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23)
2023(19503)
2022(16538)
2021(15309)
2020(12803)
2019(29337)
2018(28816)
2017(54894)
2016(30067)
2015(33709)
2014(33539)
2013(33446)
2012(31021)
2011(28490)
2010(28503)
2009(26746)
2008(26281)
2007(23158)
2006(20776)
2005(18713)
作者
(91208)
(76275)
(75759)
(71854)
(48645)
(36506)
(34121)
(29776)
(29027)
(27137)
(26331)
(25666)
(24596)
(24325)
(23962)
(23362)
(22564)
(22511)
(21915)
(21785)
(19092)
(19077)
(18381)
(17324)
(17090)
(16967)
(16825)
(16570)
(15532)
(15028)
学科
(134391)
经济(134223)
管理(88284)
(80584)
(65444)
企业(65444)
方法(54136)
数学(47008)
数学方法(46502)
中国(35315)
(34024)
(32170)
(30376)
业经(28369)
地方(28030)
(26291)
(23876)
贸易(23862)
(23165)
农业(23140)
环境(20843)
(20406)
(19925)
银行(19845)
(19576)
金融(19572)
(18996)
(18860)
财务(18784)
理论(18783)
机构
大学(446087)
学院(440073)
(184805)
经济(181137)
管理(166993)
研究(160042)
理学(143977)
理学院(142218)
管理学(139765)
管理学院(138967)
中国(118970)
科学(99667)
(96205)
(84351)
(82770)
(79071)
研究所(75692)
中心(69962)
业大(68604)
财经(67212)
(64535)
农业(62212)
北京(61248)
(61105)
(57890)
(57251)
师范(57234)
经济学(57214)
(51406)
经济学院(51281)
基金
项目(298961)
科学(233677)
基金(218388)
研究(212038)
(194075)
国家(192555)
科学基金(162453)
社会(135941)
社会科(128828)
社会科学(128796)
基金项目(115153)
(113754)
自然(106201)
自然科(103545)
自然科学(103509)
自然科学基金(101704)
(97379)
教育(95931)
资助(90046)
编号(83337)
成果(68651)
重点(67931)
(66503)
(64179)
(61183)
课题(58018)
创新(57408)
国家社会(57250)
科研(57140)
教育部(56350)
期刊
(207447)
经济(207447)
研究(133449)
中国(86114)
学报(78826)
(72022)
科学(70105)
(63756)
管理(62052)
大学(58214)
学学(55059)
农业(48932)
教育(42509)
(38229)
金融(38229)
技术(34878)
财经(34100)
经济研究(33898)
业经(30708)
(29315)
问题(27098)
(25885)
(22078)
(21922)
技术经济(21801)
图书(21432)
科技(21325)
世界(20700)
资源(20572)
业大(19941)
共检索到659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天籽  
本文利用1989-200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假设,并对其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丰裕度并不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是通过降低外商直接投资、教育、创新水平间接阻碍经济增长,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是最主要的传导机制。另外结果还显示,丰裕的自然资源倾向于增加国内投资,进而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区域之间差距,如山西等自然禀赋较为丰裕,但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一些省份如浙江、福建等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却较为发达。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1995-2011年省域资源与经济的数据,引入相关要素,构建合理模型,验证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机制。结果显示:我国省域之间存在资源诅咒效应,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要素的增加而有影响,在探究了相关问题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破除我国资源诅咒的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明利  诸培新  
自然资源作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品,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般认为,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通常蕴含了更大的发展潜力,事实却不尽如此。研究数据和历史经验表明,一些资源丰裕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反而比较缓慢。文章就国内外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邵帅  杨莉莉  
在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内涵及假说描述进行修正和补充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地级煤炭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在对时期和地理因素进行控制,并考虑潜在内生性问题的条件下,对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对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虽然丰裕的自然资源本身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却明显制约了区域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明显存在;自然资源丰裕的地区更趋向于优先发展资源型产业,从而更易于走上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的道路;资源产业依赖主要是通过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外资投入和私营经济的挤出效应、削弱制造业发展的荷兰病效应,以及政府经济干预程度趋于加强所反映的制度弱化效应,这三大类传导机制导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锋  
文章利用1998~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区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丰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正效应,但是自然通过"荷兰病"效应、挤出人力资本投入,弱化制度质量,间接阻碍了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总的负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大超  司明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截面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层面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受资源丰裕度和制度质量的影响显著,具有内生性;在控制各地区的制度质量、区位变量等因素的影响后,资源丰裕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并无显著相关性,因此,"资源诅咒"假说在中国区域经济层面是否成立仍然值得商榷。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建万  袁丽  
本文利用1998-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克服制度内生性,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假设,并对其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并通过降低制度质量、人力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增长,其中制度质量是最主要的传导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运平  何珏  钟成林  
为分析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对称影响,本文首先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包含自然资源禀赋的扩展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推演了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机理;然后收集了中国30个省份2004—2016年的相关数据,并综合采用普通面板和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熵值法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进行细分,中国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别,其中完全资源丰裕度、能源资源丰裕度和金属资源丰裕度均存在广义的"资源诅咒",而非金属资源丰裕度存在狭义的"资源诅咒";引入不同调节因子对资源丰裕度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别,其中市场化程度能有效打破"资源诅咒"现象,财政教育支持力度能实现从"诅咒"到"福音"的转变,政府廉洁度能缓解"资源诅咒"现象的发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丽丽  
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增长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拥有较高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或地区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现实经济发展中,一些资源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出现了经济水平发展较低的情况。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借鉴相关文献,利用中国地级市相关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尝试对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进行探索。以此为基础,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提出有利于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刘来会  
资源丰裕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有两种,分别为资源依赖型与创新导向型,且后一种模式下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优于前一种模式。基于超效率松弛变量模型与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测算52个资源丰裕国家增长与发展的有效性,发现创新导向型国家的得分显著高于资源依赖型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在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下,一国的增长与发展严重依赖于丰裕的自然资源,而在创新导向型经济模式下,资源丰裕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因此认为,经济体在资源丰裕条件下,若想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必须摆脱对资源经济的依赖,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康宁  王剑  
“资源的诅咒”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但这一命题在一国内部不同地区是否成立尚缺乏验证。本文以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显示,该命题在我国内部的地区层面同样成立,多数省份丰裕的自然资源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反而制约了经济增长。自然资源的丰裕以及对这种资源的依赖,主要是通过资本投入的转移机制制约了经济增长,劳动投入的转移机制也存在这种效应,但不如前者显著。本文选择山西为典型省份,进一步揭示“资源的诅咒”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密集而过度的资源开采引致的制造业衰退和制度弱化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龙  徐斌  
现有关于资源丰裕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更多强调自然资源与纯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往往忽略了资源丰裕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本文利用地级市数据,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构造绿色经济增长评价指标,进而实证考察了资源丰裕程度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和传导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资源丰裕会对该地的绿色经济增长造成"诅咒",主要是由于经济分工以及伴随而来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加上提高资源环境效率的激励不足,资源丰裕城市在实现绿色经济增长方面会逐步处于劣势。在传导途径上,主要是通过挤出科技研发投入和对外贸易,并提高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进而对绿色经济增长造成负向影响。本文为考察经济绿色增长转型以及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思博  
基于西部十二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对现阶段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是否可持续、西部经济增长结构是否发生有益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前西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产业,其与能源丰度呈显著正相关,2008年后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丰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内在作用机制,对比2008年前后,两个阶段人力资本均显著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科技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得到改善。通过内在机制研究,进一步揭示经济增长对能源丰度依赖性减弱的机理。结果表明:西部经济增长正逐渐摆脱能源依赖,应深入实施"供给侧"改革,加快西部经济结构调整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雪   陈建成   李民桓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文章在分析自然资源丰裕度、地方政府行为对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7—2020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嵌套权重矩阵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生态基础资源丰裕度与矿产资源丰裕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并以地方政府行为为调节变量,检验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生态基础资源丰裕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矿产资源丰裕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资源诅咒”表现为“矿产资源诅咒”而非“生态基础资源诅咒”。由地方政府行为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可知,地方政府行为弱化了生态基础资源丰裕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向影响,强化了矿产资源丰裕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凯  周勤  蔡银寅  
文章对"资源诅咒性"的概念进行拓展,重点研究了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诅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省际层面来看这种"诅咒"效应确实存在,而且制度的弱化加剧了这种"诅咒"的程度。具体表现为环境管制政策的失效、资源价格机制的扭曲、产权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以及资源主导型经济体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投入力度落后于其他非资源主导型经济体等。从长期来看,解除这种"诅咒"效应的根本在于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资源与环境管制上的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