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5)
- 2023(3433)
- 2022(2780)
- 2021(2532)
- 2020(2099)
- 2019(4536)
- 2018(4580)
- 2017(8255)
- 2016(4397)
- 2015(4989)
- 2014(5028)
- 2013(4939)
- 2012(4595)
- 2011(4303)
- 2010(4401)
- 2009(4074)
- 2008(3993)
- 2007(3672)
- 2006(3417)
- 2005(3082)
- 学科
- 管理(22805)
- 济(18564)
- 经济(18553)
- 业(17854)
- 企(15481)
- 企业(15481)
- 技术(11203)
- 环境(10083)
- 方法(7967)
- 数学(6655)
- 数学方法(6576)
- 资源(6422)
- 技术管理(6336)
- 划(6011)
- 学(5871)
- 和(4953)
- 农(4684)
- 规划(4372)
- 中国(4361)
- 环境规划(4238)
- 业经(3940)
- 财(3918)
- 发(3821)
- 农业(3566)
- 地方(3456)
- 生态(3420)
- 理论(3255)
- 人事(2994)
- 人事管理(2994)
- 制(2853)
- 机构
- 大学(70665)
- 学院(70573)
- 管理(29041)
- 济(27941)
- 经济(27268)
- 研究(24770)
- 理学(24751)
- 理学院(24524)
- 管理学(24163)
- 管理学院(24044)
- 中国(18355)
- 科学(17358)
- 京(15975)
- 所(13264)
- 研究所(12285)
- 农(11902)
- 中心(11809)
- 业大(11342)
- 江(11122)
- 财(10557)
- 北京(10139)
- 范(9504)
- 师范(9415)
- 技术(9383)
- 农业(9357)
- 院(9069)
- 州(8952)
- 财经(8665)
- 科学院(8092)
- 经济学(8038)
- 基金
- 项目(51054)
- 科学(40006)
- 基金(36584)
- 研究(36176)
- 家(33070)
- 国家(32858)
- 科学基金(27891)
- 社会(22965)
- 社会科(21887)
- 社会科学(21878)
- 省(20095)
- 基金项目(19403)
- 自然(18487)
- 自然科(17761)
- 自然科学(17754)
- 自然科学基金(17428)
- 划(16705)
- 教育(15295)
- 资助(14649)
- 编号(14292)
- 重点(11693)
- 发(11579)
- 创(11176)
- 部(10935)
- 成果(10640)
- 创新(10585)
- 国家社会(10198)
- 科研(9628)
- 计划(9600)
- 课题(9207)
共检索到105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立华 金江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约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就环境问题而言,现实中一个特征事实是,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同,只有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才会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基于现有研究,在考虑非再生自然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本研究将环境质量作为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引入最优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在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双重约束下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在非再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双重约束下,本研究表明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采用的手段是促使技术进步的创新研发,因为技术进步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由于知识的非竞争性质使得研究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时兴
本文在清洁商品与肮脏商品的偏好选择下,构造包含污染消减技术和一般技术的静态模型,探讨各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成条件,并依据中国实际数据,研究不同污染强度下收入-污染路径的形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倒U型EKC的实现取决于偏好对收入的边际效应与污染消减效率的相对大小,而不足的环境投入及较低的技术水平是EKC呈现单调上升或N型的主要原因;我国收入—污染路径有着一定的规律;环境投资不仅决定EKC的形状特征,而且影响污染消减技术的环境效应;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地抑制污染的排放,但其环境效应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偏好 技术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投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淳耀
本文运用1978-201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省级层面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省级层面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一种非线性的动态演变关系。当使用其他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的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这种强烈的非线性关系仍然存在。更进一步,对自然资源作用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长期中丰裕的自然资源会通过降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资对经济结构产生"诅咒";恶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碍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的完善等,从而对政治制度产生"诅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玉文 徐中民 王勇 焦文献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关系,即在经济发展早期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暗示着经济发展最终可以弥补早期造成的环境恶化。实证研究表明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会出现其他情况:同步关系、U形关系和N形关系。研究发现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不会长期分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它们会重新组合,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N形关系,这就是重组假说。最后总结了EKC存在的问题:计量模型问题,经济分析方法问题,数据和指标问题,贸易问题和其他问题。本文从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总结了EKC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这对弄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细康 李建民 王金营 周春旗
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污染排放的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较为严格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使得环境质量恶化的速度大大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有效缓解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仍未呈现良性发展的势头。研究显示,虽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增长趋势近年来有所减缓,但多数污染物的排放并不具有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许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随着经济发展仍在继续增加、受近年来中国重化工业发展对能源需求增加的影响,SO2等污染物的排放出现了较大反弹。也许当时间序列更长时,EKC曲线所反映的转变趋势才会显现出来。换句话说,中国污染物排放与人均GDP的...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向阳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认为在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关系。论文在对EKC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在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下对EKC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EKC动态地存在于经济的非稳态中,在经济中环保投资由不充足到充足是EKC存在的基础。通过运用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近十多年来EKC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选取的3个污染指标中有2个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形态,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GDP之间呈N型。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是经济增长所内生的结果,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在经济增长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海生 周永章 王树功 赵宇鷃
论文选取1992~2002年中国29个省市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和环境相关数据,从定性和定量描述的角度探讨了FDI对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FDI与水污染物排放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可否认,在我国接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急于吸引外资,加之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在某些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正升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纵观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EKC存在一些缺陷:经济发展能自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存在缺陷;环境与经济之间并非简单的单向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动态关联效应;实证研究结论的脆弱性使得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很大的质疑;从全局和长期来看,EKC的存在性受到很大的质疑。同时指出EKC假说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对于协调解决环境-经济问题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剖开经济-环境"黑箱"去探寻EKC曲线背后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
关键词:
EKC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质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东 王良健
1992年Grossman & Krueger首次提出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先是趋于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环境质量恶化的态势达到顶点,之后环境质量趋于改善。用曲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登峰 刘志雄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分析工具,并结合信息熵及模型估计方法,实证研究广西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发现,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现为倒"U"型,2008年是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折点,但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并未十分明显。广西污染物排放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经济总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逐年下降,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为负。广西需要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加强环保政策的制定,减少污染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二者的耦合协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万平 袁晓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9.8%的经济持续增长举世瞩目,然而对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却存在着诸多争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是对环境-收入关系研究的经典表述,可以直观地展现环境与收入变化的关系。在前人研究EKC时运用单一或多个单一指标测量污染程度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基于1982~2006年中国6类环境污染物,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出代表我国整体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污染指数,利用协整检验来研究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及其"本土化"特征,发现与一般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中国综合环境污染模型呈"正U"型,以21世纪初为分界点,之前环境污染水平不断下降,之后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云君 文启湘
从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类在创造和享受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吞噬了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恶果。对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先发展、后治理”进行反思,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是每个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提出的背景及我国现实发展条件的分析,对EKC提出质疑并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也没有条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而应该走一条“成本内部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姝婧 唐丽华 赵凯
为更好发展林业产业,同时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对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模型假设,使用2001-2015年浙江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以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测度森林资源,林业总产值测度林业产业,在EKC基础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检验发现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林地面积、森林蓄积与林业总产值进行拟合和回归分析,拟合效果良好。结果显示:林地面积与林业总产值、森林蓄积与林业总产值的曲线均呈"N"型,趋势上略有不同,林地面积与林业总产值呈"增—减—增"的发展态势,而森林蓄积与林业总产值呈"增—缓—增"的发展态势。总体上来看,目前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趋于良性互动,即将进入"共赢"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