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1)
- 2023(15780)
- 2022(13487)
- 2021(12567)
- 2020(10290)
- 2019(23686)
- 2018(23442)
- 2017(44771)
- 2016(24332)
- 2015(27294)
- 2014(27319)
- 2013(27132)
- 2012(25322)
- 2011(23021)
- 2010(23109)
- 2009(20975)
- 2008(20515)
- 2007(17940)
- 2006(16028)
- 2005(14282)
- 学科
- 济(105609)
- 经济(105514)
- 管理(66987)
- 业(64239)
- 企(50751)
- 企业(50751)
- 方法(42459)
- 数学(36129)
- 数学方法(35779)
- 地方(31056)
- 农(30192)
- 中国(30010)
- 贸(25091)
- 贸易(25074)
- 易(24244)
- 业经(23925)
- 学(22914)
- 财(22862)
- 农业(20691)
- 环境(19882)
- 制(17066)
- 和(16979)
- 地方经济(16385)
- 融(16152)
- 金融(16150)
- 理论(16149)
- 技术(15938)
- 银(15700)
- 银行(15658)
- 发(15114)
- 机构
- 学院(345450)
- 大学(345037)
- 济(140687)
- 经济(137615)
- 管理(135385)
- 研究(122607)
- 理学(116543)
- 理学院(115171)
- 管理学(113314)
- 管理学院(112710)
- 中国(90609)
- 科学(76489)
- 京(74816)
- 所(62096)
- 财(61840)
- 农(58082)
- 研究所(56668)
- 中心(55138)
- 江(54221)
- 业大(52034)
- 财经(49243)
- 范(48374)
- 师范(47913)
- 北京(47324)
- 院(45228)
- 农业(45054)
- 经(44792)
- 州(42419)
- 经济学(41384)
- 师范大学(38865)
- 基金
- 项目(237677)
- 科学(186694)
- 研究(175112)
- 基金(170698)
- 家(148842)
- 国家(147578)
- 科学基金(126140)
- 社会(109744)
- 社会科(103909)
- 社会科学(103880)
- 省(94581)
- 基金项目(91190)
- 自然(81638)
- 自然科(79473)
- 自然科学(79454)
- 教育(78934)
- 划(78583)
- 自然科学基金(78000)
- 编号(71830)
- 资助(69828)
- 成果(57741)
- 发(55203)
- 重点(53794)
- 部(51910)
- 课题(49890)
- 创(48984)
- 创新(45717)
- 科研(45062)
- 国家社会(44614)
- 发展(44177)
- 期刊
- 济(159718)
- 经济(159718)
- 研究(103436)
- 中国(69327)
- 学报(54339)
- 农(52950)
- 科学(50689)
- 管理(48910)
- 财(43943)
- 大学(40774)
- 教育(39926)
- 学学(38296)
- 农业(37207)
- 融(31381)
- 金融(31381)
- 技术(29304)
- 业经(27671)
- 经济研究(24856)
- 财经(23069)
- 问题(21648)
- 经(19654)
- 业(19209)
- 贸(18873)
- 资源(18688)
- 图书(18502)
- 科技(17270)
- 技术经济(16390)
- 理论(16241)
- 国际(16231)
- 商业(15796)
共检索到519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明辉
以进出口商品为载体的自然资本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不仅对本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且会通过区际贸易以及生物多样性价值对其他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合理估算贸易中的自然资本流量对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对江西省2002-2013年主要资源产品贸易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江西对外贸易中自然资本生态足迹大多数年份均存在赤字,但赤字规模正不断缩减,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生物资源出口足迹的增量和增长速度均大于能源出口足迹,淡水资源出口潜力巨大;林地资源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腊华
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江西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经验,分析了江西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江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环境 资源 可持续发展 江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少坤 王少军 张志 陈晓倩
[目的]本研究以三维生态足迹视角对江西省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演化及动力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实现“高经济水平,高自然资本存量”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计算自然资本,并用GWR模型识别可持续性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①从时间序列上:全省自然资本整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从内部组分构成看,生物账户是存量资本消耗的主要方式,耕地和林地是流量资本占用的主要方式。②从空间格局上:足迹深度空间格局表现为西部>南部>东部,其中新余市最高达13.264hm~(2)/人,鹰潭市最低为2.717hm~(2)/人;足迹广度在0.460~0.526hm~(2)/人之间波动,空间格局表现为西部>东部>北部,其中鹰潭市最大值为0.860hm~(2)/人,萍乡市最小值为0.199hm~(2)/人;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综合分区表现为中部低于四周地区。③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整体呈现变好趋势,通过定量回归分析发现,引起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态足迹强度、城市化率、生态承载力,且这3个因素在空间上有不同的表现模式。[结论]该省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赤字和足迹深度、足迹广度的变化整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大力提升东、中部自然资本流量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以降低生态足迹强度,提高生态承载力和控制城市化速率三项因素入手,以期实现江西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波涛
本文对生态足迹理论进行了综述,并测度了黑龙江省2000~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而得到了该省近几年的生态赤字和盈余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对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从2000~2005年以来,从具有弱可持续发展力逐渐演变弱不可持续发展力,可持续发展力整体上呈现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力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窦贻俭 苏慧 高超 朱继业
生态足迹是定量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将生态足迹用于不同时间序列分析,以描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研究仅初始于不多的国外研究机构。通过对江苏省10年间生态足迹变化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来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衡量在人类开发强度较大的江苏省,区域生态供给功能是否能满足开发和消费的需要,量化江苏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证实了研究区域江苏省的严峻形势。同时与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生态足迹研究成果比较,概述江苏省生态足迹赤字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江苏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媛 黄翀 郑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1990—2007年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进行计算,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多样性及发展能力测算指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时间序列(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对生态赤字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1990—2007年万元GDP呈速度减缓的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变化趋势平缓;甘肃省2007—2017年的生态赤字有扩大化增长趋势,人均生态赤字可能达到2.733hm2,表明必须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效率来增强生态承载力,建立甘肃省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甘肃省 生态足迹 生物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祝玲
江西省近几年服务贸易有较快发展,但同发达省市相比,江西省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仍显不足,本文分析了江西省服务贸易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发展因素,提出了加快江西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江西省 服务贸易 现状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符国基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海南省2000—200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海南生态省以来(1999—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人均生态赤字由1999年的0.366hm 2增加到2003年的1.2206hm 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增加了0.8546hm 2,增长了233.5%,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系统承受较大压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原因,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是直接因素;减少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需求,提高其生态承载力,是实现海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耕地、海洋和林地是海南的优势资源。海南生态比较优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豫秦 王群超
应用能值分析和本地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方法进行改进,将可更新资源和社会生产消费中的能量流换算成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对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即对消费账户进行了贸易修正,更贴近实际。经过计算,得出浙江省2007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174 1hm2,人均生态足迹为3.946 2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772 1hm2,万元GDP生态足迹为1.063 2hm2。根据计算出2000~2008年的各项指标,进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又以2007年为基准,与部分区域的相关指标进行横向比较,进而分析了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最后,结合浙江省实际,提出了发展雨水收集、潮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瑾
文章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江苏省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可再生资源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协调性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2001—2015年江苏省的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而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连年上升,且其上升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的能值生态足迹的增加,即煤炭、原油和电力等能源消耗较大。生态赤字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远小于人们生产和消费需求的一种严重失衡状态。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重点在如何减少生态足迹。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毛锋 宾国澍 肖劲松
评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考查其资源环境可持续支持潜力的大小,进而探寻具体的应对方略。较之其它评价体系,生态足迹易于映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压力和资源环境对人类可持续支持的潜力。文章在简介生态足迹内涵和分析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温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评判和应对策略研究。嗣后,就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消费账户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
综述了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应用成果,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时遇到了困难,主要表现为其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所阐述的基本原则不一致,认为这主要是将基于全球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理论不适当地用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所导致的,而根本的原因是生态足迹概念本身的定义不够确切。本文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期更真实地反映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比较全球生态赤字和区域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可以对区域发展公平性做出评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雅灵 林慧龙 周祯莹 魏祎梅
三江源的生态问题对全国生态和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三江源2000–201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三江源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分配不均,其中耕地供给率最大,其后依次为林地、水域、草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按降幅由多到少依次为建筑用地40%、草地29.95%、耕地20%、林地14.81%、水域2%。另外,草地对生态承载力的贡献最大,年均贡献率达41%,其次为林地,为38%。三江源整体呈生态盈余,但盈余有下降趋势,且不同土地类型生态盈亏也存在差异,其中草地和林地为生态盈余,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为生态赤字,水域和建筑用地开始由生态盈余转为生态赤字。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支磊
江西省乡村资源开采存在污染物排放量高、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资源型乡村在新时代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江西省资源型乡村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江西省资源型乡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过于缓慢、缺乏与发展配套人才等瓶颈问题,限制了江西省资源型乡村的建设,同时对现有资源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解决发展瓶颈,并提出明确发展思路、加速产业调整及引入技术人才等解决措施,旨在切实保障江西省资源型乡村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杰 邹晓明 王玲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江西矿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连接着各部门、各行业、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在矿业经济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江西省矿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本文以江西省矿业经济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金融支持对江西省矿业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用实际数据论证了金融与江西矿业经济的关联与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江西矿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问题,从创新金融支持模式、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金融支持 矿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