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4)
- 2023(8961)
- 2022(7605)
- 2021(7062)
- 2020(5871)
- 2019(13065)
- 2018(13121)
- 2017(24790)
- 2016(14038)
- 2015(15556)
- 2014(15759)
- 2013(15179)
- 2012(14438)
- 2011(13191)
- 2010(13351)
- 2009(12222)
- 2008(12246)
- 2007(11150)
- 2006(9890)
- 2005(8957)
- 学科
- 济(51781)
- 经济(51699)
- 管理(41045)
- 业(35165)
- 企(29487)
- 企业(29487)
- 方法(23175)
- 数学(19468)
- 数学方法(19178)
- 学(17356)
- 财(14680)
- 中国(14076)
- 农(13372)
- 环境(12717)
- 制(12280)
- 理论(10627)
- 业经(10540)
- 体(9982)
- 地方(9930)
- 划(9775)
- 融(9570)
- 金融(9562)
- 银(9454)
- 银行(9397)
- 和(9075)
- 行(9047)
- 务(8933)
- 财务(8906)
- 财务管理(8883)
- 贸(8720)
- 机构
- 大学(207113)
- 学院(204135)
- 研究(78327)
- 济(74904)
- 经济(73104)
- 管理(69771)
- 理学(60077)
- 理学院(59206)
- 管理学(57727)
- 管理学院(57393)
- 中国(56357)
- 科学(53307)
- 京(45727)
- 农(45442)
- 所(42942)
- 研究所(39650)
- 财(36466)
- 农业(36347)
- 业大(36207)
- 中心(33902)
- 江(32310)
- 财经(28849)
- 范(28680)
- 院(28643)
- 北京(28620)
- 师范(28206)
- 经(26313)
- 省(25519)
- 州(25425)
- 技术(23878)
- 基金
- 项目(140756)
- 科学(108814)
- 基金(101726)
- 研究(94750)
- 家(93648)
- 国家(92914)
- 科学基金(76357)
- 社会(58569)
- 社会科(55283)
- 社会科学(55262)
- 省(55116)
- 基金项目(53098)
- 自然(52735)
- 自然科(51338)
- 自然科学(51307)
- 自然科学基金(50416)
- 划(48081)
- 教育(44173)
- 资助(42572)
- 编号(35784)
- 重点(33019)
- 成果(30736)
- 部(30687)
- 发(29588)
- 计划(29061)
- 创(28677)
- 科研(27834)
- 课题(27137)
- 创新(26935)
- 科技(25703)
共检索到307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中原
该文考察了康德美学、后康德美学和环境美学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的处理,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自康德到环境美学的美学体系性建构与自然美和艺术美之关系的本质性关联。康德美学把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阐释为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同一,以黑格尔美学为代表的后康德美学把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把握为艺术美对自然美的同化,环境美学则将二者的关系理解为自然美对艺术美的同化。美学的体系性建构必须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这个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解答,这个解答不仅关涉着美学体系的完整性,而且在一定的层面上决定着美学思想的真理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立卓
随着人们文化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大众审美能力较之前也有了很大进步,因此对建筑设计工作而言,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并积极挖掘新的设计要素,以提高建筑设计水准,更好满足大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雕刻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很高的审美价值,将其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可有效增强建筑的设计内涵与质量。
关键词:
雕刻艺术 建筑设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关庆珍
随着声乐艺术的快速发展,其美学思想也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美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声乐艺术作为讲究技巧和技法的综合性活动,其歌曲演绎效果受到歌唱心理与技巧、声乐美学等多种因素影响。声乐美学是音乐艺术理论的组成部分,对声乐艺术发展起指导作用,且在音乐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由宫妮和刘琳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声乐艺术美学原理与实践探索研究》一书,基于声乐艺术的美学思想研究,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张慧蕊
齐白石是享誉世界的中国著名艺术家,其笔下所绘形象活跃生动、神韵十足。齐白石一生所画无数,绘画风格也几经变化,从工笔细描到文人写意再到"衰年变法",每一阶段都体现出其对艺术的独特理解,通过画笔摹写人生。文章着重从齐白石创作方法的形成及发展、绘画风格形成的多种因素等角度入手,探寻齐白石独特的艺术美学,为从更多角度辩证的解析齐白石的作品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齐白石 绘画 艺术 辽宁省博物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进良
图书馆建筑是构成图书馆的重要物质条件,图书馆建筑艺术要体现美的本质,符合建筑艺术的一般规律,图书馆建筑的美体现在环境、造型、装饰等方面。
关键词:
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 建筑艺术 美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成文
书名:《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第二版)》作者:易存国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81-1800-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定价:68元敦煌壁画艺术保存了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到元代的壁画,其内容包括关于佛教(经变、佛传、本生、装饰等)和世俗生活百态的各类题材,保存至今历时10个世纪以上,可谓是中国中世纪的一部美术史。由易存国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志达 李云
声乐演唱是一种集情感传达和声音展现的艺术形式。听众对其感受,不仅来源于演唱技术对曲目的精准演绎,而且还来源于情感层面对声乐美学艺术的赏析。因此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如何能够让演唱人员提升其对自身情感和表演曲目所蕴含内涵的体会,以及演唱技术在情感中的合理运用,已经成为当前衡量很多声乐演唱人员演唱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声乐演唱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西方的音乐开始在我国广泛传播,并且对我国的声乐艺术给予了大大的充实,因此在声乐艺术高度丰富和发展的今天,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也有了大大的提升。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声乐演唱中单一的技术叠加和展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当前较高的审美水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丽娜
<正>在现代城市快速发展、城市间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城市美学形象作为城市文化样貌的一种体现,已成为衡量城市综合实力和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关键指标。塑造独特的城市美学形象,成为推动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传统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为城市美学形象塑造提供无限灵感。本文结合《城市美学》一书,探讨在传统艺术视域下如何塑造城市美学形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冰 杜娟 赵伯飞
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命共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第一,生态美学应着重于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同一和亲和关系,只有建立在这种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会呈现真正的审美自由和审美人生。第二,生态美学是20世纪后半期哲学领域由机械论进一步向存在论演进过程中,在美学的表现和发展,它内含着深刻和重大的意义,标志着人类对世界的总体认识正由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向人类与自然构成系统统一的生命体系的转变。第三,生态美学在我国的提出实现了由实践美学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这一转变有助于美学研究的资源和权力正在由西方话语中心到东西方平等对话的转变。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精神文明 人化自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马修·兰普利 孟凡君 卢幸妮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术史和美学研究中的“移情”与“模仿”机制在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推进中,就存在着忽略文化历史具体性的问题。在多元知识视域中,探索人类的生物存在和文化存在之间相互接合的复杂层次和中间阶段,避免单纯的社会生物学、文化生物学的一元化结论,既是当前部分学者的主要尝试,也构成未来美学和艺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基本原则。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俊
作为高度专业化的市场,艺术品的定价与信息问题密切相关,但传统经济学分析工具却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艺术品市场在信息经济学模型分析中的悖论,来反思其交易和运作的本质特征。艺术品市场没有出现"逆向选择"困境并非因为存在信号传递的积极作用,而是由于不可(独立)确定的艺术价值使得多数买家只能通过社会评价结果来确定所获效用大小。艺术品市场定价机制的核心在于艺术声誉的生产与交换。这一分析结果表明对艺术品市场的考察不能局限于交易过程本身,而应当关注广义的建构艺术常规的集体行动过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俊列 金心红
近一二十年来,杜威的美学思想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重视,而这一点往往被中国的教育学术界所忽略。缺少了美学的高度,杜威的思想将会被矮化甚至误解。因此,在考察杜威思想命运的基础上,以杜威的课程思想为例,通过课程与经验、艺术三者逻辑关系的探讨,揭示杜威课程思想的美学意蕴,阐明课程即艺术的内生逻辑。杜威课程美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在于超越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二元对立,使两者同时找到出路。走向美的融合,以审美认识论为基础,将是课程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
杜威 经验 课程 美学 艺术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健
感物创造艺术意象具有独特的美学机制。由于感发方式不同,意象的创造也有差别。感物兴情是受外物的感发产生情感。在感物兴情方式中,自然与社会现实之物既可能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意象,也可能完成感发任务之后便立即隐退;虚幻之物是现实的虚化,与现实之物的审美功能没有什么差异。托物寓情是先有情,然后再按照情感的特征去寻求与其相适应的寄寓之物,凡是寄寓之物都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象。叙事作品中的意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者是完全虚构的东西;作为人没有完整的性格特征。人、物意象在叙事性作品中仅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璐 朱艺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中国民族声乐不断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基于美学视域,以不同时期民族声乐代表作品为例,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索从声情合一的情感审美、意韵相融的意境审美以及多元融合的审美创新等角度对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进行研究和剖析,力求进一步挖掘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之"美"及其审美取向,以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
民族声乐艺术 美学特征 美学价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雅婷 王承
福建是中国木偶戏的重要发祥地,布袋木偶具有造型精美、制作精湛、剧目丰富、表演生动和动作逼真等特点,它与戏曲音乐艺术结合,盛行并广泛流传于漳、泉、厦一带闽南语系地区,以及我国台湾、东南亚等地。作为中国木偶艺术中的一条支流,它具有民俗性、娱乐性和生动性的特征。
关键词:
布袋木偶 艺术特征 美学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