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2)
2023(7183)
2022(6250)
2021(5781)
2020(5167)
2019(11937)
2018(11736)
2017(22512)
2016(12457)
2015(14386)
2014(14380)
2013(14432)
2012(13674)
2011(12508)
2010(12823)
2009(11980)
2008(12310)
2007(11284)
2006(9787)
2005(8671)
作者
(38867)
(32725)
(32645)
(31185)
(20757)
(15869)
(15011)
(12810)
(12131)
(11502)
(11151)
(11005)
(10413)
(10409)
(10387)
(10296)
(10137)
(9544)
(9517)
(9355)
(8215)
(8114)
(8057)
(7450)
(7381)
(7339)
(7306)
(7178)
(6596)
(6580)
学科
(53387)
经济(53324)
管理(34238)
(33538)
(26500)
企业(26500)
方法(25731)
数学(22798)
数学方法(22603)
(15268)
中国(13618)
(13331)
(13278)
地方(10292)
业经(10248)
农业(10104)
(9924)
(9919)
贸易(9915)
(9895)
(9613)
环境(8305)
(7938)
财务(7920)
财务管理(7895)
(7690)
银行(7664)
资源(7656)
(7523)
金融(7521)
机构
大学(189064)
学院(186441)
(75866)
经济(74192)
管理(70355)
研究(66334)
理学(60265)
理学院(59532)
管理学(58427)
管理学院(58079)
中国(49785)
科学(43213)
(40849)
(35845)
(35318)
(34803)
研究所(32451)
中心(31015)
业大(29860)
(28733)
农业(28434)
财经(27964)
北京(25966)
(25811)
师范(25555)
(25389)
经济学(23557)
(23442)
(22550)
经济学院(21506)
基金
项目(124864)
科学(97042)
基金(90247)
研究(88632)
(81017)
国家(79978)
科学基金(66365)
社会(54943)
社会科(51929)
社会科学(51906)
基金项目(48064)
(48046)
自然(43847)
自然科(42549)
自然科学(42532)
自然科学基金(41781)
(41346)
教育(40308)
资助(37118)
编号(36379)
成果(30078)
重点(28813)
(28053)
(27295)
(25114)
科研(24550)
课题(24505)
计划(23567)
创新(23533)
教育部(23314)
期刊
(81953)
经济(81953)
研究(51474)
中国(35888)
学报(33631)
(31276)
科学(30046)
(27248)
大学(23907)
管理(22948)
学学(22359)
农业(20918)
教育(17502)
技术(14842)
(14218)
金融(14218)
财经(13703)
业经(12942)
经济研究(12720)
(12338)
(11764)
资源(11747)
问题(11398)
图书(11147)
(9827)
技术经济(9444)
理论(8949)
(8803)
统计(8728)
科技(8554)
共检索到274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娜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并非是私人所有权的衍生物,而是具有本质区别的财产权制度。权利束理论将排除权作为私人所有权的核心,反之,对于自然资源这样的公共财产,国家承担着保护公众不被排除的义务。公众接近成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定义特征,其核心内涵在于:它是一项可强制执行的法律权利、毗邻居民的接近权受到更高的保护以及对公众接近的限制应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实质性平等。公众接近特征能够确保社会成员共享自然资源,实现政治共同体内部对于公民身份平等的民主性期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静  陈丽萍  郭志京  
我国关于自然资源资产权利主体有:所有权主体(国家即全民)、代表主体(国务院)、行使主体(自然资源部)、委托代理行使主体(地方、相关部门,包括社会组织或企业)、使用权主体(市场主体)。然而,由于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抽象性和双重性、客体的不确定性和多重性以及实现上的公共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实现的复杂性。国家所有权的实现方式应是多样的,针对不同主体、不同资源应做出可选择的方案,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吉军  张壮  
由于我国自然资源产权模糊,国家所有权主体虚置,从而导致生态资源环境破坏和代际分配不公平等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引发或加重具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地区陷入"资源诅咒"困境的重要因素。如何行使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已经成了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运用交易成本方法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越阳  
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法律属性如何定性,关系着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工作如何具体展开的问题,不确定委托代理的法律属性就无法划定权责的界限和授权委托的形制。面对庞杂的自然资源体系,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自身的属性也颇具争论。从现实情况来看,很难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定义为一种行政职责,同时两个行政机关间也无法建立民事协议关系,现阶段其法律性质可以认为是一种上下级政府间的行政协议,通过这种行政协议来分配各级政府之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行使资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骏轩  张晓远  
立足于国家所有权实质,根据其公共所有权的本质和私权属性,以及国家所有和代表人行使的运行方式,分析国有企业在国家所有权行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国有企业在行使国家所有权中,产生的对《物权法》确立的民法上国家所有权精神的异化,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行使与公共利益的联系,确立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行使应该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国有财产的不同类型并明确行使规划的修正意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力  
所有权社会化理论非但对于私人所有权有矫正功能,对于往往被假设为私有权的扬弃形式的国家所有权也有适用能力。其适用目的是使在个人与国家的财产支配模式冲突间求得和谐,实现市民社会的完善持续发展和公共财产利益的全社会公平分享;其适用的方法是对国家公产所有权强调公共性使命,而对其他一般国家财产所有权则保持与私人财产所有权间的和谐互动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云奎  白云霞  
本文透过就业问题研究了政府目标对国有企业雇员规模、进而对绩效和报酬激励机制的影响。本文发现高失业区的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的冗余雇员,作为补偿,政府为冗余雇员多的国有企业给予了更多的财政补贴。冗余雇员对国有企业的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本文进一步发现,由于冗余雇员越多的国有企业,雇员的平均工资率越低,因此,冗余雇员并没有使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劳动力成本;同时,冗余雇员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高管的平均薪酬,也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由此,本文得出,冗余雇员对国有企业绩效的负面效应不是由于冗余雇员而承担了额外的劳动力成本,而是由于降低了对雇员,尤其是对高管的薪酬激励,从而导致经理人员的代理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从公共管理视角解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解释试点缘由、任务逻辑、面临挑战和对策等。研究方法:将制度分析方法运用到委托代理机制的解释和评价中。研究结果:(1)建立委托代理机制属于公有制的具体行权模式,是回应公有制产权为什么有效、如何做好整体性治理、区分“运动员”和“裁判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4类重要议题的举措;(2)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是由资产核算、资源清单、行权制度、考核评价4项核心要素,以及法治、空间规划、体制机制和行政监管4项外部要素共同构成的一项系统性试点任务;(3)为应对技术、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试点采取了稳妥推进原则,为试点实践明确了原则和参考。研究结论:为提升试点绩效,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建立资产清查核算的国家统一标准、所有者权益工作共识、整体性治理转型、多样性行权模式、行权主体责任考评和监管机制5个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建立健全委托代理机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尤丹  
事业单位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导致的处置权虚置,当前被视为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制度问题。长期缺乏权利主义的专利法实践,导致以发明国有化为前提的发明奖励制度成为社会认知职务发明制度的惯性逻辑。实际上,2000年专利法改革已经从立法上完全否定了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但是,科研市场化和公共科研体系的并存,使得职务发明制度适用及其改革仍然难以回避公有制框架下国家所有权与专利权的内在冲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希凯  
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矿业权人因使用(开采)矿产资源向其所有者的付费。它是唯一代表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有偿使用的权益,但从1994 年开征到 2012 年,矿产资源补偿费被严重弱化。开始规定的收费标准,平均只占矿产品销售收入的1.18%,18年未变。当时测算的合理费率是10%左右,而 2009 年实际收取的费率只占矿产品销售收入的0.63%。这不仅造成了国有资源性资产的流失,而且还助长了社会分配不公。流失的权益都被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私人或外资矿老板和以权谋私的贪官侵占了,加大了贫富差距,败坏了社会风气。更为严重的是它还助长了在资源消耗上继续吃"大锅饭",对节约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十分不利。为此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政  马泽忠  肖禾  
本文将林权改革目标与森林分类经营理念相结合,从委托代理视角出发,分析了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国家所有权实现路径,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的创新实现形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初玉岗  夏振坤  
由于公共物品对私人物品的依存倾向的存在 ,因而国家对竞争性领域的介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 ,普通国有权与企业的效率要求之间存有难以克服的矛盾 ,改革的合理方向是让国家的所有权接近于债权。中国国有企业 2 0年改革的实质就是在向国家所有权债权化的方向靠近 ,而优先股权化是国家所有权向债权靠近的较为规范的形式。作者批评了“劳动雇佣资本”的主张 ,认为这是以往债权化改革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在国家所有权优先股权化的同时必须引进非国有资本作为企业新的普通所有者 ,并且做出防范国家风险的契约安排 ;这样的改革能够更好地体现国家所有权在竞争性行业中的存在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云峰  
稀缺自然资源必须借助物权制度和外部监管才能建立稳定的开发利用秩序。虽然物权制度的本土性决定了各国物权制度的差异性,但自然资源领域社会秩序的"自生自发"性亦决定了其上所有权生成的四个规律:各主权国有权决定领土范围内自然资源之上所有权的具体类型;特定自然资源对社会公众的生存保障利益决定其上所有权的具体类型;特定社会的社会形态决定其上所形成的所有权的具体类型。在我国现行国家和集体共同垄断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物权框架下,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设计应首先考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形态,以及特定自然资源之上所承载的社会公众的生存保障利益,并基于社会公众生存保障之目的而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区分为国家公产和国家私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争艳   李天阁   宋亚开   陈藜藜  
<正>核心提示本文通过梳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的核心问题,从委托代理主体、性质、行使方式以及在模式运行中所有权与监管权分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提供思路。本文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小龙  张永红  杨鸿泽  
本文围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权利主体构成体系和权能行使方式,探讨了委托代理机制行使的相关问题,提出资源清单编制思路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