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9)
- 2023(13474)
- 2022(11320)
- 2021(10788)
- 2020(8762)
- 2019(20153)
- 2018(19694)
- 2017(37868)
- 2016(19988)
- 2015(22688)
- 2014(21657)
- 2013(21398)
- 2012(19541)
- 2011(17764)
- 2010(17471)
- 2009(16377)
- 2008(15599)
- 2007(13353)
- 2006(11623)
- 2005(10239)
- 学科
- 济(84499)
- 经济(84406)
- 管理(57865)
- 业(52622)
- 企(42164)
- 企业(42164)
- 方法(38930)
- 数学(34985)
- 数学方法(34765)
- 中国(25319)
- 农(23197)
- 财(20288)
- 贸(18966)
- 贸易(18952)
- 易(18452)
- 业经(17706)
- 制(15946)
- 地方(15343)
- 农业(15108)
- 融(13605)
- 金融(13602)
- 学(13344)
- 银(13178)
- 银行(13169)
- 环境(13149)
- 行(12686)
- 和(12286)
- 务(12170)
- 理论(12170)
- 财务(12139)
- 机构
- 学院(277485)
- 大学(277186)
- 济(122541)
- 经济(120352)
- 管理(107930)
- 理学(93138)
- 研究(92176)
- 理学院(92165)
- 管理学(90908)
- 管理学院(90379)
- 中国(74014)
- 京(58139)
- 财(55788)
- 科学(51757)
- 财经(45545)
- 所(43853)
- 中心(43163)
- 经(41770)
- 经济学(39855)
- 研究所(39629)
- 农(39072)
- 江(38908)
- 北京(36539)
- 经济学院(36137)
- 业大(35945)
- 范(35907)
- 师范(35628)
- 财经大学(34239)
- 院(33412)
- 州(31603)
- 基金
- 项目(187102)
- 科学(149392)
- 研究(140796)
- 基金(138659)
- 家(119598)
- 国家(118676)
- 科学基金(103161)
- 社会(92940)
- 社会科(88325)
- 社会科学(88305)
- 基金项目(72584)
- 省(69924)
- 教育(65208)
- 自然(64166)
- 自然科(62581)
- 自然科学(62564)
- 自然科学基金(61505)
- 划(59286)
- 资助(56938)
- 编号(56702)
- 成果(45443)
- 部(43226)
- 重点(41574)
- 发(40681)
- 国家社会(39890)
- 创(39686)
- 课题(38594)
- 教育部(38130)
- 创新(37086)
- 人文(36890)
- 期刊
- 济(130738)
- 经济(130738)
- 研究(82481)
- 中国(54299)
- 财(42243)
- 管理(39680)
- 学报(37749)
- 科学(37015)
- 农(34975)
- 大学(29345)
- 教育(29280)
- 融(27430)
- 金融(27430)
- 学学(27057)
- 农业(24497)
- 财经(23162)
- 技术(22998)
- 经济研究(22798)
- 业经(21235)
- 经(20065)
- 问题(17406)
- 贸(16647)
- 业(14551)
- 图书(14439)
- 国际(14148)
- 世界(13959)
- 资源(13256)
- 技术经济(13003)
- 商业(12752)
- 理论(12469)
共检索到409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解晋
将资源市场的扭曲引入"资源诅咒"假说,以"中国式分权"及其引致的晋升激励为视角,就"资源充裕如何导致资源依赖"这一命题进行讨论,并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资源市场的扭曲水平调节着资源充裕和资源依赖之间的关系,是引致资源依赖的重要条件;"锦标赛"形式为主的晋升制度安排及经济绩效为主的晋升考核标准是催生地方政府扭曲资源市场的重要动机;资源充裕地区,扭曲的资源市场有助于拉动短期经济增长、实现官员政绩,但长期内将阻碍增长,产生"诅咒"效应。因此,政府治理中激励设计的扭曲是中国的"资源诅咒"问题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市场扭曲 资源依赖 资源诅咒 攫取之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辉 沈肇章
以政治激励和新财政集权理论为基础,并运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财政超收。在晋升激励之下,地方政府会策略性地影响预算编制所依据的GDP计划增长率和官员政绩考核所依据的核心指标(即GDP实际增长率),因而GDP超计划增长为财政超收奠定了经济基础。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集权程度加强,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下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财政超收与中央攫取之手正相关。地方政府在发展高税行业带来税收超预算增长的情况下会调整年初预算而追求超支,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化程度与财政超收负相关。因此,在完善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的同时,需要加强人大的监督职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普照 孙超 赵宝廷
在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及土地财政负面效应外溢的经济背景下,本文基于官员晋升激励和地方财政压力的双重视角,通过构建"中央—地方—居民"三部门博弈下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行为的决策机理模型,剖析了土地财政扩张的体制根源,并利用1999—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维度估计了官员晋升激励与财政压力影响土地财政的空间滞后模型,探究地方政府间土地财政行为的策略互动特征及其增长惯性。研究发现:官员晋升激励和财政压力均显著推动了土地财政扩张,且前者的估计结果十分稳健,而后者在统计上并不稳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存在明显的策略互动特征;土地财政存在惯性增长的"棘轮效应"和动态累积态势,这是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土地财政路径依赖的关键。进一步地,通过构建官员晋升激励综合指数、测算包含转移支付收入的财政压力及更换土地财政度量指标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也支持了以上结论。这对于完善地方官员考核体系、理顺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改革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胜名 江三良
中国式分权激励地方政府伸出"攫取之手"是否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是个争论的命题。文章从区域差异视角分析了"攫取之手"为何成为产业结构升级受阻的原因及经验论证,并发现市场化能缓解"攫取之手"的阻碍作用。市场化的推进约束了地方政府不合规的私利行为,由"攫取之手"导致的地方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得到改善,经济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自由发展。文章政策含义体现在,在加强监管预算外收入、削弱"攫取之手"的同时,更要注重拓展市场化的深度和广度,逐步缩小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攫取之手 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文雁兵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经济学热议的话题之一,文章重新考察了以土地财政为代表的政府行为,将攫取之手理论拓展为"名义攫取之手",将资源诅咒理论拓展为"被资源诅咒"和"资源诅咒效应",并使用199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广义系统矩估计(SYS-GMM)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政府行为受地区产业结构等异质性因素的显著影响,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落后的产业结构均会诱致政府更多地攫取,政府行为存在着"被资源诅咒";(2)以预算外收入度量的名义攫取之手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存在"资源诅咒负效应",预算外收入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监管,但以土地出让金度量的名义攫取之手则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存在"资源诅咒正效应",土地财政在短期具有一定益处;(3)名义攫取之手和"资源诅咒效应"因地区间不同的产业结构表现出较大差异。文章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充分重视各地异质性因素对地方政府行为及其绩效的影响,通过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加快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减轻和消除"诺斯悖论"带来的阶段性阵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金萍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拥有较缓慢的发展速度,似乎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国或地区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即前人所说的"资源诅咒"。回顾文献发现,前人对"资源诅咒"本质、发生机制等的研究均集中反映的是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义"资源诅咒"的概念,从诅咒发生的主体、客体、传导机制等几方面定义了广义"资源诅咒"的理论内涵,并选取山西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传导机制与诅咒现象的耦合关系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长期来看,对自然资源过分依赖的国家或地区很有可能陷入经济发展滞后,社会问题突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及资源快速耗竭的困境,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不...
关键词:
广义“资源诅咒” 理论内涵 实证检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邵帅 齐中英
结合资源型地区的现实情况,建立了一个资源型地区的三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市场动态均衡分析,为资源型地区遭受的"资源诅咒"现象提出了一种机理解释,即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技术创新存在挤出效应。同时,利用我国西部11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对这种挤出效应进行了有效验证。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共同对技术研发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积累三大方面同时加强来提高资源型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魁早
探寻地方官员干预要素市场的动因是治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前提,而地方官员对要素市场的干预可能主要源于财政、晋升和寻租等方面的激励。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理论上分析了地方官员激励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的机理,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加以检验。研究发现: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晋升激励和寻租激励对地区要素市场都产生了显著的扭曲效应,而"入世"后的这种扭曲效应下降了。在不同制度环境中,地方官员激励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着差异。金融和法律环境的改善以及产权明晰程度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方官员激励对要素市场产生的扭曲效应。本文既拓展了官员激励和要素市场扭曲等研究领域,又启发了中国要素...
关键词:
官员激励 制度环境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周靖祥
本文通过实证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政治投资周期,地方官员更替倾向于推高全国总体的投资增长率。同时,地方官员职业竞争的加剧推高了当年地方投资增长率,也增加了当年地方投资扩张的概率。这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表现得尤为明显。最后,我们对地方官员推动投资扩张的可能渠道进行了分析,发现国有企业扩张、银行贷款和引进外资都是其潜在的投资增长渠道,但其在不同阶段所倚重的渠道存在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前,地方官员更加倚重国有企业扩张融资,而此后则更加注重银行贷款等外部融资手段。上述发现为我们合理安排投资、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投资增长 政治激励 政治投资周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现祥 王贤彬
本文尝试定量分析政治激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多大,是否因条件而异。本文发现,省长晋升为本省省委书记样本,是识别政治激励的自然观察平台。基于该样本,本文采用倍差法发现,中国地方官员对政治激励做出有利于辖区经济增长的反应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会因年龄和任期而异:年龄越大,政治激励的作用越小;任期适度延长,也有利于政治激励作用的发挥。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增进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政治激励的理解。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治经济学 政治激励 地方官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杨子涵
中国地方统计数据的可靠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测度方法,尚未有研究实证检验其制度成因和背后逻辑。本文使用官方发布的实际城市生产总值相对于校准后城市夜间灯光亮度(DMSP/OLS)值的偏离程度来衡量中国城市GDP注水系数,并基于此研究了地方官员政治晋升周期下的GDP注水冲动。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GDP注水系数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呈现空间上集中分布和时期间持续恶化的特征;(2)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激励显著推高了中国城市的GDP注水系数,同时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注水激励模式存在差异性;(3)随着任职年限的拉长,具有年龄优势市委书记的GDP注水激励逐渐强化,但是在第4年存在短暂下降现象;(4)城市GDP注水显著提高了市委书记的政治晋升概率,平均幅度达0.22%,但是对市长的晋升状况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掌握中国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失真的现状、制度成因及其后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杨子涵
中国地方统计数据的可靠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测度方法,尚未有研究实证检验其制度成因和背后逻辑。本文使用官方发布的实际城市生产总值相对于校准后城市夜间灯光亮度(DMSP/OLS)值的偏离程度来衡量中国城市GDP注水系数,并基于此研究了地方官员政治晋升周期下的GDP注水冲动。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GDP注水系数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呈现空间上集中分布和时期间持续恶化的特征;(2)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激励显著推高了中国城市的GDP注水系数,同时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注水激励模式存在差异性;(3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磊 曾宏燕 刘雨果
【目的/意义】检验地方环境治理绩效对省级党政领导政治晋升的影响,以期窥探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效应,为进一步优化地方环境治理和干部管理制度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设计/方法】考虑多维度的治理绩效,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民生保障等,构建官员晋升的多重影响因素模型,并以1997~2017年发生职务变动的省级党政领导为样本进行回归检验。【结论/发现】任期内二氧化硫(SO_2)和工业化学需氧量(COD)的减排对省级党政领导的晋升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在2007年之后,SO_2减排的影响大于工业COD减排的影响。地方GDP增长率对官员的晋升几率始终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2007年以后大幅减弱,并且开始小于SO_2减排的影响。因此,以GDP为导向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已经发生显著转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凡凡 文宏
作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干部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之一,地方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对官员晋升的影响效果有待检验。文章基于晋升激励的视角,利用2001~2018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作为衡量地方安全生产治理绩效的逆向指标,检验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对官员晋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对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晋升概率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而经济绩效仅对省委书记的晋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官员年龄越大,地方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对其晋升的影响就越明显;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的官员,东部地区官员的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带来了更高的晋升几率。上述发现不仅为近年来地方官员考核机制的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也有利于理解我国干部管理体制和绩效考核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保忠 何炼成 李忠民
对国内外"资源诅咒"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指出以晋陕蒙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然后利用1991—2010年晋陕蒙的煤炭开发强度、人均GDP、制造业投入水平、研发及教育投入水平等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三省区的"资源诅咒"效应进行整体检验和分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三省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效应,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三省区的"资源诅咒"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三省区在某种程度上或锁定或弱化或破解"资源诅咒"。最后指出:发展制造业是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