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1)
- 2023(8270)
- 2022(7067)
- 2021(6259)
- 2020(5474)
- 2019(12737)
- 2018(12406)
- 2017(24350)
- 2016(13232)
- 2015(15252)
- 2014(15607)
- 2013(16005)
- 2012(15393)
- 2011(14502)
- 2010(14866)
- 2009(14152)
- 2008(13997)
- 2007(12869)
- 2006(11610)
- 2005(10546)
- 学科
- 济(82808)
- 经济(82749)
- 管理(38226)
- 业(33027)
- 方法(30872)
- 数学(27470)
- 数学方法(27286)
- 企(25637)
- 企业(25637)
- 地方(19860)
- 农(17049)
- 中国(16836)
- 学(16584)
- 业经(14037)
- 财(14021)
- 地方经济(13451)
- 环境(12059)
- 和(11820)
- 农业(11672)
- 制(11244)
- 贸(10895)
- 贸易(10891)
- 资源(10467)
- 易(10457)
- 发(9968)
- 经济学(9414)
- 融(9289)
- 金融(9287)
- 银(8826)
- 银行(8803)
- 机构
- 大学(213486)
- 学院(212400)
- 济(98400)
- 经济(96370)
- 管理(78613)
- 研究(77642)
- 理学(66709)
- 理学院(65925)
- 管理学(64848)
- 管理学院(64454)
- 中国(58417)
- 科学(47965)
- 京(45844)
- 财(41792)
- 所(41383)
- 农(38024)
- 研究所(37616)
- 中心(34766)
- 财经(33503)
- 江(33012)
- 业大(31732)
- 经济学(31602)
- 经(30157)
- 农业(30064)
- 北京(29333)
- 经济学院(28319)
- 范(27729)
- 师范(27485)
- 院(26848)
- 州(25876)
- 基金
- 项目(133898)
- 科学(104004)
- 基金(96400)
- 研究(95794)
- 家(84518)
- 国家(83884)
- 科学基金(70245)
- 社会(61360)
- 社会科(58168)
- 社会科学(58142)
- 省(51992)
- 基金项目(50780)
- 自然(44675)
- 划(43636)
- 自然科(43356)
- 自然科学(43338)
- 教育(42743)
- 自然科学基金(42548)
- 资助(40301)
- 编号(38759)
- 成果(31613)
- 发(30810)
- 重点(30444)
- 部(29906)
- 创(26483)
- 课题(26430)
- 国家社会(25673)
- 科研(25529)
- 教育部(25050)
- 创新(24967)
- 期刊
- 济(115662)
- 经济(115662)
- 研究(63223)
- 中国(41395)
- 学报(34254)
- 农(33699)
- 财(32424)
- 科学(31344)
- 管理(27593)
- 大学(24404)
- 学学(23001)
- 农业(22525)
- 经济研究(19056)
- 技术(18321)
- 融(17771)
- 金融(17771)
- 财经(17542)
- 业经(16542)
- 教育(15794)
- 问题(15440)
- 经(15249)
- 资源(13185)
- 技术经济(13064)
- 业(12416)
- 统计(11830)
- 贸(11497)
- 图书(11000)
- 世界(10484)
- 策(10223)
- 商业(10139)
共检索到324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华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通过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地区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行为的分析,指出资源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外部不经济性。为了实现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需主动进行环境治理并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
历史和现实证明,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是生态经济制度演进的必然。由于生态资源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外部性特性,现阶段我们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是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瓶颈,即传统市场制度缺陷和政府干预制度缺陷以及相关公共制度衔接不良。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以生态资本市场制度为主体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地有效利用。
关键词:
生态资本 制度分析 超边际决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万山
自然资源由于其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而使其因代际问题所导致的私有市场失灵比一般的产品严重,原因是自然资源代际利用中当代人都倾向于最大限度使用资源,从而引发自然资源“公地悲剧”问题比一般产品严重。再生自然资源虽然在代际利用中的利益冲突比非再生自然资源低,但代际问题所带来的市场失灵依然存在。因此,再生自然资源的代际可持续利用需要政府依据其经济特性进行一定的规制,制订出合理的使用制度。以渔业资源为例,在沙发尔(Schaefe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成本———效益的经济学分析法,分析了再生自然资源代际可持续利用中的成本与收益,提出再生自然资源代际可持续使用的制度安排和优化措施,包括边际成本动态规制、明确界...
关键词:
再生自然资源 代际 产权 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海林
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事实上 ,环境问题起因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 ,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理论模型却并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总体特性。本文从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出发 ,研究了经济增长模型及经济发展理论是如何忽略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并分析了经济增长的资源约束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理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邝奕轩 杨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深刻认识到:合理、科学利用城市湿地,改善人居环境,优化自然生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城市湿地的需求、城市湿地的供给以及城市湿地开发、利用带来的成本和收益。产权、公共财产资源、公共品和外部成本是分析、认识城市湿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城市湿地 需求 供给 收益 成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晓薇 王青 刘建兴 李广军 丁一 刘敬智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2001年辽宁省及其14个城市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以及由此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绝大部分城市的生态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全省人均生态赤字为1·31hm2;资源和资源加工型城市(盘锦、鞍山、辽阳、本溪和抚顺)构成了生态严重超载的“黑色带区”,其生态赤字高达2·45hm2~5·23hm2/cap;仅锦州没有生态赤字,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化石能源消费是生态负荷的主要来源,全省该项足迹为1·63hm2/cap,占总足迹的67·3%;上述生态赤字最高的5市的化石能源足迹比例更高,均在75%以上。耕地类生态盈余主要分布在锦州、铁岭、葫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先明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进出口国间自然资源贸易矛盾日益突出。据WTO统计,出口限制的使用已占据了自然资源贸易的11%和全球贸易总量的5%。30多个经济体成为自然资源出口限制的主要发起者,这一趋势将在未来持续下去,出口限制给国际自然资源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东来 李一清
为了维持人类生存,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必须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然而不幸的是人类已把其自身与自然有限能力的关系置于一种危险的不平衡的境地。许多自然资源已经耗用到灭绝的程度。此外,自然对废物的同化能力实质上已经受到损害。造成环境上的告急。事实上,人类已对自身的生存造成威胁。因此,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头等大事。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促进和实施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视为当今世界保护自然的一项主要措施。靠现有的和传统的保护方式如建立保护区进行保护是难以成功的。因而,采用一种综合的方式,把在生态上的可持续性与人类需要、建立保护区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相互补充。这样一种综合方式将引导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弢 陈烈
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有源源不断的后续资源供应为保证,资源问题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界定了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分析了其内涵和研究热点,构建了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 自然资源 可持续利用 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论文通过对比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修正后的国民净储蓄统计量(Adjusted Net Savings,ANS)和总体治理指标(Aggregate Governance Indicators,AGI),分析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因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上的差异。对比发现,具有良好制度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表现也较好。另外,文章通过建立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剔除双向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证明了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显著,这为制度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提供了一些证据。根据上述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经济符合可持续增长的范畴,而且因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海林
影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诸多因素中 ,制度因素是最关键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及符合自然资源特点和属性的制度创新是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导致自然资源破坏、低效率利用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制度安排 市场失灵 自然资源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孟旭光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但是是否做到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才能做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任何决策者无法凭主观印象判断的,必须借助于科学的评价、预测方法与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后再做出结论。因此建立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由自然资源的完整性特征和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所决定的。目前我国已具备该系统建立的基本条件。应本着科学性、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开放式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网络系统,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可持续 利用 评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靖三
随着国债依存度渐趋回升,财政收入依存度逐步上升,财政支出弹性日渐降低,中国开始面临公共财政可持续的问题。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综合评价了中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程度,深入阐述了公共财政可持续的经济机理,并提出实现公共财政可持续的政策建议。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公共财政已经出现可持续的问题,并受到财政赤字、国债利息和经济增长三个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为确保中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必须推动宏观经济发展,加快公共财政改革和加强公共债务管理,才能提升中国公共财政的稳健性。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 评价指标 经济分析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