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60)
2023(3086)
2022(2400)
2021(1994)
2020(1540)
2019(3355)
2018(3333)
2017(6592)
2016(3734)
2015(4067)
2014(4064)
2013(4277)
2012(4049)
2011(3885)
2010(3805)
2009(3220)
2008(3105)
2007(2776)
2006(2694)
2005(2329)
作者
(11199)
(9538)
(9406)
(8957)
(5922)
(4603)
(4210)
(3710)
(3492)
(3367)
(3338)
(3322)
(3112)
(3062)
(2932)
(2863)
(2823)
(2792)
(2750)
(2737)
(2468)
(2311)
(2261)
(2168)
(2161)
(2153)
(2034)
(1962)
(1923)
(1884)
学科
管理(17206)
(14478)
经济(14463)
(10839)
环境(10364)
(9020)
企业(9020)
(7939)
税收(7406)
(7382)
资源(7211)
(5490)
(5379)
方法(5369)
(5181)
(4885)
数学(4730)
数学方法(4691)
生态(3986)
(3720)
规划(3607)
经济学(3580)
环境规划(3552)
(3382)
财务(3368)
财务管理(3365)
(3298)
企业财务(3290)
中国(3286)
人事(3083)
机构
大学(54773)
学院(54717)
管理(22257)
(21887)
经济(21427)
理学(18896)
理学院(18743)
管理学(18478)
管理学院(18398)
研究(18157)
中国(14629)
科学(12025)
(11936)
(11733)
(9401)
财经(9369)
(9042)
中心(8531)
(8504)
研究所(8493)
业大(8265)
(8260)
北京(7575)
财经大学(6998)
农业(6897)
(6668)
(6609)
经济学(6497)
(6471)
(6381)
基金
项目(38362)
科学(30077)
基金(28622)
研究(27285)
(25576)
国家(25436)
科学基金(21664)
社会(17633)
社会科(16837)
社会科学(16829)
基金项目(15257)
(14538)
自然(14451)
自然科(13787)
自然科学(13779)
自然科学基金(13547)
(12317)
资助(11341)
编号(11006)
教育(11005)
(8636)
重点(8483)
(8423)
成果(8366)
国家社会(7809)
(7720)
(7546)
科研(7456)
计划(7209)
创新(7176)
期刊
(23087)
经济(23087)
研究(14332)
中国(10899)
学报(10063)
科学(8890)
(8540)
(7667)
管理(6947)
大学(6581)
资源(6224)
学学(6087)
(5709)
(5449)
农业(5190)
税务(4989)
图书(4777)
(4095)
金融(4095)
财经(4067)
业经(3886)
书馆(3550)
图书馆(3550)
(3512)
技术(3484)
问题(3001)
经济研究(2940)
(2921)
林业(2613)
科技(2589)
共检索到82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伟  
自然资源使用权收储是专门机构对自然资源使用权进行资本运营的行为,成因源于目前自然资源使用权交易等存在若干问题。自然资源使用权收储有通过提升自然资源使用效率实现碳中和以及通过开拓融资功能实现碳中和两种路径。资本市场在自然资源使用权收储与碳中和实现之间架起了桥梁,其作用主要是为自然资源使用权收储以提升使用效率提供了场所,同时也可作为财政和商业银行之外的融资渠道,更有利于支持高风险的碳中和技术进步项目。因此,应发挥自然资源使用权收储对碳中和的促进作用,尽可能地实现其与资本市场的耦合,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自然资源使用权交易市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新山  李远航  戴文达  
80年代中后期,通过颁行自然资源行政法而创设的一系列自然资源使用权,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由自然资源行政法所设立的这些使用权的不完善性日渐明显。该文介绍了物权的经济学和法学概念以及物权理论的经济学分析工具,阐述了推进物权制度建设经济学意义,对比分析了现行自然资源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民民生权利与国家所有权的私益性之间的矛盾、普通法与特别法之间的失调、水权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权概念的严重残缺、权利登记的公信力等。作者认为,制定物权法和修订自然资源法应当遵从物权法定的基本学理,权利的基本属性应当由全国人大或者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明确,各级地方立法机关、国务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荣钦  黄贤金  郧文聚  吴克宁  陈银蓉  王少剑  卢鹤立  方恺  李宇  
基于低碳目标创新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于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水平和自然资源支撑能力,推动经济社会中长期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自然资源管理,九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创新自然资源管理的策略,为基于“资源要素—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多层次视角构建低碳导向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借鉴。专家认为:未来应构建“双碳”目标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系统性应对框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要素—空间—系统”多层次协同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全域自然资源及国土空间碳循环监测网络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核算标准体系,探索差别化国土空间管控方案;加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资源流通管理,探寻基于资源优化管理的区域协同碳减排路径;将碳汇价值纳入碳交易和生态补偿体系,构建基于国土空间碳中和评价的区域横向碳补偿制度,推动区域协同减排和公平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妍  
我国水资源过度开采、浪费、污染等现象严重,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全球未来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明确水权的涵义,进行水资源使用权交易的费用效益分析,指出水资源使用权的交易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快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水使用权交易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明星  赵荣钦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标志着中国正式确立了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简称“双碳战略”),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正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将贯穿整个发展新阶段,是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与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振宇  王秀芹  刘青  
可持续发展是 2 1世纪的主题。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从中国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出发 ,认真分析中国的国情 ,改变现在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为此必须加强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和实务研究 ,改进现有递耗资产会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英豪  
农村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宅基地的空置率高,而土地资源又是极其宝贵的,由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充当集体土地的储备主体,对闲置的宅基地按照民事原则进行收回、收购,这就需要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地区的针对宅基地使用权储备制度,需要从土地储备的主体、土地储备的标的、土地储备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建构。应当按照财产权来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物权化构造,在具体宅基地使用权储备行为路径的构造上,应依据法律行为的分类,将之分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单方收回行为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协议收购行为。前者为所有权人行使所有权的行为;后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英豪  
农村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宅基地的空置率高,而土地资源又是极其宝贵的,由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充当集体土地的储备主体,对闲置的宅基地按照民事原则进行收回、收购,这就需要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地区的针对宅基地使用权储备制度,需要从土地储备的主体、土地储备的标的、土地储备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建构。应当按照财产权来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物权化构造,在具体宅基地使用权储备行为路径的构造上,应依据法律行为的分类,将之分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单方收回行为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协议收购行为。前者为所有权人行使所有权的行为;后者为合同行为,应当依据意思自治原则来构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榅平  
自然资源物权化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然而,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立法主要是经济法、社会法或行政管理法,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计划经济时代,因此,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是顺应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不仅需要私法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需要公法特别是自然资源管理法的积极调整和配合。为此,我国应本着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基本原则,更新自然资源管理理念,转换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从私权本位出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新型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研究团队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是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的关键任务之一。江苏省基于理论探究和“省—市—县”三级试点实践,提出要秉承“整体保护、整体配置、权责利统一”理念,构建“多层次、广维度、立体化”资产规划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应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民所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万山  
非再生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有三大苛刻的现实条件,即代际间效率和公平兼顾的社会贴现率、准确确定出生态环境安全标准和存在“虚拟”的后代人代表。非再生自然资源跨代有效使用的制度优化途径,包括建立公平合理利用非再生自然资源的伦理准则、培育公爱文化等加强非再生资源使用的伦理建设和采取设立最低安全标准、价格规制和税费规制等适当的规制措施防止非再生资源使用中的跨代性失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建华  罗从清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中两个互动的基本点 :一方面 ,农民增收会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另一方面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也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证 ,进而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昕  
我国现行国家层面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征收补偿没有规定。实践中各地对宅基地使用权是否予以征收补偿做法不一,并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利益。建议: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补偿;以土地出让金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标准;对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前形成的宅基地应本着尊重历史与事实原则进行补偿;在房屋安置、自拆重建等非货币补偿中要注意补偿宅基地使用权的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