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5)
2023(11113)
2022(9866)
2021(9505)
2020(7966)
2019(18809)
2018(18875)
2017(36797)
2016(20068)
2015(22797)
2014(22884)
2013(22531)
2012(20239)
2011(18196)
2010(18335)
2009(16623)
2008(16029)
2007(13803)
2006(11975)
2005(10170)
作者
(57686)
(47843)
(47582)
(45284)
(30640)
(23025)
(21640)
(18952)
(18229)
(17106)
(16556)
(15934)
(15213)
(15086)
(14750)
(14557)
(14329)
(14224)
(13656)
(13614)
(11907)
(11700)
(11584)
(10911)
(10681)
(10590)
(10570)
(10570)
(9637)
(9519)
学科
(79045)
经济(78962)
管理(58660)
(54719)
(45716)
企业(45716)
方法(40859)
数学(35891)
数学方法(35226)
(20693)
中国(19134)
(17925)
(17907)
业经(17000)
地方(15574)
理论(15157)
农业(14243)
(14208)
(12976)
环境(12969)
贸易(12968)
(12595)
技术(12564)
(12238)
(11445)
(11439)
财务(11369)
财务管理(11350)
企业财务(10714)
教育(10451)
机构
大学(282224)
学院(281746)
管理(116795)
(105733)
经济(103287)
理学(102362)
理学院(101264)
管理学(99120)
管理学院(98628)
研究(89405)
中国(64468)
(60389)
科学(58815)
(46029)
(44804)
(44185)
业大(43912)
研究所(41347)
中心(40376)
(39328)
北京(38123)
财经(37949)
(37413)
师范(37090)
农业(34645)
(34512)
(32784)
(32655)
技术(30747)
经济学(30433)
基金
项目(200608)
科学(157220)
研究(145052)
基金(144660)
(126194)
国家(125165)
科学基金(108016)
社会(88648)
社会科(83972)
社会科学(83944)
(79243)
基金项目(77139)
自然(72843)
自然科(71024)
自然科学(71009)
自然科学基金(69685)
教育(67442)
(66498)
资助(60963)
编号(60357)
成果(47840)
重点(44487)
(43465)
(41913)
(41501)
课题(40932)
创新(38550)
科研(38366)
大学(37125)
教育部(37092)
期刊
(109783)
经济(109783)
研究(76702)
中国(50319)
学报(45609)
科学(42082)
管理(41606)
(39325)
大学(33789)
教育(33227)
(32987)
学学(31600)
农业(28007)
技术(26142)
业经(18917)
(18230)
金融(18230)
图书(17610)
财经(17236)
经济研究(17160)
资源(14641)
(14634)
(14551)
科技(14487)
问题(14119)
技术经济(13954)
理论(13823)
统计(13001)
实践(12940)
(12940)
共检索到391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基元  姜学民  杨峥  
代际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代际均衡的实现在目前情况下有赖于代际主动财富转移改策实施。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实施这一政策的有力手段。具体的措施可开征“资源代际补偿税”以建立专项基金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锁成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最直接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源泉。本文在探讨自然资源代际转移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应用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对自然资源持续性全面度量的原理与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基湘  姜学民  
本文在阐述自然资源代际转移实质的基础上,运用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基本模型分析了资源的代际分配关系。然后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特点,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溶冰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之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制度创新,目前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出发,基于压力(P)—状态(S)—响应(R)模型,以自然资源开发压力削减、自然资源资产状态改善、自然资源管理响应落实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基础,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和模式。最后,根据PSR模型,设计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为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审计监督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玲  王尔大  
国外对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正向系统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受到时间、成本等约束条件的影响,不可能对资源价值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价,因此效益转移方法(Benefit Transfer Method)应运而生,成为目前国外自然资源价值评价领域关注的热点。通过建立效益转移数据库,应用目前国外最流行的基于Meta分析的函数效益转移方法,对我国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湖泊等在内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通过Meta函数效益转移的样本外有效性检验,平均效益转移误差为26.64%,转移值与"真实值"之间在统计上没有显著的差异。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效益转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资源价值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靳相木  柳乾坤  
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从生态角度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的方法,其发展经历了从一维模型向二维模型,并从二维模型向三维模型的演进过程,论文从科学问题、模型内涵、应用指向和解释能力等4个方面对生态足迹模型演进作了梳理和评论。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足迹模型是自然资源核算的一个生物物理性工具,弥补了主流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的不足。2)一维模型开创性地引入生态生产性土地概念开展自然资源消费核算,以此来测算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占用情况;二维模型在自然资源消费核算维度的基础上,引入自然资源生态承载能力维度,开拓了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新视野;三维模型进一步从流量和存量两个维度理解自然资源生态承载能力,以圆柱体体积表达生态足迹,生动刻画人类活动对所处区域的生态压力。3)一维模型是二维、三维模型的基础,但它们解决的科学问题各有不同,从而所适用的研究尺度、应用指向也有所差异。4)生态足迹模型属于静态分析模型,无法解释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动态变化情况;二维和三维模型属于封闭模型,其计算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区域生态的真实状况。最后,探讨了生态足迹模型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应申  李程鹏  郭仁忠  李霖  刘耀林  
研究目的: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统一规划和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管理的需求下,各类自然资源的差异性造成了统筹的困难,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能够有效地构建统筹基础。研究方法:通过探究测绘地理空间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关系,分析从"土地"到"土地空间"及"地理空间"的转变、从"要素"到"全要素"的统一和"自然资源数据"与"泛地图"的关联,提出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待解决的问题,并以此建立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研究结果:以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为基础,通过建立4个具有时空特征的概念模型实例,例证了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的可行性和通用性。研究结论: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有助于自然资源全要素统一建模,以支撑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统一登记、数据库建设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勇  齐文虎  谢高地  章予舒  
提高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是切实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和高效持续利用资源的根本途径 ,而诊断和寻找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低效的制约因素和“瓶颈”所在是农业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该文在概括和总结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能量运动转化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对各资源因子作物生产作用的虚拟阶段划分 ,以能量运动转化的资源因子衰减过程为评价主线 ,建立了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因子 -能量评价模型 ,并将之应用于山东省宁津县 ,得出了可行的评价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文来,王华东  
1 持续发展与水资源财富代际转移 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中,可以找到朴素的持续发展思想。但是,直至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在其《世界保护策略》中从生态学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持续发展才成为当代科学术语被广泛使用。1992年,持续发展的概念被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所接受。现在,它与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问题一起列为当代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素英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建设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当今社会发展迅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也将随之进行改革调整。为了推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程,文章首先从该制度理论内涵和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现阶段制度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演化博弈分析法,选取政府和资源企业作为博弈双方,设定资源使用税费、违规处罚金和监管成本等变量作为影响因素,分析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博弈动态过程最终达到的最优演化稳定策略,确保制度改革方向维护各利益主体的权益;最后提出加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立法规范、界定并丰富产权形式、设置科学的资源税费制度、激发自然资源市场活力、建立现代化资源资产监管体系等科学的制度改革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敬   易顺林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此 ,以系统论为基石 ,构建出以“发展力”和“协调力”为两大支撑功能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宝汉  
本文研究了国外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根据发展中国家经济特点,按照资源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新理论模型,动态分析后得出新的结论。自然资源开发初期具有水平效应,资源经济发展形成资源开发福音;自然资源开发实现资金积累,通过培育壮大制造业,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资源发展的后续"福音";但如果过度依赖自然资源,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制造部门不能替代资源部门的增长,将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现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军  杨凯  
对自然资源产生的社会福利进行货币化计量是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条件估值法(CVM)在评估自然资源福利的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1984年提出的基于线性效用差下福利计量的参数模型及相应的表征尺度在后来的CVM研究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已有研究多侧重于方法的应用,对模型和尺度的理论有效性缺乏实证性的探讨。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原理对消费者偏好函数模型及相应的福利计量尺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数学推导(以Logit模型为例)。以上海某城市河流资源CVM福利计量为例,在实证分析过程中结合国外已有研究,将线性模型与基于非线性效用差下的对数模型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在CVM研究中对自然资源进行福利计量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左小德  张力方  梁云  
以广东产业和人力资源双转移为背景,结合价值管理理论和牛顿万有引力理论建立了双转移的引力模型,并且运用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证数据,总结出广东省产业与人力资源双转移的路径规律,为实现广东产业双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