就会下降。当个体在综合考虑自身能力后认为自己的收入水平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时,他们的获得感也将随之降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晓光  
人均GDP是衡量一国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导致国家富裕与贫穷的原因,可以为增进国家福利提供可能的手段。在同一个星球上,为什么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这是经济学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古典经济学家Adam Smith的《国富论》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的复兴为研究跨国收入差异提供了新的框架。与此同时,跨国数据集不断建立和完善(Summers和Heston,1988,1991,2002;Barro和Lee,1996,2000)。新古典经济学与跨国数据集的结合使跨国收入差异的定量研究成为可能。本文试图总结近二十年来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研究跨国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杜林致  刘颖  孙晓明  
本文分析了当今图书馆员收入水平和与收入相关的主观感受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和收入满意度对工作满意度的6个指标及其总指标具有不同水平的显著影响,总体来说,收入水平越高,自我收入满意度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高;个体对自己的收入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收入满意度越高,工作满意度也越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