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9)
2023(10119)
2022(9012)
2021(8563)
2020(7196)
2019(16791)
2018(16713)
2017(32576)
2016(17716)
2015(20034)
2014(20021)
2013(20017)
2012(18323)
2011(16608)
2010(16582)
2009(15145)
2008(14679)
2007(12648)
2006(11198)
2005(9636)
作者
(52245)
(43278)
(42901)
(40819)
(27623)
(20797)
(19547)
(17203)
(16481)
(15318)
(15000)
(14484)
(13727)
(13548)
(13216)
(13140)
(13003)
(12876)
(12330)
(12327)
(10767)
(10562)
(10341)
(9737)
(9711)
(9605)
(9572)
(9567)
(8674)
(8561)
学科
(69514)
经济(69431)
管理(56219)
(50653)
(43437)
企业(43437)
方法(33651)
数学(28459)
数学方法(28150)
(18617)
(17384)
(16852)
中国(16452)
业经(15885)
地方(14160)
(13556)
理论(12717)
农业(12672)
环境(12670)
(11615)
财务(11553)
财务管理(11539)
(11525)
(11183)
贸易(11175)
技术(11167)
企业财务(11008)
(10839)
(10606)
资源(9761)
机构
大学(255905)
学院(253238)
管理(106238)
(93995)
理学(92663)
经济(91727)
理学院(91677)
管理学(90161)
管理学院(89713)
研究(81841)
中国(59730)
(55257)
科学(54007)
(41879)
(41398)
(40984)
业大(39830)
研究所(38068)
中心(36733)
(35410)
北京(35052)
财经(34618)
(34141)
师范(33831)
农业(32243)
(31548)
(29847)
(29572)
师范大学(27466)
商学(27004)
基金
项目(179522)
科学(140491)
基金(130111)
研究(130034)
(113534)
国家(112609)
科学基金(96846)
社会(79747)
社会科(75483)
社会科学(75458)
基金项目(70285)
(69828)
自然(65190)
自然科(63472)
自然科学(63456)
自然科学基金(62312)
(58957)
教育(58771)
编号(54045)
资助(53419)
成果(43050)
重点(39379)
(39034)
(37327)
(36903)
课题(35795)
科研(34280)
创新(34279)
项目编号(33261)
教育部(33054)
期刊
(101505)
经济(101505)
研究(69836)
中国(46211)
学报(42183)
科学(39094)
管理(37854)
(36754)
大学(30720)
(30180)
学学(28597)
教育(27237)
农业(26103)
技术(20712)
业经(17835)
图书(17363)
(16941)
金融(16941)
财经(15786)
资源(14892)
经济研究(14686)
问题(13459)
(13398)
(13291)
理论(13149)
科技(13104)
实践(12369)
(12369)
技术经济(12000)
情报(11900)
共检索到356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曰瑶  袁文华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需要有效的制度保证。目前,主流的观点是支持政府管制。但是,本文从一个实例出发,证明了由自治组织内部成员间相互监督而形成的剔出机制,不仅使得违规成本最大化,而且剔出违规成员增加了其他成员的监督收益,所以有效地增强了监督效用。从而使得独立的自治组织内部监督成本低于政府的规制成本。同时本文阐明了在剔出机制下,自治组织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性以及最优规模边界问题。自治组织的规模只有小于该最优规模边界值时,成员间的相互监督机制才能有效;当自治组织的成员数大于该边界时,可先建立规模较小的组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较大的组织,最终形成网络结构。同时,本文进一步证明了在自然资源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厉伟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 ,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内涵、目标及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弢  陈烈  
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有源源不断的后续资源供应为保证,资源问题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界定了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分析了其内涵和研究热点,构建了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东来  李一清  
为了维持人类生存,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必须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然而不幸的是人类已把其自身与自然有限能力的关系置于一种危险的不平衡的境地。许多自然资源已经耗用到灭绝的程度。此外,自然对废物的同化能力实质上已经受到损害。造成环境上的告急。事实上,人类已对自身的生存造成威胁。因此,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头等大事。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促进和实施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视为当今世界保护自然的一项主要措施。靠现有的和传统的保护方式如建立保护区进行保护是难以成功的。因而,采用一种综合的方式,把在生态上的可持续性与人类需要、建立保护区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相互补充。这样一种综合方式将引导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论文通过对比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修正后的国民净储蓄统计量(Adjusted Net Savings,ANS)和总体治理指标(Aggregate Governance Indicators,AGI),分析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因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上的差异。对比发现,具有良好制度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表现也较好。另外,文章通过建立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剔除双向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证明了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显著,这为制度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提供了一些证据。根据上述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经济符合可持续增长的范畴,而且因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文华  孙曰瑶  
笔者在品牌经济学的框架下,从授权方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品牌授权的作用机制。授权方在转让品牌使用权后,会面临一系列风险,主要体现为品牌信用度的变化。通过将品类粘合度和反向影响度引入授权方的品牌授权信用函数,笔者分析了品牌授权获得成功的条件。研究表明,只有当授权双方的品类粘合度较高、被授权方自身的品牌信用度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授权数量一定控制在企业能够掌握的范围之内时,品牌授权才能获得成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尹建中  
本文探讨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 ,分析了山东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提出了山东 2 1世纪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构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成合  徐红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分析了山东省农业自然资源态势及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实现山东省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屹松  
激励机制是促使人们按一定目标行动的手段。产权制度所包含的激励机制对经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权力结构不完善 ,中国现行产权制度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微观经济活动的激励作用不足 ,存在着进一步改革创新的必要性。该文在分析制约因素的基础上 ,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制度诱致性创新和强制性创新的措施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晓薇  王青  刘建兴  李广军  丁一  刘敬智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2001年辽宁省及其14个城市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以及由此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绝大部分城市的生态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全省人均生态赤字为1·31hm2;资源和资源加工型城市(盘锦、鞍山、辽阳、本溪和抚顺)构成了生态严重超载的“黑色带区”,其生态赤字高达2·45hm2~5·23hm2/cap;仅锦州没有生态赤字,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化石能源消费是生态负荷的主要来源,全省该项足迹为1·63hm2/cap,占总足迹的67·3%;上述生态赤字最高的5市的化石能源足迹比例更高,均在75%以上。耕地类生态盈余主要分布在锦州、铁岭、葫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华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通过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地区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行为的分析,指出资源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外部不经济性。为了实现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需主动进行环境治理并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海林  
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事实上 ,环境问题起因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 ,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理论模型却并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总体特性。本文从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出发 ,研究了经济增长模型及经济发展理论是如何忽略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并分析了经济增长的资源约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海林  
影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诸多因素中 ,制度因素是最关键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及符合自然资源特点和属性的制度创新是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导致自然资源破坏、低效率利用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吉义  
本文论述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的基本内涵,系统的组成要素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人口、环境、经济等子系统,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区域性、动态性等特点。提出了构建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转、资源开发伦理等指导思想与原则,系统的区域开发布局与战略部署等总体设想。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与资源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组合;开源节流并重,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开发与保护并重,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环保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增加自然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从宏观到微观的统一管理机制,完善配套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等系统优化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