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4)
2023(6134)
2022(4959)
2021(4701)
2020(3980)
2019(8782)
2018(8873)
2017(16538)
2016(9530)
2015(10882)
2014(11037)
2013(11004)
2012(10606)
2011(9902)
2010(10477)
2009(10415)
2008(10944)
2007(10374)
2006(9600)
2005(9092)
作者
(29662)
(24810)
(24495)
(23706)
(15882)
(11966)
(11203)
(9521)
(9406)
(9245)
(8572)
(8480)
(8254)
(7938)
(7929)
(7544)
(7308)
(7291)
(7178)
(7099)
(6568)
(6055)
(5979)
(5799)
(5574)
(5550)
(5536)
(5526)
(5106)
(4868)
学科
(40809)
经济(40738)
管理(32535)
(28555)
(24710)
企业(24710)
方法(16482)
中国(13193)
(12264)
数学(12114)
数学方法(11850)
(11629)
理论(11401)
(11037)
(9960)
业经(9891)
(8805)
教育(8482)
农业(7861)
(7454)
银行(7443)
(7086)
(6941)
财务(6916)
财务管理(6897)
(6681)
金融(6680)
(6585)
贸易(6576)
企业财务(6565)
机构
大学(155537)
学院(150855)
(57632)
经济(56146)
管理(53590)
研究(50590)
理学(44372)
理学院(43854)
管理学(42886)
管理学院(42598)
中国(40666)
(34509)
(31187)
科学(31144)
(26372)
(26088)
财经(24087)
(23810)
师范(23633)
中心(23550)
研究所(23366)
北京(22320)
(22081)
(21534)
(20916)
师范大学(18986)
业大(18930)
经济学(18308)
财经大学(17567)
(17435)
基金
项目(86567)
科学(67610)
研究(65112)
基金(62281)
(53628)
国家(53099)
科学基金(45033)
社会(41195)
社会科(38741)
社会科学(38729)
(32481)
基金项目(31203)
教育(31200)
自然(28077)
(27605)
编号(27537)
自然科(27194)
自然科学(27184)
资助(26791)
自然科学基金(26713)
成果(25616)
(19655)
重点(19571)
课题(19186)
(17453)
(17177)
教育部(17090)
项目编号(17008)
国家社会(16964)
(16539)
期刊
(73753)
经济(73753)
研究(50118)
中国(36848)
(26584)
学报(26032)
教育(24247)
科学(22238)
管理(21983)
(20543)
大学(19505)
学学(17490)
(15022)
金融(15022)
财经(14307)
图书(13406)
农业(13028)
(12468)
技术(12427)
业经(10543)
书馆(10319)
图书馆(10319)
经济研究(10172)
问题(9921)
(8274)
资源(8067)
理论(7841)
(7771)
(7334)
论坛(7334)
共检索到250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丽艳  
自然资源的价值首先要在哲学层面予以肯定 ,然后探讨如何利用市场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要在市场中得以充分体现。本文认为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 ,来解释自然资源的价值、解决自然资源的市场配置问题是难以奏效的。现实在呼唤新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诞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阳盼盼  
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地租论,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应该包括地租、加工价格和补偿价格。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价格构成的三部分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表现出来的,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并不完整。深化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必须形成一套发现自然资源所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合理计价标准;建立代内和代际为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搜寻与替代资源研发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补偿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阳盼盼  
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地租论,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应该包括地租、加工价格和补偿价格。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价格构成的三部分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表现出来的,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并不完整。深化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必须形成一套发现自然资源所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合理计价标准;建立代内和代际为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搜寻与替代资源研发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补偿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艳琳  
自然资源价值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解释自然资源价值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解决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坚实理论基础和重要理论依据 ,自然资源价值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重要途径 ,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征福  
自然资源可分为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采的原生自然资源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于原生自然资源基础上而形成的自然经济资源。原生自然资源有价格、无价值 ;自然经济资源的价值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有价格而无价值 ,另一方面有价值又表现为价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庆礼  邓红兵  钱俊生  
本文首先论述了自然资源的含义 ,并系统归纳和总结了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 ;在此基础上 ,作者重点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明确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其表现形式是自然资源的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科学地认识自然资源的“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的统一 ,全面发挥自然资源的整体功能和作用 ,是科学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估价 ,从而制定科学的利用和保护法律和策略 ,是我们在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时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陶江  
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要从基本方法和“基因”层面的变革开始。19世纪的自然科学限制了辩证法的水平和马克思的视野;《资本论》存在“基因”缺陷。马克思不了解商品的“原子核”;没有自觉地分解使用价值概念;没有建立起劳动与需求、效用与价值对称的微观结构;没有发现“需求二重性”。但是,《资本论》的内在逻辑通过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可以将劳动价值论升格为“资源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需要反思。唯物辩证法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将转化为形而上学。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与价值理论中的“基因”缺陷有必然的联系。《资本论》的“基因”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区分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知识、科技、信息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给出了理论的解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敬东  周绍东  
本文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源的最优配置为核心,采用逻辑实证方法,探讨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生产函数和价值占有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讨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于资源配置的含义,重构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架构。本文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资源配置的过程决定,商品价值的形成不能独立于资源配置过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改变反过来也会影响资源配置。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重含义的分析,揭示出需求分析在政治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丽  张攀  朱庆华  
在目前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为正确、全面认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以使其得到更合理的应用,本文提出生态劳动价值论,即资源性产品的价值由人类的劳动和自然界的劳动共同决定。按照生态劳动价值论核算资源性产品的价值量,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将人类劳动和自然界劳动按一个标准共同衡量,本文提出可应用能值理论具体核算,即资源性产品价值量的大小用商品的能值或能值货币价值衡量,并提供了一项高速公路项目的具体算例。指出据此核算方法得出的结论反映了资源性产品的真正价值,虽然短时间之内不一定能应用于市场价格,但对于一些领域的决策如在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选择,不同应用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选择等方面可起到支持作用,且其对于有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廷斌  
近几年来 ,经济理论界围绕价值创造源泉与价值分配以及两者的关系问题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核即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 ,物不创造价值仍然是正确的 ,只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活劳动范畴的重心发生变化了。因此 ,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 ,科学拓展劳动的含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当今社会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 ,是价值创造理论与价值分配现实存在矛盾的社会生产根源。只有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具备了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条件之后 ,价值创造理论与价值分配现实之间的矛盾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社会才能完全实行按劳分配。实现共产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亚辉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文章指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劳动环境、劳动关系、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契机。要保证理论的生机,就必须使理论与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小鲁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此,中国经济理论界的学者们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新的思考和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创造价值的源泉是否只是人类活劳动?科学技术以及物化劳动是否也参与价值创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白连志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学派价值理论科学成份的基础上,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价值与生产价格等,创建了科学的、完整的劳动价值论。这一理论为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秘密,为指导当时的无产阶级国际工人运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斌龙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应深入到其内部 ,触及问题的本质。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劳动同质性假设基础上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劳动同质性假设已有相关认识 ,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劳动同质性 ,使劳动价值论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