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7)
2023(9419)
2022(7637)
2021(6799)
2020(5575)
2019(12621)
2018(12039)
2017(23824)
2016(12494)
2015(14193)
2014(14151)
2013(14478)
2012(13927)
2011(13093)
2010(13388)
2009(12770)
2008(12398)
2007(11070)
2006(10349)
2005(9535)
作者
(39520)
(33453)
(33200)
(31733)
(21741)
(15999)
(14985)
(13008)
(12898)
(12035)
(11802)
(11283)
(10936)
(10876)
(10849)
(10564)
(9851)
(9736)
(9711)
(9254)
(8512)
(8305)
(8280)
(7840)
(7597)
(7513)
(7266)
(6967)
(6944)
(6412)
学科
(84293)
经济(84215)
管理(39033)
(33712)
方法(33660)
数学(29689)
数学方法(29525)
(27299)
企业(27299)
地方(18563)
中国(17468)
(16172)
(15244)
(15094)
业经(14548)
地方经济(13105)
农业(11056)
(11044)
(10869)
环境(10530)
理论(10342)
(10247)
金融(10247)
(10171)
贸易(10164)
(9730)
资源(9327)
(9164)
(8919)
银行(8892)
机构
大学(205802)
学院(201658)
(98082)
经济(96395)
管理(74963)
研究(74569)
理学(64354)
理学院(63672)
管理学(62774)
管理学院(62405)
中国(55819)
(44129)
科学(43054)
(43039)
(38042)
财经(35275)
研究所(34321)
经济学(33081)
(32307)
中心(32180)
(32136)
(30517)
经济学院(29575)
北京(27374)
业大(27232)
(26576)
财经大学(26314)
(25543)
农业(25254)
师范(25246)
基金
项目(129955)
科学(103087)
基金(97462)
研究(92470)
(85673)
国家(85024)
科学基金(72452)
社会(63171)
社会科(60026)
社会科学(60010)
基金项目(49751)
(48087)
自然(45395)
自然科(44144)
自然科学(44127)
自然科学基金(43412)
教育(42055)
资助(41356)
(40881)
编号(34459)
(30176)
重点(29748)
(29257)
成果(28833)
国家社会(27864)
教育部(26274)
(26041)
人文(24896)
科研(24648)
创新(24462)
期刊
(112725)
经济(112725)
研究(65497)
中国(38705)
(33722)
学报(33451)
科学(30014)
管理(29583)
(28033)
大学(25028)
学学(23677)
财经(20088)
经济研究(19774)
(19073)
金融(19073)
农业(18612)
(17439)
教育(16396)
技术(16213)
问题(14783)
业经(14309)
技术经济(12010)
(11654)
统计(10944)
世界(10580)
国际(9850)
(9794)
(9362)
资源(9312)
经济问题(9289)
共检索到312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金铠  
本文对西方关于能源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按照时间顺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能源要素被主流经济学作为外生变量而被排斥在生产函数之外的原因:在逻辑上,主流经济学假定能源是现实存在的和非枯竭的;在认识上,主流经济学把不同生产要素同质化,忽略能源要素的特性;在论证上,主流经济学把复杂、具体的能源要素问题简单地抽象为生产成本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对于经历长期高增长的中国经济而言,我们可能更能感受到高增长的利弊,因而对转变发展方式也就更加渴望,迫切希望经济呈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从社会、经济和生态角度看,增长的可持续性包含三个层面:一层是经济学意义上均衡或平衡的概念,一层是基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可持续性,还有一层是社会管理意义上的可持续性。这几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是可持续性的完整内涵。它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通过杠杆率、赤字率、就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必达  高云虹  
在古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中,自然资源被赋予了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自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本决定论以及新增长理论的技术决定论以来,自然资源却被认为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不过,此阶段的相关理论仍然认为资源并非经济增长的阻碍力量。但是近些年来,发展经济学的"资源诅咒"假说却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极强的抑制作用,由此使得资源丰裕地区的增长速度慢于资源贫乏的地区。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制度变迁、合理利用资源租、充分发挥外国直接投资的正面促进作用或许是摆脱资源诅咒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海林  
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事实上 ,环境问题起因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 ,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理论模型却并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总体特性。本文从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出发 ,研究了经济增长模型及经济发展理论是如何忽略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并分析了经济增长的资源约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玉柱  敖华  
从国际学术理论研究来看,对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有两种主流研究范式即"荷兰病"研究范式和"资源诅咒"研究范式。从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从"资源诅咒"研究范式替代"荷兰病"研究范式的本质、研究结论和价值取向,以及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实践和研究现状上看,"荷兰病"研究范式不会简单地被"资源诅咒"研究范式所替代,至少从发展中国家视角来看,"荷兰病"研究范式仍然还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经济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鹏飞  李国强  侯麟科  刘明兴  
本文从地方干部的历史来源出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各县市的经济政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绩效差异进行了解释和检验。我们发现: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路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的干部来源产生了持续的深刻影响;在不同历史来源的地方干部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倾向和经济政策选择存在着显著差异;地区之间不同的经济政策导向决定了经济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景华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要素,理论上,这个要素能够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但在现实中,自然资源也会抑制经济增长。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省际层面存在自然资源"诅咒",在一定的条件下,自然资源禀赋主要通过内生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技术创新和外生的制度安排三种渠道制约经济增长,资本转移、制度弱化、人力资本不足和创新挤出是其中的关键。因此,资源丰裕的地区必须跳出"资源诅咒",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靖学青  
以2004~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资源的诅咒"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及其与影响因素关系的新特点。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资源的诅咒"假说并不成立;二是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均与经济增长为负相关,主因是中西部地区教育科技水平较低;三是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物质资本投资的地区差异不再是决定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四是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投资增长的直接作用上面,通过间接的传导渠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宝汉  
本文研究了国外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根据发展中国家经济特点,按照资源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新理论模型,动态分析后得出新的结论。自然资源开发初期具有水平效应,资源经济发展形成资源开发福音;自然资源开发实现资金积累,通过培育壮大制造业,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资源发展的后续"福音";但如果过度依赖自然资源,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制造部门不能替代资源部门的增长,将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被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忽视。本文通过扩展传统的增长核算理论,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对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每年拉动1.1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来会  王振  何春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文章使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然资源整体上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自然资源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且存在拐点,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实证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发昇  张维  
本文从财富匹配取决于"消费优势"的视角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并通过博弈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消费优势"假说进行了检验证明,诠释了"资源诅咒"产生的经济机理。研究表明,从"消费优势"的特点看,把握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素梅  武博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要素,理论上这个要素能够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但现实生活中自然资源常常阻碍了经济增长。文章通过查阅中外相关资料,就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及理论成果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成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自然资源丰裕度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也存在着"资源诅咒"的现象。本文整理和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综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云  郑亚琴  
本文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探讨不同阶段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映二者关系的倒U曲线假说,即随着自然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先快速上升后逐步下降的过程。以1998—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控制了制度质量并有效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自然资源开发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确实表现出了显著的倒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